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60例

2015-12-2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压缩率成形术经皮

李 鹏

(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骨科,广昌 344900)

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60例

李 鹏

(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骨科,广昌 344900)

目的 观察分析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实行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治疗。并且采用Cobb角度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以及椎体高度压缩率等指标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我院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随访,经检查发现患者术后腰背疼痛有了明显缓解,椎体高度也得到了有效恢复。在Cobb角度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以及椎体高度压缩率等指标上,患者术后1天、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检查指标都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的患者中,只有2例出现了骨水泥渗漏的情况。所有患者都没有发生骨水泥压迫神经根、脊髓等并发症,并且椎体高度没有再次明显丢失。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形术在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上,可以达到明显缓解疼痛、减小后凸畸形以及恢复椎体高度的疗效,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手法复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目前,骨质疏松症作为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的一种,在临床上以骨的微细构造被破坏以及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并会造成患者骨脆性增加,进而导致骨折的发生[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群中呈多发的趋势,特别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保守治疗效果不高,而且并发症较多。近几年,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开始被应用到临床上,并且提高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选取2012—2013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的患者,观察分析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在2012—2013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56~87岁,平均73.5岁;伤后就诊时间在2 h~7 d,平均3 d;在致病原因上:50例由于跌倒外伤,7例有搬提重物史,3例没有明显外伤史。经过X线摄片的检查,所有患者的胸椎体都发生了变形,压缩程度在25%~70%,损伤椎体在L8~L4。并在实行MRI检查后,证实患者均为新鲜压缩骨折,椎管内没有突入骨折块,椎体后壁区域没有受到显著破坏,都没有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在手术前对患者实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记录评分分值。

1.2 治疗方法 对以上60例患者实行手法复位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治疗。首先,在手术前半小时对患者静脉注射40 mg的帕瑞昔布钠,以此降低手法复位以及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1)手法复位[2]:指导患者俯卧在床上,并用大约20 cm厚度的软垫来垫高支撑其头部、胸部、双股部等,促使患者的腹部悬空,以便胸腰段可以适度背伸。把手术床头与床尾对折升高,在患者可以忍耐疼痛的前提下,尽量增大手术床的角度,使患者胸椎体可以处于手术床对折角度的部位下,进而达到患者胸椎部位可以处于过伸体位的目的。医生应当双手按压患者的伤椎部位,并在伤椎椎体的垂直方向实施缓慢连续的按压处理,通常需要重复3次左右,直到C臂X光机透视观察后,复位结果满意时再结束手法复位治疗。2)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首先使用C臂X光机来对患者胸椎两侧椎弓根实行体表投影,并选取一侧合适的位置进行标记。手术常规治疗包括患者腰背部和胸部的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并铺盖无菌毛巾,对标记过的侧椎弓根部位采用1%利多卡因达到局部浸润麻醉的效果。使用尖刀片来刺破患者椎弓根标记过的地方,切口大小在5 mm左右。在C臂X光机的指引下使用1根13G的穿刺针,经皮颈椎弓根外部向上实行穿刺,维持穿刺针和伤椎椎体之间的平行位置,并且保持一定的外展度。当穿刺针进入患者椎弓根内部后,置入导针并抽出内芯,同时取出穿刺针,插入到患者扩张管道胸椎体前端的交界处,将工作套管置入,促使其前端大致处于椎体后缘皮质区域前3 mm的位置。再应用精细钻来对患者椎体1/3处实行反复钻达的处理,然后把特制扩张球囊放置到患者松质骨内部至椎体前端的2/3处,采用带有压力表的高压注射器缓慢向扩张球囊内部注入造影剂,增大压力直到终板升高为止。在患者出现压缩骨折复位、气囊和皮质骨接触或者气囊处于最大容积4 ml时,医生应停止气囊扩张复位处理。然后拔出气囊并且抽干气囊内部的液体,同时在X线的监控下,把正处于拉丝期的骨水泥灌注到患者椎体内。直到骨水泥填充效果满意后再结束其注射,只可以在骨水泥还没有完全凝固的时候轻微旋转其注射导管。避免导管和骨水泥相粘结,然后将所有装置取出。对患者切口进行无菌敷料的覆盖处理,并观察10 min左右,直到患者两侧下肢能够恢复活动,而且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的前提下,手术才能结束。在术后12 h左右观察记录患者脉搏、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并在患者卧床休息24 h后,指导其在腰围保护的前提下下床走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天、3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以及Cobb角度数值。VAS评分:疼痛评分在1~10分,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Cobb角度:根据患者侧位X线的检查,伤椎下位椎体的下终板和上位椎体的上终板之间的夹角大小就是Cobb角度数值;椎体高度压缩率:分别用X线来测量患者伤椎的前端、中线的高度,伤椎椎体高度/伤椎椎体原本高度×100%就等于椎体高度压缩率。

1.4 统计学处理 我院采用SPSS17.0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本次试验研究中,以上60例患者每个椎体骨水泥的注入量为3.1~4.7 ml,平均4.1 ml。手术中有4例患者发生椎体骨水泥渗漏的情况,3例椎间隙渗漏,另有1例患者椎体侧面渗漏,但是没有出现骨水泥压迫神经根或者脊髓等并发症。经术后观察,发现60例患者都没有出现肺栓塞、血管栓塞以及肢体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我院在术后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随访复查,平均随访时间大于12个月,经检查发现患者术后腰背疼痛有了明显缓解,椎体高度也得到了有效恢复。在Cobb角度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以及椎体高度压缩率等指标上,患者术后1天、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检查指标都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手术前后患者Cobb角度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以及椎体高度压缩率等指标的比较 (x±s)

3 讨论

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增加患者骨的脆性,并增大其骨折的风险,该疾病高发于老年人群中。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中,骨折早期通常会产生剧烈的腰背疼痛,导致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进而削弱自身的劳动能力,并在后期发展为长期性腰背疼痛。传统治疗因为需要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增加患者并发症的概率,而且开放性手术具有损伤面积大,内固定容易失效等缺点。近几年兴起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克服了传统治疗的缺点[3],不仅手术损伤小,而且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使患者可以较早地下床行走,防止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被大量应用。另一方面,手法复位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脊柱骨折的常用方法。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法复位方法有多种,包括肾托法、牵引过伸按压法、二桌复位法、自身复位功能疗法等等。在本次试验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二桌复位法和牵引过伸按压法,利用患者前纵韧带的伸张力,拉开锥体骨进而恢复椎体前端的高度。并且在手法复位前采取帕瑞昔布钠镇痛的处理,有效提高了手法复位的成功几率。

近几年来,手法复位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的治疗方法已经运用到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治疗上,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止痛效果。而且该治疗方法可以利用球囊来扩张椎体[4],并且恢复椎体前端的高度。在球囊扩张之后,可以为骨水泥的注入留下必要的空腔,有效减轻了注入过程中的压力,并且最大程度地防止骨水泥渗透情况的出现,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结合本次试验研究,除了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在Cobb角度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以及椎体高度压缩率等指标上,患者术后1天、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检查指标都明显优于术前,说明该方法有着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上,可以达到明显缓解疼痛、减小后凸畸形以及恢复椎体高度的疗效,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198.

[2]朱云龙.中医正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4-245.

[3]林二虎.椎体成形术的研究和进展方向[J].中国骨肿瘤骨病,2011,6(2):103-104.

[4]潘承中.经单、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生物力学比较研究[J].交通医学,2011,22(3):224-226.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 for 60 Casesa

LI Pe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GuangchangPeople'sHospital,Jiangxi province,3449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of osteoporotic thoracic vertebrae compression fracture treated with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in our department.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by Cobb angle,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vertebral compression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Results Followed in all cases,the inspection found in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had been relieved, vertebral height had also been effective recovery.The Cobb angle,the 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vertebral compression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patients after 1 days,3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preoperative,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operation,only 2 patients had a bone cement leakage situation.All patients had not occurred bone cement nerve root,spinal cord and other complications,and no significant loss of vertebral height again. Conclusion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can achieve significant pain relief,reduce kyphosis and restore the efficacy of vertebralbody height,should be applied in clinic.

manipulative reduction;percutaneous kyphoplasty;osteoporosis;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4.022

1672-2779(2015)-04-0044-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张文娟

2014-02-27)

猜你喜欢

压缩率成形术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水密封连接器尾部接电缆的优化设计
缠绕垫片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某型飞机静密封装置漏油故障分析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