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写议论文要讲辩证法

2015-12-18戢春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忠君辩证法局限性

戢春

不管是写哲学论文还是写一般的论文都要讲辩证法,因为论文是讲道理的文章,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观点正确、论证严密,不要形而上学,防止片面性,使文章无懈可击。

辩证法并非深奥莫测,不可捉摸,人们生活中处处充满辩证法。如“得与失”、“苦与乐”、“理想与奋斗”、“失败与成功”等,就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同学,家庭条件好的,学习未必就好;家庭条件差的,学习未必就不好。这里就有“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

写议论文怎样把辩证法具体化呢?比如:有个学生评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时说,“生于忧患”的例子诚然很多,但并非处于“忧患”中的都可以成大才、建大业;成大财、建大业的人也并非经历“忧患”不可。

这个评论就讲了辩证法,做到了全面地看问题,既看到了事物的主流,又看到了事物的支流;既看到了事物的正面,也看到了事物的反面。可是有的学生在反驳“学习好的学生是父母亲文化水平高”这一观点,就说:“这话说得不对。学习好不好取决于自己是否努力,与父母有什么关系?我们许多学习好的同学的父母还是文盲呢!”

这个反驳就没有将辩证法,失之于片面。因为它忽略了:虽然搞好学习的决定因素是主观努力,但父母的文化素质高一点,对孩子的学习总是有利得多,同样是勤奋的学生,处于文化素质高的家庭,总比处于一个文盲家庭的学习更好。

将辩证法还要用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比如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就不可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提并论。反过来,对古代爱国志士的“忠君”思想也不可苛求而大加批评,因为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决定了他们认为“君”就代表“国”,“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就必须“忠君”。邓拓的《事事关心》一文有一段说:“从我们现在的眼光看上去。东林党人读书和讲学,显然有他们的政治目的。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当时还是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为维护封建制度而进行政治斗争,但是,他们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既指出了东林党人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又肯定了他們进步的一面。既没有拔高,也没有苛求,很符合辩证法。

讲辩证法,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变化着的,不会永远停留在同一水平上。静止地、僵化的看问题,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三十几年前如果女人化妆、烫发,就与当时的整个国情、民情不协调,会被怒斥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在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就会说成老一套、OUT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总之,写好议论文的重要条件就是要讲辩证法,避免片面性。

猜你喜欢

忠君辩证法局限性
魏晋时期忠君道德管窥——以《世说新语》为例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例析
浅谈高考数学中的审题要点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