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2015-12-20罗晨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听阈咽鼓管内耳

罗晨菊

河南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商丘 476000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罗晨菊

河南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商丘 476000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1-06—2014-06收治的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全身激素治疗,观察组27例采取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听力改变、耳鸣及眩晕等情况,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听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且操作方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突发性耳聋;地塞米松;鼻内窥镜;鼓室内注射;咽鼓管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内,原因不明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1],并伴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且病理改变较为复杂,治疗较困难。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在(5~20)/10 000[2],30%的患者会自行恢复,但治疗不当会使病情迁延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耳聋。听力缺损或丧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感官缺失,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当前,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如抗病毒药、改善微循环药、应用类固醇激素类药与神经营养药、高压氧等,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较为广泛,且治疗效果肯定,但全身大剂量使用不良反应较多,严重威胁患者的耐受能力,限制了其治疗效果的发挥。我院采取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效克服了全身大剂量应用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06—2014-06收治的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男31例,女21例;年龄24~70岁,平均(40.2±5.8)岁;病程2~28d,平均(7.4±2.1)d;伴耳鸣35例,眩晕18例;发病部位:左耳20例,右耳28例,双耳4例;听力损失类型:上升型损失12例,下降型损失25例,平坦型损失15例;其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dB)21例,严重听力损失(>70~90dB)18例,全聋(>90dB)13例。入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颁布的突发性聋诊断标准[3],且经CT或MRI检查排除中耳、蜗后病变或有明确病因引起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激素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地塞米松10mL+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滴,1次/d,连续用药7d;强的松口服,首次剂量30mg,1次/d,此后每7d减少用量5mg,持续用药4周。观察组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体位取仰卧位,肩部垫枕头稍后仰,以10mL地卡因+4mL副肾素浸润的棉片进行表面麻醉2~3次,使鼻黏膜收缩,30°鼻内窥镜自患侧鼻腔进入,探查咽鼓管口,在吸引器的帮助下清除周边分泌物,然后插入咽鼓管导管到咽鼓管咽口,深度控制在3cm左右,使其靠近鼓室口而不进入鼓室。而后撤出置管器,保留咽鼓管导管,通过导管向鼓室内注入0.5mL地塞米松,注药完毕后,留置导管并将外端粘贴在患者面部,2 d注射1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4]。

1.3 疗效评定 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d及20d测定患耳听力值,痊愈:患耳受损频率听阈可达到健耳水平或正常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患耳受损频率听阈明显降低,平均听力提高>30dB;有效:患耳受损频率听阈有所降低,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患耳受损频率听阈无改变,平均听力提高<15dB[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听阈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听阈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听阈比较 ±s,dB)

表2 2组治疗前后听阈比较 ±s,dB)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组别 n 25 72.4±12.8 60.8±11.2观察组27 72.0±13.6 54.6±10.3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2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33,*P<0.05;χ2=4.17,△P<0.05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神经源性疾病,也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发病突然,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耳蜗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内耳圆窗膜破裂以及耳蜗血管因素等,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目前,国内对突发性耳聋多主张采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其中激素的应用效果较肯定,研究认为,其治疗机制主要为减轻内耳的炎症、水肿反应,抗氧自由基,增加内耳血液供应,同时调节基因的表达等[6]。全身性的静脉给药因内耳动脉阻塞导致作用于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降低,因血-迷路屏障的存在,药物进入内耳相对困难,这些均限制了药物的治疗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通过局部用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越来越被重视。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提高治疗靶向性,利用药物的扩散作用,从而使药物经圆窗膜渗入内耳淋巴液中,可有效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且不会对内耳结构与功能造成损伤,安全性较高[7]。

地塞米松的靶向定位差,静脉给药时易受剂量影响,导致疗效不稳定。鼓室给药可增加内耳局部药物的浓度,由于避开了血-迷路屏障,药物在内耳直接起作用,提高了内、外淋巴液的药物浓度,延长了作用时间。经鼓室给药有两条途径——经外耳道和经咽鼓管,经外耳道途径需鼓膜穿刺或切开,是一项有创操作,并有可能引起鼓膜穿孔及中耳炎;而经咽鼓管途径利用咽鼓管固有的生理通道,避免刺激鼓膜造成损伤,同时在鼻内窥镜的辅助下可放大视野,操作者可在直视下找到咽鼓管咽口放置导管,避免了出现鼓膜穿孔的危险。综上,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目的性强,药物靶向性好,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值得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1] 吴允刚,李晓瑜,庞太忠,等.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辅助治疗难治 性突发性耳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26(1):29-30;34.

[2] Kline RM.Aesthet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nose following skin cancer[J].Clin Plast Surg,2004,31(1):93-111.

[3] 张艳红,陈鲜芳.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56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5):44-45.

[4] 于海洋,翟冰,张增,等.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辅助治疗突乏性耳聋[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10(1):65-67.

[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41(8):569.

[6] Steenfos H,Fogdestam I.Prepared neurovascular forehead island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of minor full thickness nasal defects [J].Scand J Plast Reconstr Surg Hand Surg,1992,26(1):117-119.

[7] 梁丹,赖丹,殷泽登,等.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3):4 181-4 185.

(收稿2014-06-20)

R764.43

B

1673-5110(2015)07-0109-02

猜你喜欢

听阈咽鼓管内耳
恐龙内耳的秘密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CT在内耳畸形儿童术前诊治中的应用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听不清,嚼软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