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5-12-18杨静雪
杨静雪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正式进行教学前,都会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并且使学生能够对文章达到熟读程度。这样不进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在与他人交流时还不能流利的表述自身的想法。而教师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却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表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就要先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只有学生能够熟练的阅读文章,学生才能大声的朗读出来,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述能力。因而,教师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教学内容有深刻的感悟,这样才能使学生敢于表达,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教师也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教师水平,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进行分析。
一、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没有明确朗读教学的真正作用
通常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并让学生能够自己阅读文章,但教师却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文章,教师忽略了朗读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因而,在训练学生朗读,也只是让学生熟读文章即可,而没有采用有效的朗读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学生不能熟练的掌握朗读的技巧,在朗读时语调平淡,没有亲切感。
2.教师在朗读教学时没有使用普通话
朗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述能力的一种锻炼,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可以激发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因此,这也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训练学生的时候能够以身作则,教师要能在为学生朗读示范时,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普通话朗读,只有教师做到朗读的要求,学生才能够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多数教师在教学学生,都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得学生也不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使得朗读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
教师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朗读教学,教师就要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朗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采用任何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对朗读教师缺乏兴趣,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这样就会使得朗读教学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吸引力,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没有活力,教师无法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提出的策略
1.朗读教学要有层次性
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方案,从而在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时,能够从少到多的让学生的进行朗读,只有一步一步的递增材能使朗读教學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可以使学生慢慢的接受朗读教学,每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所设计的朗读教学方案,也要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认读,然后在让学生反复的朗读,从而使学生能够达到熟练朗读的程度,这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逐段的文章的内容,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的提升自身阅读理解能力,如果文章内容较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在旁边适当的指导,如果篇幅较长,教师可以将其分段让学生进行朗读,并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找出教学问题,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通过对文章的朗读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2.在朗读时,让学生对文章能够整体感知
学生要想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学生就要能在熟练朗读前,对文章的教学内容有整体感知,学生只有了解课文内容的基本含义,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提升学生的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使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能够对课文的教学内容有基础的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的朗读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由于篇幅较长,教师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课文,并在学生阅读前,对学生提出教学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变读边思考,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对文章产生整体感知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这样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然后教师在将其分段让学生朗读。
3.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使学生在朗读文章时语言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教师就要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文章的含义,并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这样才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并能在朗读时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其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美的朗读出一篇文章。因而,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景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时根据教室优美的环境,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情感。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可以巧妙的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结合教学内容画出小鸡、小猫的脚印,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图片,让学生将自己所画的脚印与图片之间进行对比,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能够积极主动的朗读。
4.针对不同文本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教材分为诗歌、儿歌、叙述文、议论文等不同的教学文本,而这些文本的朗读方法也是不相同的。因而,教师要能够分清不同的文本的朗读特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能力。例如:儿歌具有趣味性,在训练学生朗读时,就要使学生的语言自然亲切。而诗歌的朗读风格也是不同的,教师只有明确其特征,才能有效提升朗读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升朗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及时的改变教学观念,对朗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朗读语文教学内容,也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兴趣,学生才能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因而,语文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朗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姚惠珠.诗歌朗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06):78-90.
[2]施茂枝.乐读与善读——朗读教学管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6) :56-98.
[3]冷玉明.朗读教学“五要”[J]. 黑龙江教育,2013,(09)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