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实现党建资源大融合
2015-12-22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组织部
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组织部
[摘 要]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委深化区域党建,完善组织架构,打造区级、街镇、居村三级党建平台,构建“六联七制度”,实现了以区域化党建助力基层党建、助力社会治理、助力社会服务的工作合力。
[关键词]闵行区;区域化党建;党建资源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10-0048-02
上海市闵行区委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一号课题”文件精神为契机,根据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闵行区域单位多、类型多,但分布不均衡的实际,构建区域化党建“区—街镇—村居”三级网络和“六联七制度”的工作新格局,不断激发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区共治,实行体制内外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目标。
一、打造三级平台,完善组织架构
闵行区委以健全区域化党建的组织体系、平台载体、工作机制为着力点,努力将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成效向下延伸到街镇、村居,积极推动区域化党建三级平台运作。
一是深化区级区域化党建平台。区级层面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区域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为了进一步激发区域单位的内生动力和参与热情,积极试行区域化党建轮值召集人制度,推进区域化党建领导体制扁平化、运行机制规范化,有效凝聚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机场集团等26家驻区单位。2014年、2015年上海航天局和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分别担任区域化党建轮值单位。同时,注重从区域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项目化方式来实现合作共建,资源性共享,搭建起畅通的共建平台。
二是做实街镇区域化党建平台。在区级区域化党建平台基础上,做实街镇层面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三会制度”,即联席会议制度、社区代表会议和社区委员会制度,以及共治联席会议制度。街镇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主席由各街镇党(工)委书记担任,副主席由分管党群副书记和驻区单位党员负责人担任,并明确由街镇党建办(党群办)或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承担区域化党建的组织、协调、联络、服务等职能,保证街镇区域化党建实体化运作。闵行区13个街镇共吸纳了218家驻区单位作为街镇层面的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
三是拓展居村区域化党建平台。在街镇层面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工作网络延伸到居村层面,建立居村共治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以居村党组织为核心,居村“两委”、业委会、物业公司等为主体,房管、城管、派出所、学校、“两新”组织等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共议共解居村治理问题。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组合,积极开展村居、企居、校居、社居、园居、居居等共建,扩大居村区域化党建覆盖面,增强工作有效性。在整合驻区单位资源的同时,有效挖掘在职党员资源,居民区以楼道为单位,村以户为单位,亮出党员身份,按需设岗,以岗定责,发挥党员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党员通过“五进入”(进入居民委员会、进入业委会、进入党员代表议事会、进入志愿者团队、进入群众自组织),在村居党组织中发挥好宣传、组织、引领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二、注重分类指导,依次有序推进
针对闵行区街镇、村居推进区域化党建各有不同的实际情况,闵行区委注重对已有成熟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以点上经验在全区面上推广,既明确了“规定动作”,也给基层留有探索、创新的空间。
一是规范工作流程。总结提炼江川路街道、吴泾镇、虹桥镇等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梳理区域化党建的价值内涵、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共建内容,形成街镇和居村两个层面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制作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工作流程图,在全区推广,以“一图看懂”方式便于居村开展区域化党建,让各街镇和居村开展区域化党建有参考、有依据、有榜样。在落实街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同时,选取了吴泾镇共和村、虹桥镇红春村、古美路街道平阳二居、莘庄工业区鑫峰苑作为村居层面区域化党建的试点单位,予以点对点指导推进。
二是明确载体抓手。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区级层面,对接区级各职能部门、各街镇和各区域单位,建立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社区义诊、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的学习型组织演练中心等14个区域化党建共享资源,并形成包括“发挥平台作用,共享党校资源”、“深化区域共建机制,服务凝聚社区职工”等在内的25个区域化党建共建项目。街镇层面,进一步加强与驻区单位的紧密联系。围绕区域化党建“六联”(区域党建联建、社会治理联抓、文明城区联创、公益服务联做、文化活动联办、干部人才联育),对接需求、对接项目,目前形成共建项目160余个。村居层面,以社会治理为核心,依托“大联动”网格化管理平台,形成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清单目录,共同做好环境卫生、噪音扰民、跨门营业等方面问题的前端发现和处置工作。
三是健全运作机制。区级层面,继续实行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保证区域化党建常态有序开展;街镇层面,建立区域化党建“七项制度”(“双报到、双报告”制度、需求对接制度、项目化运作制度、沟通联系制度、定期会商制度、评价激励制度和区域化党群工作联动制度),加强与区域单位的紧密型联系。依托“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全区党组织关系不在居住地党组织的在职党员主动到现居住的村居党组织报到,实际报到党员人数为28348名,报到率为83.3%。380家驻区单位党组织,12217名在职党员分别到各街镇和村居进行了联系报到,并至少认领1-2个公益项目。
三、突出重心下移,确保落地见效
闵行区委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区域化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整合资源、重心下移为基本原则,将区域化党建与社会治理、服务群众、基层党建有机融合,确保区域化党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以区域化党建助力基层党建。依托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进一步强化街镇党(工)委、居村党组织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主心骨作用,发挥和巩固我们党在不同领域的领导核心地位,努力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例如,江川路街道推动驻区单位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认领社区十大公益岗位,参与楼组党建,组织社区“两新”组织与辖区基层党组织、困难党员开展结对;七宝镇1342名在职党员到村居党组织报到,形成了“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的共管模式;虹桥镇按“地缘”将全镇划分为6大区域,将区域内事业单位、居民区、村、公司和“两新”组织划分为16大责任区块、43个责任点,并相应成立16个服务团队。
二是以区域化党建助力社会治理。以党建为引领,整合驻区单位资源,推动各类资源向居村下沉倾斜,纳入社会治理的“大联动+”,使区域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提升区域社会治理水平的优势。例如,积极倡导区域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带头止违拆违、带头开展群租整治;颛桥镇积极推动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公安、房管、联动中心等探索形成政府治理和社区自我调节的社会治理“田园”模式,引导德资企业贺利氏、星河湾集团等驻区单位反哺社区,不断提升区域单位参与社会治理的成效和能力。
三是以区域化党建助力公共服务。围绕群众需求,以服务民生为导向,推进党组织活动方式多样化、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化,发动驻区单位共同为地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例如,吴泾镇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孵化形成“1号里·欣家园”公共服务项目,以居村党组织引领为核心,将区域各类资源向居村下沉,推进家园建设,靠近居民提供为老服务、代理代办服务、社会参与服务等170多项;新虹街道组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相关成员单位的青年党员单位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为老人提供服务。
■ 责任编辑:周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