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银行准入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2015-12-21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变迁银行政府



民营银行准入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海南大学肖翠萍

摘要:近年来,民营银行准入问题已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焦点。实现民营银行准入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实现民营银行准入的必要性。通过对民营银行准入的博弈分析,提出民营银行发展的路径选择。并建议政府应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为民营银行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民营银行制度变迁发展路径

一、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尽管“制度”的概念在经济学中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学者们普遍承认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

制度变迁被认为是新制度对旧制度的替代,由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相互作用形成。制度变迁的需求是人们对收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当人们认识到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利益,便产生改变现有制度的需求。制度变迁供给是制度的“生产者”在制度变迁收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推动制度变迁的行动。制度均衡是制度变迁的供给适应制度变迁的需求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当制度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制度的需求或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存在一些多余或低效率的制度时,制度非均衡便出现。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一旦制度变迁走上了某一路径,制度变迁中的自我增强机制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强化既定的路径,使其难以逆转,制度变迁也就成为对现有制度进行修修补补的工作。

二、民营银行准入的必要性

(一)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

关于如何界定民营银行,学术界一直没有形成共识。但归纳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强调产权结构,认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就是民营银行;第二类强调银行的资产结构,认为民营银行主要应当为民营企业服务,向民营企业贷款;第三类强调公司治理结构,认为民营银行应该具有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市场化的机制经营。

笔者认为,无论哪种观点都不能完全代表民营银行。民营银行不仅应该强调其资产结构,还应该强调其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因此,本文把民营银行界定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具备完善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并按市场规律独立经营的本国银行。

(二)民营银行准入的必要性

1、民营银行准入顺应了民营经济对民营金融机构的需求

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会制约整个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已快速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国有垄断性金融体制,国有银行贷款偏好国有及大型企业,致使中小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国有银行融资制度安排也越来越难以适应民营经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而,民营经济产生了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强烈性内生需求。随着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其与政府博弈的谈判能力已逐渐形成。博弈的最终结果便是政府顺应民营经济对民营银行强烈的需求,实行民营银行准入,以解决民营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2、实现民营银行准入顺应了国家实现社会产出最大化的需求

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国家及其统治者也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其之所以愿意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便是为了降低交易费,实现社会产出最大化,以增加国家税收,实现更高的效用水平。目前我国实行的单一性国家垄断的金融产权制度,银行体系缺乏竞争,致使整个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低下。实现民营银行准入,可以打破单一垄断性金融产权制度,实现多种产权形式共同竞争。提高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促使经济更好发展,以实现社会产出最大化,提高国家的效用水平。

三、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

(一)民营银行发展路径选择

1、民营银行准入博弈分析

关于民营银行的准入方式,目前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通过新组建民营银行的方式实现准入,即增量改革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对现有的农村信用社进行民营化改革的方式实现民营银行准入,即存量改革的方式。笔者认为,无论实行哪种准入方案,关键在于相关博弈主体的力量对比。笔者认为国家、民间资本及地方政府都是民营银行准入的关键博弈主体。以下将对各博弈主体的偏好进行分析。

博弈主体国家民间资本偏好的方案存量改革增量改革原因可以降低增量改革带来的制度成本,又可以降低对金融体制控制力减弱所带来的损失。既可以避免处理农信社和商业银行亏损所带来的损失,又可以避免原有银行在制度上的路径依赖,更利于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

在如何实现民营银行准入的博弈中,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方政府的偏好有所不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及农信社亏损较小,通过存量改革转移亏损的愿望相对于加入WTO后提高银行业竞争的动机而言比较小,因此,进行增量改革的意愿更加强烈。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一方面通过存量改革转移农村信用社亏损的愿望比较激烈,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继续维持金融控制,减少监督成本并实现更大的租金,因此偏向于存量改革。

2、民营银行准入路径选择

作为市场经济理性的参与人,地方政府具有自身的收益函数。最为中央政府或国家的代理人,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与国家的效用函数有时不尽一致。虽然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得民间资本的谈判能力急剧提升,但是光靠一己之力,仍无法与国家抗衡。所以博弈的结果最终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态度。笔者认为,在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偏好与国家偏好不一致,而与民间资本的偏好相同,因而地方政府与民间力量合作与政府博弈中,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实行增量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民营经济还不够发达的地区,作为代理人的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偏好一致,因此,以存量改革为主是其实现民营银行准入的最优方式。

(二)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环境

目前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仍受许多制度因素的制约,为了实现民营银行更好的发展,政府必须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1、健全民营银行发展的法律制度

民营银行规模较小,信誉相对较低、经营风险也相对较大。然而,目前《银行法》和《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作出具体的规定。没有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民营银行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会影响到民营银行的发展。因而,必须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作出具体的规范,以确保民营银行的创建和发展工作能顺利和规范的进行。

2、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为维护存款人的利益,规定各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将其存款到存款保险机构进行投保,一旦投保金融机构出现破产倒闭时,由保险机构支付储户赔偿金的制度。相对于国有银行而言,民营银行没有国家信用作为保障,给民营银行造成了一定的信用危机,并影响其参与公平竞争。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增强公众对民营银行的信心,有利于民营银行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熊继洲.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

[3]李文明.唐芳玲.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及制度支持[J].市场论坛,2007

[4]罗玉昭.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广西大学, 2004

猜你喜欢

变迁银行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