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消防预警建筑
——望火楼

2015-12-20天涯莫名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5年1期
关键词:火情预警消防

□文/天涯莫名

古代消防预警建筑
——望火楼

□文/天涯莫名

火灾的防救工作,向来为历代政权所重视。宋代时,易发火灾的大都市里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消防体系,从预警到扑救火灾,都有专门的人员机构负责。

据《东京梦华录・卷三》防火一则,北宋东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

这里的军巡铺屋,实际上是今天的治安岗亭、派出所一类机构,铺兵也就是巡警、片警,但他们同时还担负着报告火警的职责。不过铺兵只能在街道地面活动,高墙深院中如果发生火情,他们还是无法及时发现。所以,在高处用砖砌成的望火楼就显示出它重要的意义了。在望火楼上“卓望”(即远望)的军兵,更容易观察到是否有火情发生,并且可以更早发出警报。而望火楼下“官屋”中就有军兵,他们随时配备有救火器材;一旦火灾发生,也立刻会有“望火马”向上级汇报。这些都保证了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出警,形成了城市消防体系。很显然,望火楼在这个消防体系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预警作用。

到了南宋,都城临安承袭了不少东京的制度、规划和机构,军巡铺、望火楼和“消防队”都在其中。而且根据《梦梁录》的记载,军巡铺每二百余步就有一个,密度更大,望火楼也遍布城内外,多达二十三个。宋代的望火楼到今天只怕已经没有遗存了,但这种“消防预警建筑”的模式却传承下来,今天在很多城市还有清代遗留下来的望火楼。

当然,对于东京和临安这样的百万人口大都市来说,一二十座望火楼难以完全担负预警职能;而报告火灾发生的位置和远近所采取的“旗语”和“信号灯”这两种方式也显得过于落后和含糊——在当时,无论是白天挥舞旗帜还是晚上摇晃灯火都只能说明火灾发生的大致区域,无法准确描述。

然而,望火楼这种预警方式依然对我们今天的城市消防体系建设存在有益的启发。

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通过遍布城市的监控系统对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在高楼大厦装置高敏感、高分辨率的全方位监视仪,在居民区、商业区、工厂企业和各火灾频发高危地区装置热感应追踪和警报系统,这些措施都不难实现。而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也使即时警报和监视监控、迅速反应的网络化、系统化成为可能。实际上,在现代化城市中建立这样一种多重角度、多重技术相结合的消防预警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必要,也越来越容易。

古人囿于时代所限,只能依靠望火楼,依靠人的眼睛。今天我们拥有更加先进的技术,火险火患必将渐渐离我们远去。

猜你喜欢

火情预警消防
火情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消防界》征稿启事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成功处理沙漠火情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人民调解扑灭“紧急火情”
消防也幽默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