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土地整治的路径探索·经验特色与未来走向
——以山东省肥城市为例
2015-12-18高明秀王瑷玲
高明秀,王瑷玲*
(1.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2.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县域土地整治的路径探索·经验特色与未来走向
——以山东省肥城市为例
高明秀1,2,王瑷玲1,2*
(1.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2.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以山东省肥城市为例,全面回顾县域土地整治的探索过程,总结经验、凝练特色,分析形势、查找问题,为土地整治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肥城市土地整治历史悠久,发展基础牢固。新时期整治规范化、科学化与机构、法制建立健全并进,整治理念实现“三个转向”,取得7大成效,形成了“一张蓝图、两个统筹、三类项目、四套模式、五项制度、六个到位”的整治经验和历史传承、资源供需、模式多样、内修外鉴的区域特色。肥城市土地整治未来走向应面向城乡一体化,紧密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核心,革新整治理念,整合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整治模式,提升整治工程质量,发挥整治综合功能,促进实体整治与产权流转结合,深度推进现代产业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富美肥城。肥城市土地整治是我国土地整治的一个缩影,发展阶段特征明显,经验特色鲜明,其未来走向愿景可为其他区域土地整治提供借鉴。
土地整治;路径探索;经验特色;未来走向
我国土地整治历史悠久,实践经验丰富[1-2]。新中国成立以来,整田治水规模宏大,推动了“三农”发展[2-3]。20世纪90年代国家重新提出土地整理以来,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中国特色道路,土地整治获得新发展,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经济发展、统筹城乡中取得巨大成果[3-7]。土地整治科学研究发展迅速,在理论、技术、管理、评价、公众参与等方面多有探索,为科学整治提供了支撑[7-8]。但是,系统探索土地整治历史路径、经验特色、理念创新的研究还不多见[9-11]。当前,“土地整理”转变为“土地整治”已历一个“五年规划”,新一轮规划编制在即,迫切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为做好规划提供依据。
山东省肥城市作为粮食主产区、采煤塌陷地典型区、全国第一批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首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单位,土地整治工作深入扎实,多次受国家和省市表彰,在全国具有典型性[12-13],引起一些学者研究兴趣,但多集中在采煤塌陷地治理方面[14-16]。笔者通过回顾该市土地整治的历史路径、探索过程,总结基本经验和区域特色,分析县域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土地整治的未来走向愿景,以期为土地整治发展提供借鉴。
1 土地整治的路径探索
1.1 研究区概况
肥城市地处山东中部,地理坐标为116°28′~116°59′ E,35°53′~36°19′ N。土地总面积127 745.13 hm2,其中,农用地97 556.82 hm2,建设用地20 471.53 hm2,未利用地9 716.78 hm2。2014年该市辖11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05个村(居),户籍人口98.58万;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最具投资潜力百强中分列第42位、16位,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列山东省第4位。
1.2 土地整治的历史路径
1.2.1 肥城市土地整治历史溯源。肥城市土地整治历史可追溯至农耕文明初期,有组织的治水整田始自夏商,政府投资水土整治肇于西汉。考古发现证明[17-18],远在6 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整地耕作,并用余粮酿酒;夏禹曾涉足汶水,组织指导当地人民“平治水土”。商周时,遂、铸、肥子等国兴盛于此,春秋战国时汶河平原已成为“自古闻名膏膄地,齐鲁必争汶阳田”。西汉时,铁制农具已用于农田整治和耕作,朝廷为保障粮食生产,开始出资进行水土治理:“……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史记》),使当时的汶阳、边院等地,成为规模较大的自流灌区;三国时曹魏在黄淮地区屯田,元明时在汶河上筑堽城坝调剂大汶河水,汶阳田得到进一步整治[19]。
1.2.2 肥城市土地整治早期探索。1947年肥城解放后,经过“土改”、“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归由集体所有、集体使用[20]。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和乡村集体组织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水土治理、农田基本建设活动,形成了田水路林村的基本格局[20-22]。这时期,先后进行了以水为核心的工程治理、农田基本建设综合治理和自主整治探索。为建设旱涝保收田,1959~1960年建成安孙灌渠,1960年建成“群力放水洞”工程,1968年起兴建“一O三O”引黄灌溉工程,基本解决了缺水乡镇的灌溉问题。20世纪60、70年代,肥城结合“农业学大寨”运动,“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大规模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仅1975年冬,全县就“整地改土”9 333 hm2,扩大水浇地面积5 333 hm2。改革开放特别是1982年全面实行农业“大包干”以后,肥城面对人地矛盾加剧、土地细碎化、工矿损毁等问题,开展自主整治探索。如,根据1982年完成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成果,开展土地平整、土壤培肥和林网配套;1987年起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开始采煤塌陷地治理利用的探索。
1.3 新时期土地整治实践
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特别是1997年以来,肥城土地整治探索不断深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依法遵规开展整治,进入土地整治新时期。
1.3.1 管理服务机构逐步健全。肥城土地整治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整治机构和法制的建立健全相并行。1987年肥城成立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站,1988年成立土地管理局,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2000年3月,肥城市设立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与原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站合并,隶属土地管理局,统一管理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活动,组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2011年肥城市设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公室,隶属国土资源局,负责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增减挂钩工作。至此,肥城土地整治形成了“一办一中心”的管理体制,有明确的人员编制,机构不断健全。
1.3.2 依法遵规开展土地整治。1987年起,肥城就以《土地管理法》为基本遵循,坚持全面规划,加强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探索整治利用模式,制止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的行为,开发的土地优先用于农业[22]。1997年以后,肥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中提出了土地整理目标任务,编制《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1997-2010)》,有效指导了整理活动。此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中,坚持贯彻新版《土地管理法》和上位规划要求,依法遵规有序开展整治。肥城市还先后出台规章制度20余件,加强全程管理。
1.3.3 走在前列的实践探索。肥城土地整治实践探索走在了前列,广受关注,成为全国、全省土地整治工作现场会、学术研讨会和国内外学者考察首选地。采煤塌陷地治理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典型,先后3次获评“全国土地开发复垦先进单位”。农田整理注重集中连片高标准建设,2006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基本农田示范区,率先探索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09年被评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一批增减挂钩试点市,积极探索土地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了建设用地资源的城乡空间配置,改善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同时结合农村建设用地挖潜,提升城乡用地集约化程度。
1.4 土地整治理念科学转向
近30年来,肥城土地整治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整治理念逐步实现了科学转向。
1.4.1 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探索转向。1987~1997年,肥城土地整理基本上是在自发、无序、无稳定投入状态下进行的,即使是由政府组织的整治工程,也要依靠农民以工代劳等形式来完成。这时期,尚没有形成较明确的土地整治理念,土地整治目标具有明显的被动性特征,开发国有荒山、荒地、滩涂,主要是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土地的需求;治理采煤塌陷地,也是迫于塌陷造成的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应对。1997年以来,肥城土地整治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以与高等院校合作科研为技术支撑,主动探索,创新整治模式、管理方式、服务渠道,拓展了土地整治内涵,发挥了土地整治的多重功能,保障了土地整治目标的实现。
1.4.2 从单一目标向服务全局转向。1997年以后,从外部环境看,国家“土地整理”概念逐步明确,目标以补充耕地、维护占补平衡为主。从肥城市自身看,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土地计划指标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该时期肥城土地整理理念和目标相对单一,以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经济发展用地为主要目标。随着“以城带乡、以工补农”阶段的到来,肥城主动调整土地整治服务视野,在整治采煤塌陷地、建设基本农田示范区的同时,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试点,推动区域综合整治,以统筹城乡、服务区域“三生”、助力新农村和新型社区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服务宗旨,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1.4.3 从硬性工程向民心民意转向。我国土地整治实行项目运作模式,项目由上级审批、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每个项目都成了政治任务。在初期的项目实施中,尤其注重土地平整、水电设施、道路林网等硬性工程内容,实施中不免会采取简单粗放、硬性推动的做法,甚至出现依法遵规但不合民意的现象,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效果受到限制。针对此类问题,肥城市加强群众全过程参与,及时收集民意,合理建议融入规划和实施过程,不合理意见做好解释工作,做到群众“事前同意、事中愿意、事后满意”,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土地整治项目的顺畅进行[12,14]。
2 土地整治的经验特色
在土地整治实践中,肥城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土地整治的基本经验和区域特色。
2.1 土地整治成效
1998~2014年,肥城市实施由国家、省、市级立项的各类土地整治项目616个,总投资75 031.0万元,整治总规模29 374.81 hm2,在以下7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累计新增耕地4 373 hm2,连续6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二是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农业生产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配套。三是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改造中低产田6 827 hm2,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2个等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4年全市比上年新增粮食58.43万t、蔬菜223.32万t,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 440元。四是奠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17万hm2,达到省内同等条件下基本农田最高水平,促进了农业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形成“两菜一粮”、有机蔬菜、肥城桃、干鲜果品、速生丰产林“5个10多万亩”的特色种植格局,构建起5条农产品加工体系,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08家,流转土地1.1万hm2。五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解决了建设用地指标不足问题,保障了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六是改善了生态环境,农田林网、社区绿化为生态提升做出重要贡献,201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3%,生态农田、生态社区不断增加。七是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拓展了城乡发展空间,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壮大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2.2 土地整治的基本经验
肥城市土地整治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一张蓝图、两个统筹、三类项目、四套模式、五项制度、六个到位”[23]。
2.2.1 “一张蓝图”绘山河。肥城土地整治坚持“多规衔接、前后衔接”,以一张规划蓝图进行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总控制,保障了土地整治工作有序、健康、顺利开展。规划编制不仅依据肥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泰安市土地整治规划等上位规划,而且加强与肥城市城镇体系、交通、水资源保护、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和旅游发展等规划的横向衔接。规划修编则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利用需求,分期编制,各期规划前后衔接,规划内容和标准不断延伸和深化。科学完善的土地整治规划成为土地整治项目申报立项、工程实施和后期管护评价的统领和依据。
2.2.2 “两个统筹”建城乡。肥城市注重发挥土地整治统筹作用,促进了城乡建设,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一是城乡统筹。统筹调控和优化配置城乡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化解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缺土地、农村缺资金”的矛盾,提高了城乡建设用地的综合效益,利用节余土地发展二、三产业,吸纳产业转移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保障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三生”统筹。农用地整治中,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统筹,为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创造条件;结合路林沟坡预留生命廊道,构建优美农田景观。农村居民点整治中,“三生”并重,根据农村传统传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经济支付能力等,确定不同安置方式;根据农业生产特点,设计储藏室、养殖区及蔬菜种植区;根据现代生活需求,在社区配置卫生室、超市、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公园、广场,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2.2.3 “三类项目”整田地。肥城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在土地整治中根据市域内低山、丘陵、平原、涝洼4种地貌类型和采煤塌陷、城乡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分大类实施整治项目。一是土地整理项目。在中部低山丘陵区改造中低产田,在康汇、汶北平原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在北部工矿塌陷区综合治理、高效利用。二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在12个镇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革新生活方式,加速城镇化进程。三是区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发挥整治多重功能,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2.2.4 “四套模式”创新路。肥城市根据不同项目类型特点,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创建了4套整治模式。一是采煤塌陷地治理以综合效益为核心形成7种模式:常年积水区立体开发模式、季节性积水区台田鱼塘模式、塌陷变形地高效观光农业模式、粉煤灰充填覆土造地模式、表土剥离回填模式、稳沉地建设利用模式、旅游开发模式。二是挂钩复垦安置以赢得群众满意为核心形成4种模式:社区集中安置模式、集中供养安置模式、村集体盖房安置模式、以房换房安置模式。三是基本农田整治以规模高效为核心形成“七个高标准”建设模式:集中连片程度高、田块平整规整度高、水利设施配套程度高、田间道路通达度高、农田林网防护等级高、农田健康程度高、农田景观美化度高。四是农民参与以群众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形成5种参与模式:参与施工、参与招投标、参与监管、参与验收和维护、“村民自治、以补促建”。
2.2.5 “五项制度”立规范。近年来,肥城市建章立制,形成了项目管理制度、部门联动制度、质量控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5大项20余件规章制度,在项目全过程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规范操作,确保了项目依法依规运作实施。
2.2.6 “六个到位”好服务。在土地整治中,肥城市做到前期准备到位、规划设计到位、管理服务到位、工程监督到位、后期管护到位、公众参与到位“六个到位”,有效地服务了土地整治全过程和相关利益主体。
2.3 土地整治的区域特色
2.3.1 历史传承根基牢固。肥城土地整治历史悠久,源于先农,上追夏商,兴于汉魏,承于元明,盛于新中国。周氏族早期首领公刘,在择地整田时首先考察水源。周代商后重视农耕,自然也把整田治水之法发扬光大、传承后世。肥城整田治地传统源远流长,敬地惜地思想传承至今,根基牢固,也助其在新时期土地整治创造了辉煌成就。
2.3.2 资源供需合理匹配。肥城在土地整治中统筹考虑当地资源禀赋、地貌差异、现状条件和用地供需矛盾,分类实施整治项目,技术模式、实施措施针对性强,整治成效突出、综合效益显著。肥城实践也证明,土地整治只有做到资源供需相互匹配,才能适应城乡、工农需求,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3.3 模式多样效益优先。肥城土地整治探索起步早,采煤塌陷地治理时间长,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整治模式。在模式选用上,坚持因地制宜、多方论证,筛选最适整治模式,力求实现最佳效益。
2.3.4 内修外鉴技术提升。多年来,肥城市对内加强土地整治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同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土地整治技术研究,取得诸如塌陷地粉煤灰充填覆土造地技术、旧村址表土剥离回填复垦技术、梯田沟坡防护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成果,应用于整治实践;对外广泛借鉴,如德国土地整理村庄革新、韩国新村运动,江苏昆山、安徽金坛、广西龙州等土地整治经验,提升了整治技术水平,确保了工程质量和综合整治效果。
3 土地整治的未来走向
3.1 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农业生产面临“双重挤压”,农业基础地位仍需继续强化,农业竞争力亟需不断提高,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增大。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重大挑战。同时,城镇化深入发展,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新农村建设面临新问题。
土地整治作为破解城乡发展土地难题的“金钥匙”、农业现代化的催化剂、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平台[4-8,24],面对新常态,必须要有新作为。
3.2 土地整治问题与机遇
3.2.1 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1)土地整治理念亟需更新。尽管肥城土地整治理念实现了“三个转向”,但仍处于以规模为标志的粗放整治阶段,整治理念尚未形成科学的系统,与面临的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整治的内涵、外延、功能、效果都需不断拓展,以理念为先导,引领土地整治持续发展。
(2)高新技术应用有待加强。肥城市土地整治中虽然采取了一些先进技术措施,但与科技的发展不相适应,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匹配,甚至一些较成熟的技术,如激光精平、表土剥离回填等技术也未得到普及应用。今后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应用整治质量实时监控、整治后土地质量监控预警等高新技术,提升土地整治质量和整治后土地利用有效性。
(3)公众自主参与尚待深入。肥城在公众参与方面已经取得一些经验,创造了全程参与模式,但土地应用主体的深度参与还相当有限,整治工程“民定、民建、民用、民管”尚属试点,今后应继续加强探索,实现整治由“土地主人说了算”。
3.2.2 土地整治面临的机遇。
(1)政府重视。政府对土地整治高度重视,作为“一把手”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不仅成立管理服务机构,而且给予资金、人力物力支持。目前土地整治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投资,在过去已投入的土地整治资金中,国家、山东省和泰安市3级财政投资占比89%,肥城市本级财政自筹占比达11%。
(2)群众支持。土地整治最终受益的是项目区群众,多年的整治实践证明,群众对土地整治十分支持,这也是土地整治得以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3)发展需求。未来一个时期,肥城市现代农业要发展,需要规模连片、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新农村建设,需要拆旧建新、改善设施条件;城乡一体化、三大产业融合,需要土地、资金等要素合理运筹,等等。在这些发展中,土地整治都可以大有作为。
3.3 土地整治未来走向愿景。面对未来发展,土地整治任重道远。今后一个时期,肥城市土地整治将面向城乡一体化,紧密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核心,整合运用高新技术,创新实施模式,实施精细整治,提升整治工程质量,发挥整治综合功能,促进实体整治与产权流转结合,深度推进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富美肥城。
3.3.1 革新土地整治理念。认清土地整治发展阶段,主动促进土地整治从以规模覆盖为标志的粗放整治阶段向以技术运用为标志的精细整治阶段转变,从“就整治论整治”的局限转向服务土地利用大循环,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服务总目标,以“三生”为核心,以整合运用高新技术为抓手,提升整治工程质量,发挥整治综合功能。
3.3.2 整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土地整治科技创新,围绕整治规划立项、工程质量实时监管、土地质量监控预警、效益评价反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建立全程技术创新运用体系。探索运用土壤紧实度监测、墒情监测、旱涝预警与水肥自动调节等新技术,推广普及激光精平、表土剥离回填、废弃物无害化充填造地等成熟技术,全面提升整治技术运用水平。
3.3.3 创新土地整治模式。“整分”结合,探索创新土地整治模式。“整”,即全过程整体实施模式。探索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集体)、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大户、农民)为主体的土地整治实施模式,还整治权利于民,全面实现其决策权、实施权、受益权。“分”即分阶段、分类别实施模式。探索规划决策、资金筹措、施工组织、整后管护等“分体”实施模式,吸引社会投资,推广“村民自治、以补促建”,使用管护与收益绑定,充分发挥土地整治效益。
3.3.4 深度推进产业融合。大力开展农用地整治,以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为载体,建设成方连片高标准基本农田,合理引导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以惠民、富民为宗旨,以有机、生态为特色,以生态粮食、有机蔬菜、绿色肥桃为品牌,充分发挥农田多重功能,粮、菜、果合理布局,种、养、加一条龙衔接,深度推动现代产业融合,创建高效农业示范区。
3.3.5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服务目标,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整治。按照构建“一核四片区”空间格局的要求,有序开展老旧住宅小区、“城中村”及周边村庄改造和老工业用地土地用途置换,推进中心城区土地有机更新。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明确定位”的原则,加快城镇土地整治,推进各镇驻地按城市社区标准建设。鼓励农民进城兴镇、置产兴业,为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空间。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吸引整合周边村向社区中心村集中。合理安排农村社区产业发展用地,推进畜禽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居民就地就业、多元化增收。
3.3.6 建设“桃都”生态文明。肥城资源特产丰富,肥城桃驰名海内外,被称为“中国佛桃之乡”。为保护肥桃这一独有的宝贵资源,发扬文化,要因地制宜加强土地生态整治,建设土地生态文明。平原区加强农田林网、生态廊道、水系净化建设,低山丘陵区继续强化沟坡生态防护、水土流失治理,采煤塌陷区和矿山矿场突出生态恢复、渔粮或渔林结合构建立体生态景观,城乡生产居住区推进生态人居建设和生态景观建设,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
[1] 王万茂.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J].中国土地科学,1997,11(9):62-65.
[2] 高向军.土地整理理论与实现[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3] 鹿新社.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1-5.
[4] 王世元.认清新形势 明确新任务 努力开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新局面[J].国土资源通讯,2006,19(10):38-42.
[5] 徐绍史.切实搞好土地整治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J].中国土地,2011,30(10):1.
[6] 姜大明.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02-12.
[7] 郧文聚.我国土地整治的实践创新与理论进步[J].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1-6.
[8] 张川,余建新,郑宏刚,等.基于系统工程和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体系框架构建[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5):255-263.
[9] 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10] 严金明,夏方舟,李强.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1-9.
[11] 陈秧分,刘彦随.农村土地整治的观点辨析与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93-96.
[12] 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考察团.关于赴安徽、山东省考察农村土地整治情况的报告[J].国土资源通讯,2010,10(8):39-42.
[13] 杨晓琳,丁军.肥城市土地综合整治实践探索[J].山东国土资源,2010,26(3):40-43.
[14] 肖光强,李新举,胡振琪,等.土地整理成功度评价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304-308.
[15] 李广泳,王数,安萍莉.矿区地质条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取的影响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2):70-74.
[16] 曹步山,王京南,齐元栋,等.肥城煤矿区的地面塌陷及其治理[J].中国水土保持,1992,13(11):16-17.
[17] 中共肥城市委,肥城市人民政府.肥城文化揽胜[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18] 李学勤.遂公盨与大禹治水传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01-23.
[19] 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0] 张世培.肥城县志(清末-1987)[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1] 殷玉琴,张雷,常玉会.山东田山肥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践初步分析[J].地下水,2010,32(6):93-94.
[22] 邵俊生.肥城市志(1988-2002)[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
[23] 王瑷玲,高明秀.土地整治 富美肥城[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5.
[24] 高明秀,赵庚星.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模型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5):82-87.
Path Exploration, Empi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Trend of Land Consolidation at County Scale—Taking Feicheng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AO Ming-xiu1,2, WANG Ai-ling1,2*
(1.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Soil and Fertilizer, Tai’ an, Shandong 271018;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 an, Shandong 27101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um up experiences and concise characteristic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land consolidation (LC) at county scale, by havi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path, exploration process, and b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with Fei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Field survey method, integrated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system analysis method were employ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C of Feicheng Cit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hich has a firm found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standardization, scientific of LC was accompanied by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stitution and legal system. LC of Feicheng City achieved “three steering” of ideas and seven benefits, formed six experiences and four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uture, LC should be geared to the needs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centre on the core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closely, to renovate the ideas, integrate high technology, innovate the patterns, and enhance LC project qua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 of LC should be exerted fully, to promote modern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by combining LC with land property transfer. It is concluded that Feicheng City’s LC is a microcosm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trend vision of which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regions.
Land consolidation; Path exploration; Empirical characteristics; Future trend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十二五”时期土地整治公众参与评估项目(2015-01-1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3DM006);肥城市土地整治研究项目(20131201)。
高明秀(1971- ),男,山东青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等研究。*通讯作者,教授,博士,从事土地整治、规划及评价研究。
2015-11-18
S 28;F 320.2
A
0517-6611(2015)35-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