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闽浙木拱廊桥的文化价值和保护利用

2015-12-22孙琦琦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保护利用

试析闽浙木拱廊桥的文化价值和保护利用

孙琦琦

(中国水利博物馆,浙江 杭州311215)

摘要:木拱廊桥多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其造桥工艺独特,施工技术先进,建筑造型精致,是我国木构建筑技术与艺术的集大成者.木拱廊桥有着精湛的造桥技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挖掘木拱廊桥的遗产价值,调查木拱廊桥的现存情况,不仅要使遗产实体完整留存,实现廊桥与周边环境的良性共存,还要让传统的造桥技艺得以传承发扬,并适度开发廊桥文化旅游资源.

关键词:木拱廊桥;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10-28

作者简介:孙琦琦(1981-),女,浙江杭州人,硕士,馆员,主要从事博物馆宣传教育方面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Research on Cultural Value and Protection of Timber Arch Covered Bridges

SUN Qi-qi

(National Water Museum of China, Hangzhou 311215, China)

Abstract:Timber arch covered bridges distribute in the mountainous border of Fujian and Zhejiang, with unique bridge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refined construction modeling. Timber arch covered bridge is also the representative fus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of wood structure buildings, and an important water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Now Timber arch covered bridge is applying for the listing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Mining the heritage value of timber arch covered ridge,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ploring the methods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aim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community. It will also play a role in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other traditional water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timber arch covered bridge; water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utilization

2009年,由浙江省和福建省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1月,由浙江泰顺、景宁、庆元,福建寿宁、周宁、屏南、政和联合申报的“闽浙木拱廊桥”被正式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木拱廊桥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研究其保护、利用的价值与措施对传统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不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还将对其他传统水文化起到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1木拱廊桥的遗产价值

廊桥,又被称为“风雨桥”或“蜈蚣桥”,因为桥上有廊,可避风挡雨,供人休息.其形式石拱廊桥、木平梁廊桥、伸臂叠梁式廊桥、八字撑木平梁廊桥、木拱廊桥等.其中木拱廊桥多分布在闽浙山区,因其独特的造桥技艺,被称为是我国古代桥梁历史研究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

1.1精湛的造桥技艺

木拱廊桥的外在形式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极为相似,在被文物工作者发现后,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木拱桥营造技艺是如何产生的,到现在还没有权威的定论”[1].一方面木拱廊桥与汴水虹桥有着相同的编木结构,另一方面又在编木拱架与木梁结合上、廊桥设置上、拱架跨度上等存在诸多不同,“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讲,编木拱梁桥的桥式是在浙闽山区一步一步,由简到繁,独立地发展起来的,编木拱桥式木构桥梁发展的最高形式”[2].

木拱廊桥由桥台、拱架、桥屋三大部分组成.桥台一般采用当地的石材如条石、块石或者大卵石砌筑.其中部小平台因为要放置三节苗垫苗座,需使用较好的史料.中间的桥墩,也就较为科学的破水刀,减少水流的冲刷,如龙泉永和桥中央三墩就有破水刀.拱架结构由包三节苗系统与五节苗系统相互编织咬合而成,所以木拱廊桥又称“编木拱廊桥”.[3]在三节系统和五节苗系统的横向还有一组剪刀苗,它的作用是使木拱桥减少横向摆动.上好三节庙、五节苗和剪刀庙之后要架设桥板苗、铺设桥板,木拱廊桥下部基本成型.拱形结构有很好的向下压的力,但是,由于结构特殊,桥也受到了向上的反弹力而失去稳定性.在桥上建廊屋,东坑上桥就很好的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剖面图(见图1).

图1 东坑上桥剖面图

廊屋多与木结构民居相类似,多数为四柱九檩穿斗式,也有两柱七檩穿斗式结构的.廊屋宽度基本沿溪民间的行话“七轿八马九耍棍”,高度也是当地木匠的行规,符合一、六、八的吉利数字.廊屋两侧设置护栏,在护栏与梁柱间置木凳,结构巧妙,还可供人休息.廊屋地面用木板或者砖、石铺就.有的建有钟楼或者桥亭,当心间顶部有藻井,其侧设神龛.庆元的如龙桥(见图2)就在北端建三重檐歇山顶钟楼,南端设桥亭,与廊屋当心间皆为重檐歇山顶.[4]当心间设神龛,旧时为祀奉大禹之所,上悬“如龙桥”三字古匾,顶部施藻井.廊屋一般都订有“风雨板”保护桥身免受风雨的侵蚀,其外观形象各异,有封闭式的(或半封闭式的),有栅栏式的.封闭式的一般开有各式小窗.

图2 如龙桥桥亭

桥身的结构可以说是木拱廊桥造桥技艺的精华所在.其传统营造技艺主要依靠民间造桥工匠.木拱廊桥竣工后,经常在廊屋的梁枋上记录建造该桥的时间、参加的董事、捐款人、匠人等信息,如甫田桥的中心间脊檩上有“中华民国26年丁丑岁大济大理祠吴贞明120代子孙重新建造”题记,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字迹早已辨别不清.由于中国古代社会“重士轻匠”,传统工匠的精湛技艺,没有专门的文献记载,因此,清代之前的建造木拱廊桥的匠师无法考证.在浙闽地区流传着“浙江廊桥,福建造”的说法.闽浙木拱廊桥技艺传承主要是口传心授,家族、师徒传承.在闽浙两省较为著名的造桥世家,主要有屏南长桥黄氏、忠洋韦氏,周宁秀坑张氏,寿宁小东徐郑;自学成才的匠师中较为重点还有浙江泰顺董直机、曾家快,庆元吴复勇、福建政和杨显华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的相关规定,具有区域代表性并熟练掌握木拱廊桥造桥技艺,同时从事传承活动的造桥匠师将被认定为木拱廊桥造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见表1).

1.2丰厚的文化内涵

1.2.1祭祀

当地老百姓经常在廊桥设立香案,供奉神灵,以求保佑.在廊桥上的廊屋中就设有专门的神龛(一般设在廊屋中间的一间,即当心间)(见图3).

表1 木拱廊桥造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一览表

图3 双门桥当心间神龛

神龛往往祭祀着与水有关的神灵如大禹、平水王,也祭祀关公、观音大士、文昌公等大众神,或者祭祀与当地文化特色相关的神灵,如寿宁廊桥祭祀临水夫人,兰溪桥祭祀吴三公.建于清乾隆59年(1794年)的兰溪桥,与西洋殿相邻.西洋殿是生产香菇的老百姓,为纪念人工栽培香菇创始人吴三公而建的,是丽水人供奉吴三公的最大庙宇.每逢农历7月16日,兰溪桥上便会传来嘈杂的人声,过往行人骤然增多聚集在一起,举行祭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廊桥上的神龛多已不用,或者用来祭拜观音等更为普遍的一般信仰.

1.2.2风水

廊桥桥址一般皆选择在溪流水口处,意为锁一村之风水.因此廊桥也是一座“风水桥”,在山区民众心目中占居了重要地位.龙泉的永和桥建桥之初当地项边(西溪)、刘坊(南涧)、黄石玄(东湖)三村对桥址的意见不一致,黄石玄认为建在安仁村口,河东日升河西月下两山接联龙脉,栏住“风水”,可以使村庄兴旺,人才辈出;刘、项两坊要建现址,横跨安仁溪上,使“隔河千里,变通途”,便于生活;争论不休.黄石玄赌气不干.桥建成后,取名“永安桥”.(1981年在西桥头路底下发现一块长1.2 m,高0.53 m,厚0.1 m,阳刻楷书《永安桥》青石板的桥碑,现存放在永和桥西端桥头堡.)对黄石玄村娶亲嫁女,不给新娘子桥上过.黄石玄村在村东方仙坑出口处,建一座新桥,刘坑、项边村娶新嫁女,黄石玄村也不给新娘子桥上过……为此曾多次使喜事办得不能称心如意.重建时,龙泉县知县出面调解,三村以团结和好为重,共同筹资复建,故改名“永和桥”.娶亲嫁女,不给为难.

1.2.3禁忌

禁忌一般是针对桥煞的.笔者在调查庆元大济村的时候,发现双门桥桥头的几户人家墙上镶嵌着一块“泰山石敢当”,无独有偶,在双门桥两侧的街巷里几乎每户人家的墙上都镶嵌一个“泰山石敢当”.在西汉史游的《急救章》载有:“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泰山石敢当作为风水物件,是化解煞气的吉祥物,多用于建筑物上.”[5]双门桥两侧的人家均用“泰山石敢当”来化解廊桥之煞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廊桥桥头经常建有茅厕,一是用来作为公用设施,另一个方面也有冲煞的含义,即污秽禁忌,用茅厕等污秽之物对着桥头以破廊桥煞气.

1.2.4传说

“霞相对崛,幽涧小桥多”,在古老的闽浙山区,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有一座的廊桥,而每一座廊桥,都有着一个渊源或者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双门桥因“宋时吴榖、吴毂兄弟联登,立双门于桥侧,故而得名”.调查的早春,其桥侧还盛开鲜艳的桃花.同在庆元,如龙桥与来凤桥演绎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相传几百年前,举溪东西两岸居住着吴陈两姓家族,因在大旱之年争溪水入田结下了不解之怨.年轻的吴族青年如龙和陈族少女来凤,通过比武夺水结下了深情,他们带领着乡亲从银屏山上开渠引水,两族人同心协力,终于引来了山泉,保住了收成,化解了往日仇怨.第二年的八月十五,举溪两岸锣鼓喧天,吴如龙和陈来凤在乡亲们的庆贺下,喜结连理,从此,陈吴两家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世代友好.为了纪念吴陈两家化干戈为玉帛的联姻,后人便在月山村建造了如龙桥和来凤桥.虽然如龙桥和来凤桥不属于同一个时代,但是后世人民附会出的这则传说却已源远流长,深深打动了许多人的心.

1.2.5景观

木拱廊桥在静谧的大山产生、发展,神奇的造桥工艺造就了它美丽而悠然的身形,廊桥与峰峦、蓝天、溪流天然和谐统一成一幅幅人间美景.这样的景致如点点明星散落在浙闽的山区,略举一二例:景宁的莲川大地桥修筑于两山对峙的谷底,一墩为自然岩石,一墩以人工垒砌,横跨于大地溪上.大地溪周围群山耸峙,重峦叠嶂,溪水由大地乡峡谷流经此处汇入毛垟溪,溪水动处,桥身巍然屹立,溪水奔流不息,静动相契,妙趣横生;又如庆元的如龙桥,桥身与起伏的山脊、古松相呼应,仿若巨龙卧伏,气势如虹,亦因其桥势是与后山山脊古松依稀相连,似龙首下倾,故而得名.黛山静处,飘逸的廊桥屋顶与远山起伏的山脊相连,与白云蓝天相接,气宇轩昂,廊桥与黛山、绿水、白云浑然一体一般.

2木拱廊桥的现存情况

闽浙木拱廊桥,多在闽浙两省交界的闽东北和浙西南山区,因为自然环境等因素,至今仍保留甚至具有使用价值约有110余座,其中明天启五年(1625年)修建的如龙桥是全国迄今有确切记年、现在寿命最长的木拱桥;大济甫田桥和双门桥是全国有史料记载时间最早的木拱廊桥,跨越近千年的历史长河.另外,单孔跨度最大的为37.6 m的寿宁鸾峰桥;现存廊屋最长的单孔木拱廊桥为黄水长桥,长54.3 m,共有廊屋21间.闽浙11县市共同保护联合申报木拱廊桥世界文化遗产的廊桥共22座(见表2).

表2 闽浙木拱廊桥保护现状调查一览表

表中所列木拱廊桥保护情况较好的有16座占72%,保护情况一般的有6座占18%,综合整体保护情况较好,还有更多的木拱廊桥由于交通的发达已不再成为主要的交通手段,濒于逐渐走出人们交通生活的边缘,逐渐破损甚至荒废.在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调查中,就发现有大量的廊桥处于濒临废弃的边缘,虽然有些廊桥,在过去有桥屋被同时用做会堂(庆元县岭头乡后仓坑村溪湾的会堂桥)、教室(庆元县松源镇举水门林后老村的门林后桥)的案例,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廊桥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功用而被逐渐遗忘.

3木拱廊桥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3.1木拱廊桥的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木拱廊桥因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可确定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表2所列22座闽浙木拱廊桥均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被评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座占41%,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8座占36%,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座占23%.另外,2006年5月,闽东北廊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寿宁县的鸾峰桥、飞云桥、杨梅州桥、仙宫桥、升平桥、登云桥,屏南县的万安桥、百祥桥、千乘桥,古田县的田地桥,柘荣县的东源桥,武夷山市的余庆桥等12座古廊桥.2013年5月,处州廊桥(兰溪桥、后坑桥、黄水长桥、半路亭桥、步蟾桥、来凤桥、龙济桥、甫田桥、袅桥、咏归桥、古溪桥、济恩桥、顺德桥、永和桥、东坑上桥、东坑下桥、莲川大地桥、接龙桥、大赤坑桥、环胜桥、护关桥、梅岐桥、毓秀桥、普济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律规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同时,在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级别之后,相关级别行政部门会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形成对该处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半路亭桥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在地方政府层面,也积极地实行地方的保护管理制度,实行认养、认护,聘用业务文保员对廊桥实施实时保护.如2007年9月28日丽水市政府发文《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廊桥保护工作的通知》加强廊桥保护.庆元县制定了《庆元县廊桥保护管理办法》,与各乡镇签订《廊桥保护责任书》,聘任廊桥文保员,成立木拱廊桥抢救保护领导小组和廊桥保护与开发协会,开展“古廊桥爱心认修认护”等活动.龙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安仁镇人民政府共同负责对永和桥实施管理.安仁镇人民政府同时组建了刘坊、项边等村的业余消防队,每支消防队人员都在20人以上,负责实施镇政府所在地周边的消防管理,同时也担负永和桥的消防工作.安仁镇文化站人员长期被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聘为业余文保员,负责日常的永和桥管理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永和桥日常发生的一些情况,及时提供文保信息.

在民间层面,廊桥承载着世世代代的记忆与传统习俗,来自老百姓的维护力量是廊桥保护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庆元有一个老年协会,由退休的老人组成,自发维护社区的廊桥和古建筑.20世纪90年代,如龙桥年久失修,无人管理,廊屋漏雨,挡风板破损腐烂,桥面下陷,桥下柱子已经发生腐烂,情况十分危险.当地热心老人吴绍伦、吴友达自行购买木头,请师傅修复.这些老人家不仅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用来进行廊桥或者古建筑的维护,还义务打扫卫生、维护公共桌椅等.

政府和民间力量共同为木拱廊桥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行动.虽然廊桥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但是久居深山的古廊桥已在向世人绽放它独特的魅力和绵延千年的神奇力量.

3.2木拱廊桥技艺的传承

对木拱廊桥的保护应该是整体性的,不仅要使遗产实体完整留存,实现廊桥与周边环境的良性共存,还要让传统的造桥技艺得以传承发扬,“从某种意义上说,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木拱廊桥及其周围生态环境是三位一体的,物质层面与非物质层面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6].遵照传统技艺,修复廊桥,甚至新造廊桥都是一个有益的尝试.1891年的海泽—维桑坦廊桥由詹姆斯·布坎南修建,1991年,詹姆斯·维桑坦对它进行了转移和修复.在我国,木拱廊桥因战火、水灾、失修等各种原因损毁重建,如咏归桥始建于元大德10年(公元1306)年,知县于崇首次架桥,命名为“兴贤桥”;明天顺年初倾倒,明天顺4年(1460年),群众捐赠重建,名“咏归桥”;明嘉靖27年(1548年)大水冲毁,明隆庆3年(1569年),知县朱芾又重建;明万历16年(1588年),松阴溪发大水,咏归桥也被漂流一光,明崇祯13年(1640年),知县杨芝瑞上任后,亲自制订建桥方案,发动群众,自己带头捐俸银50两,于崇祯15年(1642年)四月动工,九月竣工,历时半年,分左右桥,改名“杨公桥”;清康熙25年(1686年),大水冲毁西门城墙数十丈,杨公桥也被冲毁,民国13年(1924年)八月,群众捐资重建咏归桥,由当地木匠项树本、吴高翔设计并承担工程;1983年,庆元县人民政府拔款重修,现在成为一道城市景观.[7]在咏归侨的历次重建、重修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沉积,也看到了造桥技艺在其中的流传.在表2中所列的中国木拱廊桥造桥技艺传承人很多都是造桥世家,他们很多都已传承七八代,并仍然在从事着廊桥的修复重建.如黄氏为屏南长桥的造桥世家,黄氏第一代黄金书师承清光绪年间长桥镇新乡村桥匠卓茂龙,至黄春财已为第三代.黄春财主墨万安桥、唐宦桥、金造桥、双龙桥、十锦桥、登云桥等九座廊桥.徐郑造桥世家自清嘉庆年间第一代徐元良始,到第四代徐泽长无后,与郑惠福联手,传至郑多金已是六代,郑多雄第七代,二人主墨前洋桥、岭脚桥、布罗林桥、富家垟桥、棠溪桥、华阳桥等十余座廊桥.除了造桥世家的传承,还有自学成才的民间匠师,如董直机,他在13岁时第一次接触了木拱廊桥的建造过程,就十分好奇这种桥梁的构造,努力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木匠,但是直到80岁时,才有机会建造木拱廊桥——同乐桥;再如曾家快从搭建拱桥模型入手,自学成才,建造了乌石岭桥、埠下桥等多座木拱廊桥.这些木拱廊桥的传承人将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传承下来,发扬开去,是木拱廊桥得到有效保护的根本保证.

3.3廊桥文化资源的开发

“遗产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8]木拱廊桥不但具有地理环境上的优势,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在遗产旅游开发上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如庆元的竹口镇,有古廊桥六座:后坑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半路亭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济川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阙下桥、下村桥、寨后坑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宋礼部尚书陈嘉猷(竹口镇平岭岗人氏)《题济川桥》载有:“此地天教系断槎,古来剑气属张华.长桥高阁一时胜,巨碣雄篇众口夸.曾是斗牛相照映,不应风雨肆欹斜.今君小试扶颠手,便有欢声霭万家.”古人把廊桥与文章联系在一起,足见廊桥的深厚文化底蕴.1933-1949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这里留下了革命前辈足迹和烈士鲜血,赋予庆元廊桥“红色”符号.后坑桥系浙南地区较为典型的古代木拱廊桥之一,是庆元县龙庆公路沿线上可观赏到的唯一一座古桥,不但在型制上有着较高文物价值,同时还具有重大革命历史意义,这里既适合开发民俗旅游也适合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与此类似的案例很多,如在民俗文化旅游方面有中国廊桥文化之旅,泗溪廊桥文化园(溪东桥、北涧桥),屏南古廊桥文化走廊,世界木拱廊桥文化带;在生态休闲旅游方面有杨梅州风景名胜区,旗山湖风景旅游区,佛子山风景名胜区;在乡村旅游方面有筱村古村风情旅游区(文兴桥),月山古村落旅游景区(如龙桥),庆元“一溪两岸”项目(咏归桥)等等.在开发廊桥文化旅游资源时,亟需注意的就是要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不能过度利用文物资源,要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形成良性循环机制,通过开发来促进保护.

4结语

桥梁既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涉水工程,又是一种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景观工程.而木拱廊桥因为独特的造桥技艺和实用美观的使用功能赋予其更为鲜明的水文化特征.希望借由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人来关注木拱廊桥这一优秀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而关注和支持我国传统水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芬芳,陆则起,苏旭东.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18.

[2]刘杰,沈为平.泰顺廊桥[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14.

[3]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95.

[4]叶树声,陈伟红.庆元廊桥[M].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11:79.

[5]刘玮琳,陈育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J].赤峰学院学报,2009(10):343.

[6]吕海阳.实现中国廊桥的活态传承与发展[J].中华建设,2009(11):52-53.

[7]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6.

[8]张朝枝,保继刚.国外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研究——综述与启示[J].旅游科学,2004,18(4):716.

猜你喜欢

保护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倒推破难点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学会利用自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