结直肠癌手术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分析
2015-12-22沈中顺徐长荣马恩有孙少军
沈中顺 徐长荣 白 军 马恩有 孙少军
吉林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吉林吉林 132001
结直肠癌手术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分析
沈中顺 徐长荣 白 军 马恩有 孙少军
吉林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吉林吉林 132001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手术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该院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4例,按照不同麻醉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单纯静脉麻醉;研究组47例患者采用静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机体内环境改善情况以及麻醉药物用量。结果 研究组围术期指标即MAP水平及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ACTH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不同程度改善,研究组改善更显著,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麻醉相关药物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直肠癌手术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较少麻醉用药量,利于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结直肠癌;老年;手术;静脉麻醉;硬膜外麻醉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群体中。由于老年人机体内各功能器官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通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特定病理生理状态下,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尤其是应对手术这一应激源,机体耐受性会直线降低[1-2]。这给临床麻醉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阻碍和挑战,因而,在老年人临床手术中对麻醉工作要求更高。该研究中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该院确诊的94例结直肠癌患者于其手术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不同麻醉方案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该院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4例,患者病情均符合手术治疗基本要求,按照不同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4:23,年龄60~78岁,平均(65.23± 2.10)岁,体重62~82 kg,平均(68.23±10.12)kg;研究组男女比例25:22,年龄60~80岁,平均(66.23±2.69)岁,体重60~83 kg,平均(67.12±10.04)kg;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42例,Ⅱ级55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80岁;病情B超、CT等辅助检查并确诊;均在患者及家属认真阅读手术知情书前提下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麻醉药物过敏者;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失常或语言、感知功能障碍者;手术禁忌症者[3]。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30 min肌内注射10 mg西泮+0.5 mg阿托品,入手术室后密切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指标[4]。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静脉麻醉:开放患者静脉通道,注入 5 mL/(kg·min)的乳酸钠林格液,采用 3μg/kg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入,1.5μg/mL(初始浓度),以3 min时间间隔,0.5μg/mL逐步增加,直至药物浓度达3.0μg/mL进行全身诱导麻醉。术中应用3.0μg/mL丙泊酚+1.0~6.0μg/mL瑞芬太尼以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患者机体实际反映,适当追加其他药物,如术中HR持续3~5 min均<50~55次/min,则需要静脉注射0.3 mg阿托品,必要情况下可重复给药,手术完成前10 min追加0.05 mg瑞芬太尼。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静脉麻醉方式同对照组一致;硬膜外麻醉选择患者L2~3椎间隙作为穿刺点,然后放置硬膜外导管,待回抽未见回流血或回流脑脊液后,注射1%利多卡因6 mL,5 min后追加0.45%罗哌卡因10~15 mL,15 min后将患者体位改成平卧位,根据患者机体实际表现情况,利用多次少量方式加药,以稳定麻醉平面保持在T6~8之下。
1.4 观察指标
围术期相关指标:平均血压(MAP)、出血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机体内环境指标:皮质醇(Co)、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麻醉相关药物使用量,包括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5]。
1.5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两组围术期指标即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治疗效果相当上的基础上,其MAP水平及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指标 对照组(n=47)研究组(n=47) P(t) MAP(mmHg)出血量(mL)手术时间(h)苏醒时间(min) 95.69±6.85 225.26±87.26 3.12±0.85 15.23±5.10 (81.23±4.45)▲212.23±90.21 2.85±0.75 (1.65±0.12)▲<0.05(12.1359) --<0.05(18.2498)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内环境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Co、ACTH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不同程度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Co、ACTH机体内环境指标 (141.23±32.10)μg/L、(36.26±11.74)ng/L低于对照组(174.26±40.12)μg/L、(49.26±11.2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内环境指标改善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内环境指标改善情况()
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指标 对照组(n=47)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7)治疗前 治疗后Co(μg/L) ACTH(ng/L) 219.36±50.23 33.82±15.12 (174.26±40.12)▲(49.26±11.26)▲228.95±58.23 34.26±13.58 (141.23±32.10)▲▲◆(36.26±11.74)▲▲◆
2.3 两组患者麻醉相关药物使用量情况
研究组麻醉相关丙泊酚、瑞芬太尼与维库溴铵药物使用量(850.30±150.23)mg、(874.21±99.58)μg与(8.12±4.10)mg均少于对照组(1071.26±102.36)mg、(1418.23±281.33)μg与(11.85±6.32)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麻醉相关药物使用量情况()
表3 两组患者麻醉相关药物使用量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丙泊酚(mg)瑞芬太尼(μg) 维库溴铵(mg)对照组(n=47)研究组(n=47)P(t) 1071.26±102.36(850.30±150.23)▲<0.05(8.3330) 1418.23±281.33(874.21±99.58)▲<0.05(12.4973) 11.85±6.32(8.12±4.10)▲<0.05(3.3944)
3 讨论
直肠癌主要是指从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临床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该病症好发于老年群体中,而在老年患者特殊的机体状态下,手术中麻醉方案的恰当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保护患者机体的关键因素[6]。因此,为了探究出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最佳麻醉方案,该研究实验中将对94例经该院确诊的直肠癌患者在其术中分别给予不同麻醉方案,根据其相应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应用联合麻醉方案的研究组患者在两组治疗后机体内环境指标(Co、ACTH)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的基础上,其不仅改善情况较佳,且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Co、ACTH机体内环境指标 (141.23±32.10)μg/L、(36.26±11.74)ng/L低于单纯静脉麻醉对照组(174.26±40.12)μg/L、(49.26±11.26)ng/ L,比较可见显著差别。同时该研究结果中:研究组在两组围术期指标即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结果相当基础上,其MAP水平及苏醒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加之研究组麻醉相关丙泊酚、瑞芬太尼与维库溴铵药物使用量 (850.30±150.23)mg、(874.21± 99.58)μg与(8.12±4.10)mg均少于对照组(1071.26±102.36)mg、(1418.23±281.33)μg与(11.85±6.32)mg,而这一研究结果与卢先卿临床相关实验结果相类似[7]。说明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良好,且利于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而较少麻醉用药量,利于保护患者机体不易造成除手术创伤外的麻醉损伤,预后较佳。
临床结肠癌手术过程中,所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是通过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而进行麻醉药物管理。因为术中较难良好控制患者的麻醉深度,很容易发生术中知晓等不利于手术顺利开展等事件,该情况在老年手术治疗患者中较为常见,所以为有效避免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既往采用单纯静脉麻醉这一易导致术后苏醒延迟、麻醉期短的麻醉方案,被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案替代[8]。由于老年人外周神经纤维密度计数量在逐渐减少,加之轴突运输能力降低,使其外周神经对麻醉药物敏感性增强,因此老年人开展手术时药剂量应适当减少。研究组患者所采用的联合麻醉方案通过靶控输注以药效即药代动力学位基础的新型静脉给药方式,与传统麻醉给药比较,药剂量少,且能更好控制术中麻醉深度[9]。瑞芬太尼+丙泊酚起效快,量效关系良好,半衰期短,配合靶控输注技术,可使麻醉药量得到合理控制,术后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恢复意识,同时可以良好控制术中患者血流变力学的变化,使患者机体内环境处于较稳定状态,降低围术期风险。加之罗哌卡因作为新型的氨基酰胺类局部麻药,不仅量效反映佳,而且不会对患者神经即心脏产生严重毒性反映,使用安全性较高[10]。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减轻插管时的患者机体应激反应,降低因麻醉药物用量过多而导致循环系统抑制的可能,良好保证机体内环境稳定。目前联合麻醉效果已得到众多临床实验的验证和肯定,但是因患者机体间的差异性即年龄、合并症等,所以在手术和麻醉实施前,需要对每位患者机体进行全面检查,尽可能排除手术禁忌症和麻醉药物严重过敏者,避免治疗过程发生危险治疗事件。关于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临床实验探索给予验证。
综上所述,对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给予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可在减少麻醉药剂量基础上,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使手术治疗得以顺利开展直至完成,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1]周荻,朱兰芳,缪长虹.不同麻醉和术后镇痛方法对大鼠原位肝癌切除术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肿瘤转移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34(1):19-23.
[2]章放香,宁俊平,邱冰,等.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2):188-190.
[3]杜强.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7):136.
[4]周爱儒.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62-363.
[5]张春燕.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23):79-80.
[6]卢先卿.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白细胞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657-658.
[7]杨国艳.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32(13):15-16.
[8]徐小波,董蜀华.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3136-3138.
[9]张家光,贺爱妮.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32(3):84.
[10]程克满.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不同麻醉方式的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3):52-53.
R61
A
1674-0742(2015)01(b)-0022-02
2014-11-24)
沈中顺(1973.04-),男,吉林吉林人,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