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清之际史学方面的转型——以顾炎武为例
2015-12-18金海峰
浅析明清之际史学方面的转型——以顾炎武为例
金海峰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史学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并且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这一先进的生产方式。繁荣的社会经济催生出具有启蒙色彩的社会文化思潮,中国传统史学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转型的变化。
[关键词]明末清初;顾炎武;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历史观
[收稿日期]2015-04-12
[作者简介]金海峰(1988-),男,山东济宁人,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8.249
一、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
(一)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各个方面的革命性的变革。它是整个社会的全面改变,是社会整体系统从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的转变。传统社会近代转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人文理性化、生活上的城市化等。明末清初的中国社会出现了近代转型,这一时期,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经济方面,从明朝中期开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这一时期继续向前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逐渐向工业化转变。政治方面,明朝中后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生深刻的变化,内阁权利继续扩大,皇权被相对削弱,东林党、阉党、楚党、徽党……等一个个不成形的“政党政治”这时期出现了;阶级关系上,已经出现了具有近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萌芽的新型劳资关系,“雇工”与“雇主”之间建立起了以经济契约为纽带的新型雇佣关系。社会思想文化方面,许多思想家的思想锋芒达到了“民权”高度;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出现了“西学东渐”。
从14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70年代,这300多年的史学研究史,是明代史学的发展时期。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因素,并促使中国传统史学进入了一个转型发展期。这一时期,延续数百年的程朱理学走向没落,经史考据之实学思潮兴起,并且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潮。它的主要特点是:力倡务实之风,反对空谈心性;重实证,讲求经世致用。[1]尤其是在明朝灭亡后,1644年,明朝为清朝“夷狄”所取代,这一致命的打击使许多亲身经历这场巨变的士大夫进一步认识到理学话语的陈腐和危害,他们严厉指斥理学见地荒诞,背叛儒学真谛,最终导致明末的社会大崩溃。[2]这一天崩地塌的社会剧变,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启蒙思想应运而生,这在中国思想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转变。顾炎武作为明清之际的“三大家”之一,他在史学方面的认识,反映和促进了这一时期史学的转型。
二、顾炎武的史学认识
(一)顾炎武其人
顾炎武(1613—1682),明朝南直隶昆山人,本名绛,字忠清、宁人;南都败后,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他为亭林先生。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一生著作丰富,主要著作有《肇域志》100卷,《日知录》32卷,《天下郡国利病书》120卷,《音学五书》38卷,《历代帝王宅京记》20卷,以及后人编成的《亭林诗文集》。其中,《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集中反映了他的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日知录》是他学术思想的代表作,汇聚了他数十年的学术心得和研究成果。
(二)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1.去理学、重实学的史学思想
理学是由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建立,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到了明朝中后期,理学走向没落,越来越成为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思想障碍。白寿彝先生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急剧变化,到了晚明前后,已经出现了一股崇尚实学的潮流。”[3]顾炎武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在对理学的批判中,建立了他的“修己治人之实学”。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是顾炎武实学的根本原则。“博学于文”,就是从礼制、音乐到人类全部文化都属于学习的范围;“行己有耻”不仅是立身做人要有廉耻,而且主要是指对天下兴亡要有责任感,拯救百姓于水火。“行己有耻”而又“博学于文”,那便是“修己治人之实学”。[4]
顾炎武的实学,原动力来自他“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初旨在于掌握“经生之术”,这种“术”本质上是他为拯救国家所要掌握的济世经邦的实际本领。他对于明末不务实学、空言心性的风气提出批评,尖锐的揭露出这种恶劣学风的危害性是导致亡国的重要原因。
2.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明清之际朝代更迭、社会剧变,史学受此影响也有了新的面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世致用思想在史学上的反映。明清之际的史学经世致用思想发展到了中国古代史学的高峰,而这个时候的历史批判意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与深入的程度,表现出了古代史学的嬗变趋势。[5]
顾炎武的史学,就是经世之学。他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他认为文章应有益于天下,有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6]
他把史学作“经世”之用,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引古筹今”,来解决现实的社会危机。在其著作中,许多内容都突出表现了他关注社会现实、经世致用的思想意识。《日知录》是一部史学专著,全书囊括了经济、政治、学术文化、民土风情等与现实息息相关的各方面,论史谈政,引古筹今,针砭时弊,集中体现了这种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3.早期的启蒙思想
顾炎武出生于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之际,这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向近代缓慢转变的开始阶段。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在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上近似于欧洲启蒙运动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顾炎武便是当时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顾炎武以天下为己任,志在四方。他要求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改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更是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启蒙思想。
顾炎武的启蒙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把儒家的“仁道”思想与当时社会日益流行的自私自利的市民价值观协调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仁道观,那就是“仁寓于私”,这种新儒学思想的实质把“仁道”解释得合于人之“常情”,而不是崇尚“私情”,从而使儒家的“仁道”获得新的生命力,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发展和弘扬。
在国家治理上,顾炎武反对“人君独治”,主张实行“众治”。一方面,扩大地方自治权,建立“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新体制;另一方面,限制政府行政活动范围,发挥天下宗族和家庭的作用。他认为,这样可以将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以克服由政府“独治”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他的这种“公天下”的启蒙思想,对当时及后来人们的思想启蒙产生了重要作用。
(三)顾炎武的史学方法
1.重考据与实证的史学方法
顾炎武最具特点的史学方法是“考辨史实真伪的多重证据法”。 梁启超在对其考证方法总结时说:“论一事必举证,尤不以孤证自足,必取之甚博,证备然后自表其所信。其自述治音韵之学也,曰:‘……列本证,旁证二条。本证者,诗自相证也。旁证者,采自他书也。二者俱无,则婉转以伸其音,参伍以谐其韵……’(《音论》)此所用者,皆近世科学的研究法。乾嘉以还,学者固所共习,在当时则顾炎武所自创也。”[7]
顾炎武“多重证据法”的提出和运用,在中国传统史学上具有革命、创新的意义。顾炎武的考据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探讨事物的源流,研究事物的发展,从事物的历史发展中间考察出“异同离合之指”;[8]广泛收集证据,既有本证又有旁证;既重视原始的材料,又重视对史料的鉴别。
顾炎武的考据绝不是为了考证而考证,他的考据学是联系当世实际的,是为了他的经世致用思想服务的,这是他与后世乾嘉时期考据学风的最大不同。他的考据是为史学目的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史书上不能解决的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据事直书”
顾炎武主张历史事实是怎样的,就应该怎样书写,反对以政治伦理的原则凌驾实事求是原则,倡导史学研究的价值中立原则。他反对以门户偏见去剪裁历史,反对利用主观意识的褒贬去决定历史事实的书写。
顾炎武在饱览群书后发现许多历代官修史书的作伪,他在《日知录》中揭开历代官修历史的作伪。如顾炎武认为,史书至今仍说三国时期的三国为“魏蜀吴”,其实这一个说法不符合史实,他认为这是陈寿为了谄媚当权的司马氏集团而造出来的。他在《日知录》卷二十四《主》中作了详细的论证,证明刘备于蜀称帝,其国号是“汉”,不是“蜀”;刘备是称帝,不是称“主”。陈寿为了谄媚司马氏集团把刘备的国号“汉”改为“蜀”,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
据事直书是史学的生命,在史学研究中,必须重视历史的真实性。对历史学家来说,如何看待孔子所作的《春秋》是史学研究中一个关键问题。顾炎武严厉斥责自孟子以来治《春秋》者所杜撰的“《春秋》笔削大义微言”的传统,力图把《春秋》还原为一部“阙疑之书”、纪实之书,把《春秋》的史学方法还原为“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的纪实方法。[9]
(三)顾炎武的历史观
1.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人文启蒙史观
顾炎武认为,人民享有天下之公权,君主是天下公权的执行者,从公卿大夫到一命之官都是协助君主分权治事的。他认为,自秦以后,权力尽归皇上一人,皇帝“独治”天下,结果导致社会日益黑暗,民不聊生。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削弱君权、提升民权。
顾炎武主张“公天下”,反对极端的君主专制。“公天下”,就是要求君主不要将天下看作“一人之天下”,要君主要有为天下万民的公心。他的这一主张受到后人,特别是清末士人的大力推崇。严复被梁启超称为“近代输入欧化之第一人”,他对顾炎武的这一思想赞赏有加,他认为顾炎武的这一思想与西欧近代民主政治的理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顾炎武这种反对君主独裁,变“独治”为“众治”的民主思想促进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启蒙,反映了当时的史学转型,对当时的史学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他认为历史的发展与否取决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决定能否协调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则取决于专制君主的作为,故他的历史观仍没有脱离古代英雄史观的特点。
2.“经世致用”的经世史观
明末,农民起义蜂拥四起,关外满洲贵族不断叩关,明王朝的统治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面对内忧外患,顾炎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他立志学习经世之学。在《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著作中,他记录下了沿途各地的水利、兵防、税赋、物产、疆域形势等资料,并加以论证分析,希望能对经世治国有益的启发。他的《日知录》也反映了这种经世史观,其大致内容可分为三类,经术、治道、博闻,治道是其核心,学问要经世致用。
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更为突出的是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响亮口号。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而是指广大中国人民的生存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天下本就是大家的天下,国家也是大家的国家。每个人都有责任思考天下兴亡之事,做官的要以为官之道来为天下负责做民的要以为民之道为天下负责。因此,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三、史学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历史认识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对历史上人类活动的正确认识,是对客观历史面貌的真实反映,是对历史客观联系和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能够帮助人类运用客观历史规律制定实践活动的计划和方向。只有这样,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会有正确理论的指导,避免盲从。史学作为对历史的认识,对社会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史学自产生以来,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都在追求一个目标,那就是透过历史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探索历史的因果关系,进而从这种总结、探索中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这也是人们对历史学所寄予的期望。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一阶段当中的历史学家们,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时局,反思沉迷心性、维护“道统”的传统史学,在历史中探求解决社会现实之道。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思考社会问题,重视对古代文献、历代典制、天文历法、地理沿革、风土礼俗等方面的考证,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猛烈批判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命题,主张国家治理由“独治”到“众治”。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们的这些史学观点,既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也对当时的社会转型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有利于开启民智、促进思想启蒙。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明末清初的史学处于一个由理学向非理学的转型,由空谈心性向“经世致用”的转型,这种转型是封建史学的内部范型的转变,不是由旧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型。[10]
[参考文献]
[1]林金树.中国古代思想史(明清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295.
[2][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M]. 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5.
[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五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6.
[4]冯契著.陈卫平缩编.中国哲学通史简编[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1991.252.
[5]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五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4.
[6]顾炎武.日知录[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29.
[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8]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5.
[9]许苏民.顾炎武史学思想新探[J].学习与探索,2003,(6):121.
[10]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84.
[责任编辑: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