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实证研究*

2015-12-22丁润冲王理峰

体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校园政治高职

丁润冲 王理峰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体育部、2.社科部,江苏 南京210015)

高职院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实证研究*

丁润冲1王理峰2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体育部、2.社科部,江苏 南京210015)

通过对江苏省高职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认为目前高职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均有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从理论上探寻高职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依据,并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园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江苏省的高职业院校为例,将江苏分为苏北、苏中、苏南、南京四个片区, 分别在每个片区抽取4所高职院校,在每所高职院随机抽取1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16所高职院的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实地考察法、走访座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归纳并尝试性的提出二者协同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38份,有效率为89.9%。

2 调查结果

2.1 高职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1]。其主要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2.1.1 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表1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结果(n=1438)

随着社会各界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提高,高职院校体育经费有大幅提高,学校体育在硬件投入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体育场馆不断翻新,运动器材渐趋完善,基本上能满足正常教学和学生课余的运动需求。通过调查还发现学生对学校体育图书及音像资料的满意度不高,近八成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和不满意,对体育图书资料觉得满意的学生只有20.5%。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现有体育场馆器材表示满意而对体育相关图书音像资料的匮乏表示不满。

2.1.2 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调查表明各高职院校在体育工作守则、部门的职责和职能、教师奖励制度、体育运动竞赛制度的制定方面及体育场馆使用规定、体育课堂常规等方面有较详细的规定和张贴公示,全体师生对这些成文规定都有较高程度的认知。针对学生的体育评价制度(包括一年一度组织测试上报的学生体质测试)和针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制度以及课外活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够明确,特别是校园体育文明规范的制定和养成方面鲜有提及。

2.1.3 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表2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结果(n=143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各界对体育重视程度的升高,学生的健身意识逐渐增强,对体育运动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虽然在体育运动对人体深层次的影响方面知之甚少,对体育文化价值的认识模糊,但对运动本身的价值有一定的了解,在运动观念上也有所转变。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体育运动能增进身体健康,改善人的心情,在培养人们遵纪守法和公平竞争方面看法较一致,体育运动能够锻炼人吃苦耐劳、勇于竞争、积极向上的顽强意志品质(见表2)。

2.2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当前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并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明显提高,但是思政教育师资仍然欠缺,教育新理念的贯彻落实较迟缓,教育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包括“两课”、党团组织生活、辅导员教育及网络学习等方面。

2.2.1 “两课”

“两课”指马克思政治理论课与思想品德教育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职院校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等。各高职院校在课时和学时上都能严格按照教育部教学大纲的要求予以保证,由于各种原因在课的组织上大部分采用“大班制”,通过调查得知,85%是两个及以上班级一起合班上大课;98.6%的学生认为两课很重要,和以后的找工作及继续深造紧密相连;70.2%的学生觉得政治课所学的是远离现实生活,不切实际的纯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

2.2.2 党团组织生活

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2%是团员,是入党积极分子和中共预备党员的比例达到了6.25%;各高职院校都能定期组织党团员活动,52%的学生认为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中自觉积极地参与组织活动的比例占到85%,其他学生中有66%的学生认为参与活动是出于他律,从表面上看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要远远高于普通学生。

2.2.3 其他方面

各高职院校每个月都要求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召开1-2次班会和班干部会议,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并和学生谈心,能定期参加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9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或者班主任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了,但是深入学生宿舍流于形式;46.5%的学生觉得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和学生谈心较少,对学生思想动态了解的不够。短信、微信、QQ、飞信、电子邮件、微博等网络通讯工具均被运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但是主要还是用来传达各类通知、提醒注意事项等方面,真正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不多。

3 二者契合的可行性研究

3.1 高职院育人目标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育人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高职院的培养终极目标,这既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也是对广大教师的总体要求。当然高职高专的教育工作要想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同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只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四有”新人。

3.2 高职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考量指标是体育教学活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取决于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独特性。首先表现在直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而非其他学科的说教式,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来达到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其次表现在动态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始终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注意力、意志品质培养,利用学生心理及思想上的微妙变化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与运动之中。最后表现在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教育,体育竞赛的灵魂是公平、公正、顽强拼搏、优胜劣汰,参与者必须遵守一定的竞赛规则和体育道德规范,每一个个体在运动中都会担任不同的角色,履行各自的义务和行使各自的权力,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社会属性。因此,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教育素材的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丰富、效果更显著,是推进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3.3 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提供指导,确保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意志品质,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领悟体育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校园体育文化得以持续发展。

4 二者契合的具体举措

在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应该继续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和器材,合理布局,提高利用率,让学生感受体育环境的熏陶,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空间。在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应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制度,固定成文加大宣传,克服重重阻力坚决执行,善始善终,用制度去约束、激励师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在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挖掘校本特色,建立各个学校自己的传统项目,形成学校自己的团队精神和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另外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4.1 培养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无形

所谓师范,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师与其他科目的教师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是零距离和学生接触,十分注重互动,甚至在运动场上与自己的学生同场竞技,对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通过教学内容传授其知识和技能,同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无形中对学生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想在教学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体育教师就必须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培育体育教师必要的技能和素养,可以尝试体育教学部和思政教学部老师集体研讨备课,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融思想教育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只有教师的素养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综合素质及审美情操才有可能提高。

4.2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园体育竞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的校园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二之选。校园体育竞赛包括竞赛的前期准备工作、赛场的组织工作、赛后的总结与颁奖仪式。竞赛项目的参与者是全校的师生,不单单只有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还有组织者、裁判员、志愿者、啦啦队及更多的师生观众,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可以培养、强化师生的体育意识,自发形成参与锻炼的内在驱动力,养成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把体育运动彻底内化为自我要求,辅以适当的外部监督和锻炼制度的约束,能更好地培养全校师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收到单纯思想政治教育所达不到的效果。

4.3 调整组织架构,优化校内资源,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要想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必须要对现有学校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合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最优化调配。可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牵头思政部和体育教学部共同组建一个理论研究小组,在理论上进行探讨研究,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同时扩大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构成人员,当然仍由分管院长担任主任,可以多充实一些二级部门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包括体育部、宣传部、思政部、学工处及财务处等,这样便于调动各方面力量,更好地组织学校层面的大型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活动的宣传和锻炼效果,提升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体育部还可以和思政部共同主办校园体育文化节或者体育文化宣传月,内容可以包括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游戏、体育摄影作品展、体育社团表演,

发动并组织全校师生参与、观摩。同时运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板报、电视、校办刊物等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导,还可以穿插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学校体育赛事安排等体育信息、体育新闻的报导,以期吸引更多的师生关注体育,共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刘勇,胡建忠,周健生.校园体育文化本质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7):116-118.

[2]胡启良,兰自力,王云玲.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70-73.

[3]梁培根,蒋琴华.江苏省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5):92-96.

[4]徐礼才,苏醒.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5):34-37.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onjunction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DING Run-chong, etal.
(Nanjing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jing 210015, Jiangsu, China)

Through to the jiangsu provinc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campu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think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and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v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age, also can't fully satisfy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This paper try to explore in theory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campu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college sports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t

*项目来源: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Y14041)。

丁润冲(1977- ),江苏淮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

猜你喜欢

校园政治高职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爆笑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