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理论分析

2015-12-22户巧梅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成都61000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12期
关键词:预警土地人类

户巧梅(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理论分析

户巧梅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成都610000)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活动的范围逐渐变大,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和谐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具体为灾害的频繁发生。最近几年,全世界范围内灾害的种类与发生的概率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给人类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会给人类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因而,在此过程中对灾害进行准确的评价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地质灾害评价预警实行理论分析,以期能够对此方面有更多的了解。

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理论分析

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等问题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针对如何有效解决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在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系统中,土地资源在其中属于最基本的地位。但是在我国各方面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是世界范围内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不同数量的人由于地质灾害而死亡,与此同时我国这方面的经济损失也非常大。在面临严峻的发展环境,倡导文明建设对我国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土地是人类各类活动的载体。在发展经济与人空增长需求的过程中,人类毫无节制的向土地索取。这已经成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1 土地与地质灾害共同存在

土地从其本质而言,属于复杂的综合体,其主要是地球表面由气候、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结果组成。土地的性质随着时间的改变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依据我国对土地划分的标准,可以将土地划分为宜农耕地类、宜农宜林耕地、宜农宜牧土地类、宜林土地等等。土地的存在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会不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这写影响因素达到一定的状态或者是作用效果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土地的属性就会发生变化,随之土地的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者是人类自身活动作用下,对人类生命财产、生产生活或者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与环境。从先进存在的地质灾害种类而言,地质早主要包括崩塌、火山、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地震等等。在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过程中,人类对地球表面性状、物质组成以及生物圈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比较土地与地质灾害,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首先,土地与地质灾害都属于内动力和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都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其次,土地与地质灾害受到影响的承载体主要是地球表面。在此,土地与地质灾害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土地的性质和状态变化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同时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样影响土地的动态变化。最后,地质灾害是反映土地质量的重要表象。地质灾害发生区域说明土地具有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也引导着后期土地的使用方向与途径。从这就可以看出,地质灾害是土地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这就可以看出,土地与地质灾害相互联系。在实施土地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地质灾害这一重要因素。

2 地质灾害预警评价方法

在分析地质灾害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土地的相关情况开展地质灾害预警评价。在前文中笔者就已经对地质灾害预土地评价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论述。在此方面了解土地与地质灾害。在此基础上应当分析出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方法。

2.1 隐式统计预警法

在地质灾害预警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隐式统计预警发是地质灾害预警工作的开展的重要方法,该种预警方法较为适用于地形条件与地质环境较为单一的预警面积。隐式统计预警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预警区域面积、突发事件开采量以及地质构造环境的复杂程度具有重要的联系。该种预警方法难以将环境复杂与复杂的自然环境诠释出来,同时该种评价方法预警精度与可靠性难以满足地质环境复杂的地质灾害预警的需求。因此,在地质灾害预警的过程中,应当谨慎对待该种预警方法,避免将该种方法。应用的局限性体现在地质灾害预警中。

2.2 显示统计预警法

显示统计预警法是地质灾害预警中第二种选择使用的预警评价方法。该种方法主要是依据区域地质条件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别划分空间预测相互转化形成地质灾害的模拟。显示统计预警方法较为常见于地质环境和模式标胶复杂的大范围区域自治灾害评价预警中。虽然该种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隐式统计预警方法方面的不足之处,但是该种方法会由于地形之间的转化而受到影响。在该种方法试验的过程中,对地质灾害的临界诱发因素的表达、预警参考指标的制定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的划分等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质灾害预警方法选择的过程中,应当仔细研究该方法的参考指标与模型函数表达,促使该种预警评价方法的各项数据都具有相应的精确性,能够准确预测地质灾害中的各种相关因素。

2.3 动力预警法

动力预警法是地质灾害预警中第三种选择方法。应用该方法需要将地质含水量、孔隙水压力、保水带形成等因素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数学无理方程来针对地形条件各异的场地进行预警。如斜坡体地下动力厂变化进行描述,这样就能够确定评价预警模型中的各种参数预警关系值,就能够对预警面积实行有效的预警预测。在地质灾害预警预测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预警方法,使得预警更贴近实际情况,保证预警的精度。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环境因素日益变化的过程中,土地的各种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使得土地性质与性状发生改变。针对此种情况,土地更容易发生多种灾害。灾害的发生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其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因而,地质灾害预警评价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实施预警评价。

[1]周平根,朱红松,徐勇军,等.面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智能多媒体传感器网络[J].科技创新导报,2012,8(12):57-58.

[2]侯甦予,吕军,朱冬元,等.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经济效益评估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7(21):54-55.

[3]文海家,张永兴,柳源,等.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减灾战略关键问题[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9(12):89-90.

[4]盛永昆,王庆珍,赵敏,等.楚雄州地质灾害降水特征及气象预警指标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10):23-24.

P69

A

猜你喜欢

预警土地人类
我爱这土地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