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智能吊挂三宗“最”
2015-12-19梁昕诺文中伟通讯员陆美华
本刊记者 梁昕诺/文 文中伟/摄 通讯员 陆美华
刘瑞
7月7日,上海欧泰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泰科)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代码:832473),正式宣告欧泰科成为全球服装智能吊挂行业第一股。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欧泰科总经理刘瑞,在他看来,吊挂系统不仅是生产系统,更是管理系统,通过对缝制过程各项工序进行改善,减少缝中过程的怠工、工序等待等现象,可增加有效缝制时间,从而保证最高效、最智能、最系统的生产。
最高效增加有效缝制时间
一个成熟的服装企业,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并不难,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机台故障、工人请假、面辅料色差、出现次品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不能保证原定的生产交期,由此产生的空运费用或者错过销售旺季,将造成很大损失。“如果使用了智能吊挂系统,就能够对生产异常做出及时反应。”刘瑞说。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服装生产从布料开始到裁剪、打样、缝制、包烫等每个岗位都需要很多人工来作业,“尤其是缝制部门,70%左右的人手都集中在缝中环节,每台缝纫机都有一个工人来完成一道工序,而缝制款式又多种多样,因此,服装生产每天产生的数据比较繁杂。”如何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每个服装企业面临的问题。
“在追求小批量、多品种、快时尚的当下,数据的即时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正是智能吊挂系统在服装行业内应用不断扩大的驱动力。”刘瑞说。据他观察,在服装生产流水线作业时,生产员工有许多零碎动作,比如走动、弯腰、转身操作、搬运、绑扎、折叠、剪票据等,这些动作缩短了有效缝制时间,拖慢了生产效率。
“欧泰科曾有一个发现,有些服装企业的工人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操作缝纫机走针的时间只有三个小时,另有五个小时都浪费在包、捆、扎等动作上,这太浪费时间了。”刘瑞说,“但是在使用了吊挂系统之后,这五个小时的非生产时间就被大大压缩了。”
在安装了吊挂系统的流水线上,整件衣服的所有裁片被挂到吊架上,然后吊架按照事先编好的工序路线,被自动送往各道工序的生产人员手里,并放置在最佳操作位置。“由于生产人员、机台、物料的位置都被固定化,生产人员取、拿、缝的动作被控制在了50厘米宽的区域内,大大减少了找片、对片、转身、弯腰等多余动作的时间,增加了有效缝制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众多服企在提效方面会选择升级吊挂系统。
最智能对工序速度进行流水平衡
在传统的流水线上,生产一件衬衣可能需要40道工序,这些工序分别由30名生产人员操作。由于生产人员的做工速度快慢不一,整条流水线的生产速度便会受到做工慢的人员影响,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智能吊挂系统可根据每个工作站反馈的数据,分析不同缝纫工的工作能力,自动平衡同一工序、不同工作站上的工件供应数量。吊挂系统可对流水过程进行工序的分配,真正做到按产能分配,做得多的人员分配到的件数也多,做到个人产能和流水线相匹配。”
以针织衫缝制为例,如果缝制一件针织衫需要20道工序,用时为80s,那么大概每道工序平均用时为4s。若以4s为一个节奏,有的工序会高于4s,有的会低于4s。在编制工人时,用时6s的工序需要1.5人,用时2s的工序只需要0.5人。“但在实际生产中,容易出现需要0.8人和1.2人的工序,这就很难解决。”刘瑞分析道,“老方法是在需要1.2人的工序处安排老手,需要0.8人的工序处安排新手,但这都是凭经验来做。工人的状态也会变化,学徒如果认真一点,上手很快,而熟练工在身体或者精神状态不好的情况下,产能也可能下降。”如何破?
为了及时和动态地平衡缝制工序,欧泰科吊挂系统的电脑软件设置了“主工序”和“辅工序”两个概念。例如,需要0.8人处做A工序,1.2人处做B工序,软件便将B工序设置为A工序的辅工序,并且设置一个流水中转量,当B工序处待做的衣服数量超过了设置的流水量时,多出的件数就会自动流到A工序的操作工处。“也就是说,当主工序处等待加工的件数超过了电脑设定的工作量之后,就会通过吊挂分配给辅工序处的操作工来做,并将件数计入该操作工的工作量中。”
刘瑞打比方说,“吊挂系统就相当于GPS导航,当开车之前设置的最短路径发生变化之后,会自动对路径进行再次调整,提供符合当前路况的最短路径。同样,当流水线的某个工序达不到最初设定的生产量之后,电脑会马上进行运算,调整任务分配量。因此,智能吊挂就智能在这里,它会‘思考’,遵循产量最大化和最平衡的原则,进行智能的运算。”
最系统全员质检确保零缺陷
在传统的大流水生产中,一般采用最终检验的方法,如果发现成衣有问题便要批量返工。而智能吊挂系统采用单件流水的方式,从裁片到成衣用时约三四十分钟,发现问题后可立即修改。欧泰科还为智能吊挂添加了一些新灵感,比如创造了“连坐”的管理方法:通过下一道工序对前一道工序进行质检,如发现问题,便返回到上一道工序进行修改。“如果后道工序的操作人员试图帮责任人掩盖,导致成衣被定级为次品,那么这件衣服的整道工序的操作人员都无法计件。”刘瑞说,这就是“连坐”。
此外,欧泰科吊挂系统还可将流水线中间的某个工位设置为“品检站”,如果不同工序的操作工对某件衣服的质量发生争议,可以将这件衣服送至品检站,由品检站对其品质进行仲裁,“这样就无需管理人员重复检查,便于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对问题瞒而不报的现象,减少返工,改善成衣品质。”
为了加快流水节拍,欧泰科吊挂系统还可以设置轨道运转的指导速度,使工作速度快的操作工带动工作速度慢的操作工,最终增加有效缝制时间。“在吊挂系统出现之前,服装生产企业经常发生订单要出货时,员工通宵达旦加班的情况,这就是因为日常管理中数据反馈不及时和不真实导致了低效率的结果。”
从以上分析来看,智能吊挂系统不仅为服装企业带来很多显而易见的利益,还可为生产管理带来很多潜在的好处。“它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套可提升30%的缝制效率的解决方案。”刘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