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御冬神器
2015-12-21孟晖
孟晖
现实压力每每引发我们回头羡慕古人,羡慕传统生活的舒缓、朴素。不过,应该清楚的是,往昔生活终究比今天的生活更为艰苦。在冬季,士大夫们需通过种种巧妙设计为文房用具防冻,就足见古时取暖手段低效,无法让整间书房保持足够的温度,以致书案上的砚、墨、笔都会随时结冻,难以使用。
“暖砚”就是那时冬日书房里必备的用具之一,目的正在于避免砚台内的墨汁凝冻成冰。其形制倒也颇为简单,依照砚台的大小与形状,定制一个配套的铜、瓷或陶匣,四壁要有镂花开孔以便通风透氧。将炭灰填入匣内,埋进一小块烧红的木炭,再将砚台架搁在匣口之上,即成暖砚。
不过,只要稍不留意,炭火过旺,火焰的直接炙烤便可能导致砚体受损,传统文人最是珍爱自己的美砚,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遗憾发生。于是,到清代,出现了一种更为讲究的形式,在炭匣之上增加一层水屉,水屉之上则有铜砚盘。使用时,于炭匣内放置炭与灰,水屉内注水,这样,炭热是经由水温传递向上,消解了火烤制造的损伤,砚内的墨汁也就不会凝冻。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明人还曾巧加设计,把功能单一的暖砚加以形式上的转变,令其承担更多的用途。明代文人高濂《遵生八笺》里就特意介绍了他非常喜欢的一件特制长方形“暖砚炉”。这种案头小炉也简称为“砚炉”,由铜材打制而成,炉体长一尺二寸、阔七寸,顶面制作为中间底凹、两端升起的样式——中间的低凹处为放置墨与毛笔之位,通过炉腔内的温热防止墨僵笔硬;左边一端相比右端稍微低矮一些,顶面开有小口,将砚台置于小口之上,如此,砚台中的墨汁便不至于因寒冬而结冰;右边一端则制成袖珍灶台的形式,设一小小灶口,可以很方便地将茶壶或酒壶安于其上,同时,在侧壁开个火门以供添炭、清灰。
可以推测的是,砚炉的内部结构与《遵生八笺》中推介的“提炉”相仿。也就是说,砚炉实际上是一件“水火炉”,半个内腔盛水,半个内腔盛火。水温把隔壁炭火的热量加以传递,烘暖其上的笔、墨、砚,这样既为文房用具防冻,又不至于因火猛而将它们炙焦。
于是,只要在炉体的“水腔”内注水、“火腔”里添好炭火,就可以一边温茶煮酒独自啜茶读书,也可以招待朋友把酒长谈,因此,高濂下结论说:“三冬之业,不可一日无此于灯檠之间也。”实乃文人书房中最不可缺的御冬设备。
进入现代生活以后,电、煤气等新能源取代了古老的炭火,暖砚、砚炉等物件早已不见了踪影。不过,我们从流传下来的实物以及文字记录中,依然可以感受中国古人注重设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