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地下室结构顶板裂缝原因与控制分析

2015-12-21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22期
关键词:预应力顶板现象

白 云 王 蕊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土建室,辽宁 大连 116085)

大型地下室结构顶板裂缝原因与控制分析

白 云 王 蕊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土建室,辽宁 大连 116085)

在地下室建筑工程中,顶板结构的主要病害问题就是裂缝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众多,施工人员只有对原因进行分析,才能够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高效发展,一些大型的地下室结构是比较常见的,而且用途相对比较广泛。本文笔者主要对地下室结构顶板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找到科学有效地控制方式,仅供参考。

大型地下室;顶板裂缝;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城市建设以及建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地下室花园、停车场等越来越多。这些地下室结构的顶板结构的作用比较大,其中包括大量的绿化覆土,不仅荷载量相对较大,抗渗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主要用的是混凝土结构,实际的尺寸已经超出了标准混凝土结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度比较大,因此,出现混凝土开裂的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

1 大型地下室结构顶板裂缝的原因分析

1.1 结构方案出现严重地错误。从现如今的建筑结构中可以看出,地下室的顶板部位多以两种形式为主,除了梁板结构之外,就是平板结构。这两种形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采用预应力结构的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工程中应用这种施工方案不仅可以降低施工工程的整体造价,还可以降低施工的难度。但是,这种结构设计形式却存在着严重的内部问题。在楼层高度相等的情况下,预应力平板结构和梁板结构相比,其经济性并不突出。在造价相同的基础上,一些施工单位就会减少一定的预应力筋,因此,严重地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方案选择的不科学,严重地影响到顶板的裂缝。

1.2 裂缝控制措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超长混凝土裂缝控制方式,施工单位普遍都会应用后浇带或者是加强带的形式。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重量控制工作以及实际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因此,造成混凝土裂缝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另外,设计和施工工程之间相互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也是普遍的。设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施工工程的灵活性并不突出。

1.3 设计方案变更。对于大型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工作来说,有时由于受到地下室剪力墙结构的影响,往往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设计方案变更的情况。因此,就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收缩情况或者是温差情况考虑不周全,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地下室顶板结构出现开裂的现象。

1.4 预应力筋张拉引起的裂缝现象。在对大型地下室顶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覆土的现象,有些甚至达到几米厚。除了绿化工作之外,还包括假山结构。预应力混凝土平板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以及要求来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度过大,超过了工程的承载量,必然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严重地影响,严重地就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这也是地下室顶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裂缝原因。

2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现如今对于大型的地下室结构来说,混凝土裂缝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只有对裂缝的现象进行控制和分析,才能够保证地下室结构施工的整体稳定性。

2.1 优化配合比。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混凝土或者是相关添加剂的配合比进行控制,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只有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程度,才能够减少裂缝现象。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对混凝土结构中各种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优化,提升施工工程的科学性。

2.2 施加相应的预应力。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梁体还是板体的施工,都应该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和实际的收缩情况。施加相应的预应力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2.3 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想提升混凝土本身的抗裂性,应该增强构造钢筋以及配筋的细度和密度等因素。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这样混凝土结构本身并不会出现任何的扩展现象,也不会增加混凝土的宽度。

2.4 设置后浇带。对于大型地下室结构顶板裂缝来说,设置后浇带的形式也是减少裂缝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应该根据相关的设计规范来进行,在实际的施工中采用分段施工的形式。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会采用间隔跳仓的形式来进行,各种施工方式的应用都应该符合实际的工程设计要求。

3 大型地下室结构的顶板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大型低吸式的顶板结构施工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应该对施工现场以及施工当地的温度以及气象等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加强重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做到的控制措施如下:

3.1 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主要采用的是低收缩混凝土形式。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应该符合施工标准。施工单位在对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对胶结材料、砂率等参数进行控制,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配置进行合理地优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混凝土本身的抗裂性。

3.2 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工程的控制和管理。顶板在浇筑后7d内极易出现裂缝,混凝土的浇捣、养护对混凝土抗裂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应规定养护的技术要求和养护时间、养护措施并加强检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及后浇带的留设须按要求进行,切不可为赶工期提前封闭后浇带。

3.3 对于采用平板结构的地下室顶板,一般采用等代框架进行结构的弹性分析,并以此作为承载力计算及抗裂验算的依据。等代框架用于承载力计算对不允许开裂的结构是可行的,用于抗裂分析在某些部位则可能偏于不安全。对于裂缝已出现的结构,内力将会出现重分布。无论是预应力产生的次弯矩还是内力重分布都将引起平板跨中弯矩的增加。

结语

地下室混凝土顶板裂缝的发生较为普遍。裂缝发生的原因很多,裂缝控制不能仅考虑某一环节,应从结构设计、构造优化、原材料优选、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控制。只要措施采取得当并严格执行,裂缝控制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俞颖.某工程地下室顶板(梁)裂缝的分析和预防[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1(08).

[2]臧岩.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形成原因与处理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4).

TU312

A

猜你喜欢

预应力顶板现象
采用UHPC实现无预应力的简支变连续设计分析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检测及其加固
CFRP-PCPs复合筋预应力损失分析及其计算
煤矿顶板锚固体失稳模式探测仪的研发与应用
猜谜语
一种新型顶板位移传感器的设计
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顶板支护探析
复合顶板综采面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