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5-12-17薛玉梅
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尤其在北方,玉米是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也是关乎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然而,近年来,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玉米病虫害进行控制。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措施,供生产实际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61
1玉米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1.1蓟马
蓟马是玉米苗期主要发生的虫害,成虫、幼虫均可为害,蓟马会吸食玉米叶片汁液,并会释放出毒素,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蓟马的为害盛期是6月中下旬,此时玉米为3~5叶期,如果蓟马为害玉米叶片,会造成叶片点状失绿,呈现银灰色斑,严重时叶片扭曲变形,影响其生物功能。如果心叶被严重破坏,则会造成多个分叉,不能结穗,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防治方法: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45毫升,或40%氧乐果乳油10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要经常查看玉米秧苗,一旦发现蓟马,及时喷药,喷药时要重点喷洒到心叶内。
1.2粘虫
玉米粘虫是一种能够远距离迁飞,具有“暴食性”的害虫,主要以幼虫吃食叶片进行为害,被粘虫为害的玉米,轻者叶片缺刻,重者叶片全无只剩叶脉,对玉米造成严重危害。粘虫成虫一般潜伏在田间和草丛中,夜间进行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一般聚集在心叶内或叶片背面。据观测,粘虫成虫发生盛期在5月底,据此预计6月中旬则是幼虫发生的盛期。粘虫的食性较杂,玉米、大豆、花生、蔬菜、花卉等均会受到粘虫的侵害,因此,要注意进行综合防治。
防治方法:生物防治。用适量糖、醋、酒和敌百虫混拌均匀放入盆中或用草把浸入此混合液,对粘虫的成虫进行诱杀,或者用黑光灯对成虫进行诱杀。在低龄幼虫期也可以使用生物制剂灭幼脲1~3号200ppm进行防治,这种生物制剂安全有效,同时也不会伤害天敌;化学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48%勒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化学防治要掌握有利时机,最好在幼虫3龄前,防治效果较好。
1.3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又叫钻心虫。主要通过取食心叶、叶片、钻食茎秆、幼穗等方式进行为害,也就是说玉米螟虫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对玉米造成危害,因此,要加强防治。
防治方法:消灭越冬虫源,降低虫害基数。玉米螟的越冬幼虫抗寒力较强,冬季的严寒对其不会造成伤害。因此,要在越冬幼虫羽化前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将越冬幼虫喜待场所,如玉米、高粱秸秆,在幼虫羽化前进行砸碎堆沤,是消灭越冬虫源的有效措施。生物防治:一是使用白僵菌颗粒,将适量白僵菌孢子粉与过筛的煤渣混拌均匀,撒于玉米的心叶中进行防治。二是释放赤眼蜂,一般观察幼虫羽化率达到20%左右时,即可释放赤眼蜂,一亩放蜂15000~30000头,每亩设置5~10个放蜂点;化学防治:每亩1.5%辛硫磷颗粒剂1.5~2公斤撒施于玉米心叶内防治玉米螟效果较好,或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雾于玉米心叶内。玉米螟的化学防治要在心叶末期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2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2.1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间均可发病,以抽穗期表现明显。受害部位会出现大小不同的瘤状物,大的直径可达15厘米,小的仅1~2厘米。一株玉米可以产生多个病瘤。玉米的根、茎、叶、叶鞘及玉米穗均可受害。一般叶片和叶鞘的瘤状物较小,茎和穗上的瘤较大。病瘤的表面最初呈白色、淡红色,而后逐渐转变为褐色的薄膜,最终薄膜破裂,散发出褐色粉末。一般小的病瘤不会产生粉末,大的病瘤才能产生。一般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氮肥使用过多,湿度大,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在播种时用20%的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用杀菌剂对土壤和粪肥进行灭菌处理。
2.2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生严重时也会为害苞叶和叶鞘,病斑呈现褐色,呈长梭形,湿度大时,在病斑上可出现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生物防治。选择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化学防治。发病初期使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每亩用量为50~75公斤,每隔7~10天防治一次,共进行2~3次即可。
2.3玉米小斑病
从玉米苗期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生。发病是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期呈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而后逐渐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发生严重时会造成叶片枯死。玉米小斑病以玉米抽穗时最易发生。湿度较高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防治方法:生物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50~75公斤,隔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作者简介:薛玉梅,硕士,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玉米育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