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2015-12-22陆名扬重庆城口县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站重庆405999
陆名扬(重庆城口县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站,重庆 405999)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陆名扬
(重庆城口县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站,重庆405999)
桥梁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重建轻养”的现象使得当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桥梁的养护与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公路桥梁养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问题;建议
桥梁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也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是公路养护却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是当前公路桥梁工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就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当前公路桥梁养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公众需求的日益提高,公路养护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一些地方对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足,重建轻养、以建代养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公路养护投入不足。当前,公路桥梁安全问题日益被高度关注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公路桥梁安全的因素很多,比较重要的方面如下:
(一)公路桥梁日常养护不及时或不到位,加剧桥梁结构损坏。由于有些桥上长期设集市摊点,桥面泄水孔道堵塞,桥面积水严重,又养护不及时,加速了桥面结构的损坏;或是桥面与接线路面处理不好,导致桥头跳车严重,跳车的冲击作用对桥梁构件产生了破坏。
(二)交通量快速增长,超限车辆多,部分桥梁适应能力不足。由于我国公路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且运输车辆也在向大型化、重型化发展,由于不少桥梁其承载能力有限,相当一部分桥梁损坏的直接原因就是超重车辆所致。另一方面,不同建设年代桥梁混杂、设计标准差异大,在些桥梁在设计上本就不够规范,在施工质量上没有保证,不少成了危桥,由于建设资金等多方面问题,这些危桥仍然需要继续进行营运,所以必须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三)专业养护队伍匮乏,养护资金不足,部分技术瓶颈有待突破。目前还是有很多的公路养护部门是以“事后养护型”管理为主。治理桥梁病害方法简单、疲于应付,缺乏桥梁调查及病害预测、适时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职工中技术人员数量太少,而且绝大多数不在一线,这样的人才结构影响了养护实施水平的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不适应养护科学化和现代化要求。
(四)桥梁养护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的养护部门,特别是在基层,公路桥梁基础数据不完整,错漏、误判较多;未建立长期和系统的健康档案及定期检测评估制度;灾害预测和装备不足;虽在推行“管养分离”的改革,但缺乏“建养并重”理念和可行的“预防性养护”体系,应由专业队伍承担的桥梁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五)现行公路桥梁养护机制缺乏竞争机制,养护专业队伍匮乏,生产效率较低,缺乏创新的动力。存在的这些问题,易导致养护队伍整体素质下滑,养护标准得不到严格执行,行业管理职能受到削弱,养护水平难以提高、养护质量难以保证。
二、优化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建议
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指出,“公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重载货车和船舶压垮、撞毁桥梁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支撑仍然薄弱;公路养护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有待完善,公路养护技术力量薄弱;预防性养护技术体系和科学决策体系尚待完善。”因此,建立一种新型的养护管理模式——桥梁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可作为现有养护体系的重要补充。
(一)桥梁预防性养护涉及到桥梁信息档案、检测、设计、维修加固等一体化管理,其实施前提是桥梁养护市场化。将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全面推向市场,实行对外承包,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用。这是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从人员设备、效率及积极性、效益和风险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1 在人员和设备方面,不设自己的养护队伍,不负担闲置人员和设备费用,仅负责资金管理,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在效率和积极性方面,养护人员积极性强,养护效率高;作业内容分工明确且专业化强,可通过加强专业化管理和竞争手段适应市场,充分调动社会化资源。
3 在效益方面,市场化管理模式根据养护工程需要,优选社会专业养护公司,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新技术的创新,降低养护成本,提高了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4 在风险方面,实行总价承包,过程监督,由社会专业养护公司分担桥梁结构安全养护过程中的风险,其本质是风险的合理分担,这也是风险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桥梁养护管理体制转变的条件
1 技术条件。建立桥梁预防性养护管理系统。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在病害还未出现或有轻微病害时就进行防治,确保桥梁在全寿命服役期间的使用安全,提高养护效益,减少养护成本。
2 机制条件。重要桥梁的定期检查、特殊检查与维修,公路桥梁主管部门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在企业资质、人员、业绩、设备能力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指定专人,明确职责;实施批量化长周期委托方式;一般桥梁的检查与维修保养,宜组建固定的专业队伍,建立由分管养护工程师主导的定期常态化检查养护机制。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规划、实施及监督制度。
结语
笔者针对当前公路桥梁养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建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市场化模式的建议,同时,希望公路桥梁养护部门能创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引进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切实提高养护质量,把桥梁养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不仅减少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保障了交通运输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人们的出行,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1]“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Z].交通运输部.
[2]顾远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J].交通工程,2014(07):179-180.
[3]李凤莲,贾成,肖万忠.关于公路桥梁日常养护管理的思考[J].交通标准化,2009(19):78-79.
U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