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现在进行时
2015-12-19吴亚平
吴亚平
资本市场改革现在进行时
吴亚平
《新国九条》、沪港通、国企改革、IPO重启等一系列改革,注定了我国2014年的资本市场很不平凡,改革的力度已经超出了市场此前的预期,为A股市场持续健康向上增添了强劲动力,状态先是从“熊市”到“牛市”实现了行情大逆袭,然后是从莽撞“疯牛”逐步进入到稳健的“慢牛”阶段。在已经过去的将近十一个月里,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推进,到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无不透露出日渐清晰的金融转型、监管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多项改革次第推出
今年的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是关键。改革建立在坚实的政策基础之上,服务实体经济是它的出发点与归宿地,迎来的将会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新国九条》的颁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自2004年以来国家再一次以红头文件形式,出台的资本市场改革纲领性文件。《新国九条》的发布,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次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联合公告批准了沪港通股票交易,实施两地互通为推进A股市场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11月17日早盘沪港通首日北上,当天市场参与沪港通交易的大单、大户、大盘股主动撑场,交易额度很快用足,金融股成交活跃。由此引发了大陆股市、香港股市乃至于亚洲证券投资市场潜流涌动,更大范围的资本市场受到影响发生积极变化。再次是长航油运的退市,成为管理层坚定推进国企改革的信号。由于连续三年亏损,去年6月5日长航油运走到了尽头,成为我国第一只从A股退市的央企股票。长航油运退市还体现了管理层完善退市制度的充分考量。国有企业在2014年拉开改革序幕的另一标志是,中国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成果,对于业内其他垄断性巨头的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借鉴。今年各省市国资委已经公布了混合制改革意见。随着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渐行渐近。国有企业改革风声水起,主题投资机会将继续贯穿整个2015年乃至今后。
在资本市场的翘首期盼下,去年1月新股IPO在时隔一年多后重新启动,截至2月底共计发行了48只股票。而后因为发行中存在问题IPO暂停了5个月,其间沪深交易所修改了网上按市值申购的实施办法,证券业协会修订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两个层面的配套措施落地之后,IPO与6月18日再次重启。截至年底证监会累计下发了7批IPO批文,共有126家企业搭上了通往资本市场的直通快车。证监会11月底牵头成立了注册制改革工作组,将改革方案上报到国务院,计划今年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全国人大把《证券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本届人大需要完成的项目”。业界因此乐观估计,新《证券法》将在今年6月完成颁布,注册制最快能够在2015年下半年推出;即使是保守的估计,2016年的上半年也将会进入实施阶段。此外,新三板做市业务制度终于在8月25日出台。根据《关于做好实施做市转让方式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自由选择股票挂牌转让方式,确定于实施做市转让方式,包括协议转让与做市转让。
更多任务有待攻坚
经历了去年一波强势的蓝筹上涨行情,2015年的市场正在寻找下个新的投资“风口”。资本市场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艰巨性、复杂性、关联性开始显现,资本市场改革肩负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使命,从外部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推进和资本账户开放,到内部的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无不透露出未来中国金融转型对资本市场的不可须臾或缺。特别是随着市场行情的逐步回暖,投资者信心的逐步企稳,如何在股市新常态中,从顺利完成2014深化改革元年,跨越到全面落实改革措施2015年?可以预期的是今年将是资本市场改革具体措施密集落地的一年,注册制改革的推出、规范市场并购与重组、发展场外交易市场、促进私募规范发展、明晰创业板改革思路……一系列措施将为资本市场注入长久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会给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1.注册制登台亮相。实施注册制的实质是市场决定、依法治市的需要。注册制推行后的IPO定价,将会比照市净率和市盈率的标准生成,IPO的节奏将会随市场走势而动,监管层无需对企业盈利再做预期判断,而是将检验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是否完整性真实、中介机构的上市辅导是否勤勉尽责作为监管关键。但是,实施注册制并不意味着市场融资会彻底放开,按照国际惯例,注册制下企业在正式提交注册文件前,监管部门仍然会做出严格审查和排队等待的安排。注册制并不等于监管部门不进行实质性审查,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完全放开对发行节奏的控制,只是实质审查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改变。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实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注册制,监管部门对发行节奏保持充分控制权,其IPO速度并不快。市场预期《证券法》修改要到今年6月能走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审程序,加上注册制征求意见的时间,真正推出估计会在下半年。
2.规范市场并购重组。在兼并、重组、参股、控股、收购国有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坚持市场化原则。通过资本市场股权收购、出卖、置换,进行企业兼并和重组。摒弃计划、行政、指定(拉郎配)方式进行企业兼并重组。根据自愿、需要的原则,重组并购是企业行为、市场行为,除非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其他重组与并购都采取备案制、注册制原则。重组并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市场定价原则,尽量避免协议定价、指定定价和审批定价。严查重组并购中以权谋私、国有资产流失和侵犯投资者权益。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联系紧密,境外成熟市场有债券市场规模超过股票市场。发展规范我国债券市场正当其时,作为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我国债券市场,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发展公司债券,丰富债券品种,方便发行人和投资人自主选择交易市场,提高债券发行市场化水平。发展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市场化约束机制,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统一监管规则。
3.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包括新三板市场(全国性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以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四板市场)。国务院发布《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推进全国性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完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四板市场)功能。新三板挂牌公司范围扩大到全国,凡是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包括新兴产业企业,只要是合格的股份公司,不分行业地域、不论规模大小均可以申请挂牌,进行股份转让、定向融资和并购重组。对企业以往的盈利不必严苛要求,主要看主营业务和盈利前景。逐步建立和完善新三板向中小板、创业板的转板机制,符合条件的允许转板。扩大推行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实行做市商注册制。目前我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四板市场)还不完善,应当加强和完善电子化发行和交易环节,实现发行交易即时连接缩小发行和交易价格差别。推进中小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行、上市。研究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路径,制定市场定位、发展路径、监管框架等具体规则,加快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场外交易,拓宽新兴产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渠道。
4.促进私募规范发展。扩大私募债发行主体和投资人范围,与公募市场相比,私募市场发行主体更加多元,发行流程相对高效,发行对象风险识别和财务能力较强,交易品种更为丰富,交易机制更加灵活,私募市场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投资服务。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支持创新,促进并购,增加就业。对私募市场实行适度监管、行业自律,建立健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范募集和宣传推介行为,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改变以话语高地、标准高地的监控“旧方法”打压参与私募市场的竞争者,走出监管困局。
5.改革创业板。扩大衍生品市场。合并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建立真正的创业板市场。改革创业板市场,降低财务准入门槛,申报企业不再限于新能源等9大行业,建立小额、快速、灵活的再融资机制。加速创业板发行和上市制度,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建议先在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企业发行和上市不需要经过证监会审核,只需备案即可经交易所审查通过后,即可发行上市。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加深和体量不断增大,企业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愈加敏感,投资者越来越需要运用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管理和规避风险。今年要完善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全价格形成机制,帮助企业发现价格风险,发展权益类、利率类、汇率类金融期货品种,完善场外衍生品市场体系,适应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居民理财和区域经济发展等多元化需求。
链接
投资者不乏仍然有人认为,资本市场就是股票市场。其实类似认识很不全面。资本市场是和货币市场相对应的概念,之间的划分标准只是时间期限的不同。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借贷市场。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下的短期资金借贷市场。货币市场具体包括了期限在1年以内的银行信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以及回购市场等。由于中长期的资金融通多数被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而非短期的资金周转,因而该类金融市场就被称之为资本市场。根据资本市场的定义不难看出,它不仅包括股票市场,还包括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银行信贷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基金市场等。股票市场只是因为其规模较大,影响较深而为投资者所知晓。由于资本市场的融资期限长于货币市场,在较长的时间内资金使用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因而资本市场的风险也远远大于货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