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庙岭乡蚕桑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12-21周笑娥,邹德生,胡才军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3期
关键词:修水县蚕农蚕桑



庙岭乡蚕桑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周笑娥1邹德生2胡才军3桂干林4

(1.修水县庙岭乡蚕桑技术推广站332400;2.杭口镇蚕桑技术推广站332400;3.黄沙镇蚕桑技术推广站332400;4.修水县蚕桑局332400)

庙岭乡曾是江西省修水县重点蚕桑乡镇,桑园面积最多年时200hm2,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受多种原因影响蚕桑产业起落不定,呈现逐年萎缩的发展态势。为此,笔者通过对庙岭乡蚕桑产业现状和优势分析,提出发展对策,以利做大做强庙岭乡蚕桑产业。

1蚕桑产业现状

庙岭乡现有投产桑园面积不到20 hm2,主要分布在上坪村和庙岭村,全年养种400张,产茧15 t,张种产茧40 kg左右,产值50万元。蚕桑产业在农业产业中不到10%的比重,因此,蚕农把蚕桑产业作为一个副业来经营,没有规模效益,造成恶性循环和目前蚕桑产业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

究其主要原因是:一是蚕茧价格偏低,伤害蚕农利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蚕茧价格波动大,近年蚕茧一直处于低谷,平均价格在32元/kg左右徘徊,严重挫伤蚕农的积极性。再加上吊瓜在庙岭乡的普遍种植,又常年打药,影响蚕桑的种植和发展。二是工业发展快,农民工紧缺。随着修水县强工兴城战略的快速推进,工业发展迅速,庙岭乡在工业园就业的人员多,造成劳动力紧缺,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蚕桑生产。三是思想不解放难以形成规模。蚕农思想不解放,小农意识普遍存在,再加上蚕农经济实力的薄弱,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和体现规模效益。

2发展优势

庙岭乡地处东经114°42′2″,北纬29°05′53″,海拔131m。位于修水县东偏北,东抵武宁县清江、石门乡,南临义宁镇桃里、黄坳乡,西接南岭、义宁镇,北连三都镇。总面积124.5 km2,辖6个村,77个小组,119个自然村,2181户,人口11500人,距县18km。

境内峰峦起伏,地势东南向西北倾斜,东有龙峰尖,海拔1005.2 m,属最高点,最低处庙岭海拔115.8 m。山地占总面积的35%,丘陵约占40%,低丘岗地约25%。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6.4℃。1月均温4℃,7月均温28℃。大于等于5℃积温5 562℃ ,大于等于10℃积温5 071℃,无霜期245 d,从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年降水量1 580 mm,洋湖水和庙岭小河分别发源于黄坳和义宁镇桃里,经太阳升镇注入修河。境内交通方便,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多,是发展蚕桑产业的理想之所。

修水县委、县政府及县主管局对蚕桑产业给予政策倾斜和引导,加上庙岭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庙岭乡蚕桑产业发展奠定政策保障。同时,技术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形成了县有蚕桑局、乡有蚕桑站、村有辅导员、组有示范户的四级技术网络,且蚕农掌握基本的种桑养蚕技术。

3发展对策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坚持蚕桑支柱产业是农业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不动摇,作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不动摇,坚持发展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结合工作实际,拓宽服务领域,积极献计献策,扎实工作,群策群力,不断夯实蚕桑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坚定将蚕桑产业发展成为修水县蚕桑重点乡目标不动摇,致力将庙岭乡桑园发展到200 hm2。

3.2 完善政策,服务引导

加强服务职能转变,是保障蚕桑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庙岭乡的蚕桑有一定基础,乡村两级服务体制健全,因此职能是否转变,直接影响蚕农生产的积极性,必须强化服务机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时帮助蚕农解决在生产技术上遇到的难题。

3.3 科技兴蚕,提升效益

要把科技兴蚕作为蚕桑业发展的突破口,把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提高效益放在发展首位,加大蚕桑生产各项科技措施的力度,加强对蚕农的辅导、管理和培训,把现在存下的蚕农或分村培训,或分片培训,或上门服务,要抓点,抓大户,带样板户。加大纸板方格蔟、省力化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建成50张种共育点一个)等科技措施推广力度,使科技养蚕深入农户,促进蚕桑产业顺利推进。

3.4 规模种植,夯实基础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基础较好的上坪村和庙岭村为依托,以点带面,不断发展和壮大产业基地。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形成千亩村、百亩组、十亩以上户的产业格局。

3.5 农企对接,增强后劲

根据庙岭乡的地域关系,价格浮动比内地的乡镇不同,积极与修水县一家实业有限公司和太阳升蚕桑合作社进行对接合作,让农户享受最低保护价,优良蔟具加价。用优惠政策来提升农民的积极性,利用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互利双赢目标,逐步把庙岭乡建成修水县一个蚕桑大乡。

《蚕桑茶叶通讯》来稿要求

1、来稿要求主题突出,论点明确,文句精炼通畅,分段明晰,通过E-mail以附件形式、word文件格式发送电子文稿至编辑部邮箱csct@chinajournal.net.cn。

2、来稿篇幅一般3000字左右,综述性文章、研究简报、技术论文,须撰写中文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5个), 并附参考文献。

3、章节及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多层次编号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无小圆点,如“1”“1.2”“1.2.3”等,并靠左顶格书写。文中列项说明的编号前留二字空,编号依次采用“1)”“2)”“3)”、“①”“②”“③”、“a.”“b.”“c.”序号,必要时可用汉字次序语。

4、来稿中的图、表要简明清晰,具有自明性。数量关系尽量用图表表示,排在正文首次提及之后,文字部分避免罗列与表重复的数字。表格编排采用三线表,不带竖线,可加必要的辅助横线,Word制表功能绘制。

参考文献5、应按照GB/T7714-2005标准著录,请以公开发表的图书报刊为限,采用“顺序编码制”,于篇末方括号标引编排。摘引他人论著,正文引用处的段末或句末须将参考文献序号以“上标”格式标出。联机文献须后缀引用日期和访问路径。

6、用国家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如面积用hm2、m2等;质量用t、kg、mg等;表示浓度的ppm一律用mg/kg或mg/L;能量用kJ或J。本刊将对录用的稿件作必要的修改,如不同意,请投稿时予以说明。来稿一律文责自负。

7、本刊稿件编审周期为2周~4个月,如4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的修改意见或录用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刊物出版后,本刊将付一次性稿酬(含其他出版物),并赠样刊。本刊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稿底,为了作者信誉,请勿一稿多投。

课题来源8、来稿请附注第一作者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科技项目论文须注明、名称和编号,可优先发表。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修水县蚕农蚕桑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江西修水县三帝殿傩神堂
江西修水县三帝殿傩神及傩案班考述
躲雨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