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海市凌河流域生态带建设

2015-12-18

水利技术监督 2015年3期
关键词:凌河凌海市大凌河

才 厚

(凌海市凌河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凌海 121200)

1 流域概况

1.1 自然概况

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流经朝阳县、朝阳市区、北票市、义县、凌海市,于盘锦市与凌海市交界处注入渤海[1]。大凌河在辽宁省境内面积为19998km2,占全流域面积的86%,大凌河干流河道全长447km。

大凌河在凌海市境内河长84.59km,干流由凌海市的余积镇小方村进入本市境内。右岸流经大业乡、大凌河街道办事处、新庄子镇、西八千镇、大有产业园区汇入渤海;左岸由凌海市白台子乡老金屯进入本市境内,流经金城原种场、金城街道办事处、右卫镇、安屯镇进入盘山境内后入海[1]。凌海市境内流域面积为842.8km2。

小凌河西邻六股河,南邻兴城河、连山河,北部和东部与大凌河毗邻。小凌河发源于建昌县和朝阳县交界的柏山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建昌、朝阳、南票、凌海、锦州等市、县(区),于凌海市娘娘宫乡的龙王庙附近注入辽东湾,干流河长206km,流域面积5153km2。

小凌河在凌海市境内河长74.75km,辖区人流域面积为1330.6km2。小凌河凌海境内段被锦州市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由板石乡的香磨进入凌海,经班吉塔镇、翠岩乡、温滴楼乡进入锦州市境内,此河段为山区河段,区间内较大的支流有北小河;下段为百股河汇流口至河口之间段,此段左岸为凌海市辖区,流经双羊镇、建业乡,并于建业乡的何屯入海;右岸为锦州松山新区辖区;凌海市辖区河段除百股河汇流外,无支流汇入[1]。

1.2 气候特征

凌河流域属寒温带夏雨炎热型气候,受南来温暖气团与北来大陆气团交绥影响及季风环流影响,夏季炎热多雨,冬春少雨干燥,属干旱地区,有“十年九旱”之称。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600~400mm之间,由南向北递减。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变化极不均匀,降水多集中于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7、8月更为集中,降水量占全年的55%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700~2000mm之间。

多年平均气温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 ~42℃之间,多出现在6~8月,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5℃ ~-37℃,多出现在12、1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38% ~82%之间,其中7~8月最大。

多年平均风速为2.9~4.3m/s,最大风速可达28m/s,其风向为南风。平均日照时数2850h;初霜最早在8月下旬;终霜最晚在5月下旬;累年最大冻土深度147cm;年最大积雪深度20cm左右。

2 水环境问题突出

大凌河、小凌河流经城镇、工矿企业的生活和工业废、污水多数都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凌河干、支流河道中,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排污总量不断增加,加之径流减少,河道的自净能力不断降低,导致排污量远大于河道纳污能力,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大凌河水质已恶化到Ⅴ类或劣Ⅴ类。小凌河水质较大凌河稍有改善。

2010年大凌河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28亿t,2010年大凌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总量为28.6万t。

2010年辽西降水较常年偏多,水质情况有所改善,根据监测数据:大凌河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40.0%。

辽西地区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大凌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78m3,不到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20m3的1/2,为全国人均占有量2210m3的1/6;且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99m3,是全省亩均水资源占有量577m3的1/3,是全国亩均水资源占有量1440m3的1/8。

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水质性缺水,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工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地下水超采,严重威胁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争水问题突出,生态环境用水严重不足,生态系统脆弱,从而影响到流域内的社会安定并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3 规划现状

3.1 空间形态及结构

凌河治理对凌海市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政府及时启动了凌海市生态治理工作。凌河的生态治理采取以桥梁为节点,打造重点典型示范区,建设河口湿地。使凌河生态建设形成“点式”形态。

流域的生态建设规划主要以河道内治理保护为主,以大、小凌河干流为主要规划区域。对河道内采取退田封育的方式,大、小凌河干流区域两岸修建管理路,管理路与交通道路相连。城镇段、桥梁节点区重点进行规划建设,农村段河道采取自然封育及栽植护岸林为主要手段,形成以城镇、桥梁节点为亮点,农村、城镇相边的“珠链式”生态结构。

3.2 现状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状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建设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不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全面恢复效果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

一是先期规划不够完善,没有系统的治理规划。

二是资金短缺,只能够先期以城镇段、桥梁节点作为重点治理段,而农村段的建设则滞后。

三是缺乏环境保护知识,人们普遍对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意识不够清晰,对生态建设更没有足够的认识。

4 凌河流域生态带建设

辽宁省和凌海市充分认识到恢复河流生态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基,适时提出了“生态立省,绿色辽宁,青山碧水,蓝天工程”的战略口号。对凌河流域做出了“划区设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启动凌河的生态治理恢复工作,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治理大、小凌河的决心。奠定了实现辽西北突破、实现经济社会河持续发展的目标根基。

4.1 总体布局原则

(1)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生态建设必须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地区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

(2)对社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加强城镇段河道生态建设,创建一个具有休闲、娱乐功能齐全的绿色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使人身心愉悦,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3]。

(3)河流生态多样性的原则。在生态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滩地、近岸、水中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动物与植物相互适应。使流域内形成“水清、岸绿、花香、鱼跃、鸟鸣”的美丽自然景观。

(4)滨河空间特色的保护与发展。凌河流域拥有七千年的文明史,在生态治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文化古迹,在恢复生态、改善环境的同时,注重辽西特色文化的传承。同时,根据当地特点,发展具有凌海特色的滨河生态景观建设[3]。

(5)土地综合利用及价值的提升。将生态建设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凌河流域的宜居环境。同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形成沿河旅游带,拉动沿河地区的经济发展。

4.2 总体布局结构

凌海市生态带规划的总体布局按流域的不同,分为珠链式结构和条带式结构两种形式。其中大凌河干流以珠链式的形式进行规划,以城镇段、桥梁节点区、支流入河口、典型农村段为重点规划区,其余河段主要为近岸植物栽植以及自然恢复为主。形成“珠链”相连的结构形态。

其中,大凌河干流河段秦沈客运专线桥至沈山铁路桥之间2500m长河段规划为城市景观河段;京沈高速公路桥上、下游建设成生态草原公园,形成郊野休闲区;其余农村河段逐步建设成为生态产业结构为主的区域。

小凌河流域凌海辖区河段,主要为农村河段,以生态产业建设为主要建设目标,逐步形成干流以及各支流河道相边的“条带”式结构,以近岸栽植灌木或水生植物为主,滩地以自然恢复为主,形成条带形的自然生态景观[2]。凌海市凌河流域生态带规划布设详见图1。

图1 凌海市凌河流域生态带规划布置示意图

4.3 分区建设

生态规划建设以河道内的治理与修复为主,在凌海市城镇段河道两岸建设滨河新城,以高档住宅区和休闲娱乐区为主。

在桥梁节点及大、小凌河河口区建设生态草原公园及财贸景小镇,形成生态旅游度假区;在大、小凌河近河口区利用滩涂的及湿地的优势,发展海洋养殖业。

在农村段和支流入河口以自然修复、栽植护岸林和湿地建设为主要手段,目的是改善河道水质,通过人工干预与水流自我修复相结合的方式,使河道恢复自我净化的能力[5]。

凌河生态带建设是以大、小凌河河道水系中心轴线为纽带,充分考虑主要交通干线及沿河市镇并向两翼展开,在保证凌河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加强沿河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凌河两岸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地理区位等诸多优势,弘扬凌河文化精神,推动以凌河流域水系为纽带的“旅游带”的发展,逐步提高凌河流域治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凌河流域不但是一条充满活力的“生态带”,也是一条风光优美的“景观带”,更是一条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带”[4]。

在这条绿色经济生态长廊的“三带”建设中,其中“生态带”建设是前提和基础。要通过生态带的建设,将绿色生态资源输到整个区域,以确保区域的发展。

“景观带”是建设目标。要通过生态景观建设,使凌河流域形成一个美丽的巨幅画卷,使之成为发展前进的动力,使凌河流域未来发展的空间得以扩展。

在“经济带”的建设中,主要是寻求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使生态建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同时,这“三带”的建设要做到三者兼顾,使该地区在经济和环境以及社会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4]。

5 结语

根据省第192次省长办公会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完美生态补偿机制和水资源保护区扶持机制,实施青山绿水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造林绿化,保护森林资源,凌河流域的治理要把生态恢复与旅游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沿河“生态带、旅游带、城镇带”。加大“生态带、城镇带”的建设力度,推动沿河“旅游带”的发展。

2011年凌海市的凌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建设了“大凌河凌海城区综合整治工程示范区”、“大凌河京沈高速桥重点生态示范区”、“小凌河102线上、下游示范区”,实现了凌河生态治理“一年初见成效”的目标。

[1]才厚.凌海市凌河流域生态带建设规划[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4):7-8,63.

[2]冯海峰.生态建设规划功能分区研究—以抚顺市清原镇为例[J].建设科技,2010(04).

[3]杨远秀.长沙市生态建设功能分区整体布局初探[J].生态经济,1990(06).

[4]赵璐璐.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及主要驱动因子识别[D].辽宁大学,2011.

[5]张蕾.东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D].吉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凌河凌海市大凌河
大凌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研究
大凌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北凌河
北凌河
秋辞(组诗)
亩产过万斤的希森6号马铃薯在凌海市试种成功
紫鸢花开
辽宁省凌海市大刘台山遗址金代遗存发掘简报
大凌河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上海市浦东新区凌河小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