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制造”落地密钥
2015-12-19墨影,陈金灿,梁昕诺
“互联网+”的概念落地越发频繁,中国工业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转型升级,面临着崭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制造强国阵势已经拉开。对于机械制造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了解到业内一些行家的看法。
工业4.0核心就是整合力
“中国企业正在遇到很现实的问题:材料成本上升,人力成本上升,管理复杂度在成倍增加,同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往对基础物质的消费已经走到了瓶颈,往下走会是什么样?未来的需求会在哪里出现?”海克斯康计量大中华区执行总裁周亮博士表示。
如果现有企业还在谈“数据”,那就很落后了。如果企业谈论的是,我的数据充分不充分?能不能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能不能给用户反馈很多问题?那还有救。当然有些企业就走在了前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能够从前端到后端,从内部到外部,从制造到客户,从设计到生产。——能走通这些环节的企业都会领先潮流。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往这个方向走,但大家的理解和角度都不一样。比如说做自动化的企业认为工业4.0就是自动化,有些企业认为工业4.0就是一个软件,都是非常片面的,我们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独立完成工业4.0,我们必须抱团整合去做。
未来工业4.0中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整合能力,没有整合能力,工业4.0是无法实现的。比如如何打通机床与测量的数据?如果数据没有打通,就谈不上CPS,谈不上智能制造。如果你没有发数据,就等于没有真正的IOT,没有真正通过网络化的手段把原本忽略的非增值环节挖掘出来。
很多用户到现在还认为测量手段是一种多余的摆设,这类企业今后会非常危险。这就好比当年柯达取消数字相机一样。很多中国制造企业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认为测量并不是大部门,只是测量产品合格与否的一种方式。但他们错了,测量产品合格不合格只是测量最基本的要求,就如同人类要吃饱还要吃好,测量还能将数据关联起来,通过网络形成大数据,它会告诉你哪些环节何时出现了问题,与设计、工艺结合后,它会告诉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一个很幸运的时代,在一个很幸运的行业,我们告诉用户最有价值的是数据。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是,未来我们要怎么用好数据。
大数据+联合=集成
对于“集成制造解决方案”的趋势,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近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整个世界正在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各个国家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很多人都在谈论“互联网+”的概念,比如互联网+制造、互联网+应用等,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未来的概念。在那个未来时代,有可能是一个极为庞大、甚至是无限的制造业网络,远超我们现在的制造业范畴,世界各地的从业者们都可以在网上无限制地调取数据,共享成果。
现在大家所做的其实是在为那样一个未来而做的准备工作。前一段时间在深圳召开的IT峰会上,有评论认为,前15年是IT时代,而后15年就是DT(Date Technology 数据处理技术)时代。将来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比如一个拥有众多产品系列以及相应应用软件的大型企业,一旦有特定用户要加工某种材料的工件,他们可以迅速做出反应,提出特定的解决方案,做好了之后,他们就可以向其他上下游企业发出邀约:“你们加入不加入?如果加入,我们就像用户推荐使用你们的产品,但一旦加入,你们就需要交出你们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越来越多数据的这些大型企业,再一个个联合起来,渐渐“集成”。
但是无论如何,“智能化”的前提是稳定可靠的自动化制造。而要实现稳定可靠的自动化,就要靠稳定可靠的智能单机。
而智能单机的稳定可靠,又要依赖稳定可靠的制造软件和技术等。这一切都要可靠稳定。没有后者,前者就是无本之木。
集成4.0不是梦
德国埃斯维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销售总经理Reiner Fries对于“集成制造解决方案”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我认为,“集成制造”涉及两个层次:一、将众多制造工序集成在一台机器上;现在人们讨论最多的是第二个层次:机器和机器之间如何更好的形成协作。埃斯维机床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这个层次的集成。在电话联通服务的帮助下通过电话线监控并实现机器和机器之间的集成。
到了现今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互联网达成机器间的链接,通过事先设置的数据,监控机器是如何自动运行的,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我们将此称之为远程联结。举个例子,我们在天津刚刚开始了一个项目,那里的机器人是按照双轨运行的,两台机器人实现了联通,如果某台金属切削机床出了问题,可以通过特定的触发,使一台机器人直接物理导通另一个机器人,帮助这个机床重新恢复运行。
这种技术现在已经存在了,未来再进一步发展下去,方向就是集成4.0——机器间自行集成,自动实现彼此间的对话沟通。我认为,这在技术上是不成问题的,只要互联网领域能达到那种水平,各种机器的运行软件可以互相兼容、协作。比如,清洗机器都能知道金属切削机床的加工进行到什么程度了,或许他们可以自行触发到调节系统,在某个工序完成的那一刻,就立即自动转网下一步。
这不是梦,是正在进行的现实。当然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比如互联网安全,数据的获得等,谁会执行这样的战略,你要制造的工件不足怎么办,在什么情况下适合触发调节系统等等。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总的来说,这样的机器集成、互联网联通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