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长春市双阳区农区鼠害发生情况

2015-12-17姜丽艳刘立春吴桂丽刘振铸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监测

姜丽艳+刘立春+吴桂丽+刘振铸

(1.长春市双阳区云山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2.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农业站;3.长春市双阳区农业综合执法队,吉林长春130600)

摘要:通过鼠情监测,了解双阳区农区鼠害发生动态,为适时统一灭鼠提供依据。2014年鼠情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

关键词:农区鼠情;监测;预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S44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58

双阳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东南部,距离长春市区46公里,现有农作物种植面积9万公顷,以玉米和水稻为主。害鼠不仅传播疾病,而且一年四季对作物造成危害,其危害损失率达5%~40%,一些地区农田鼠害已大大超过主要病虫危害损失的总和,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1]。为了解害鼠发生情况,笔者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鼠情监测,为适时组织统一灭鼠提供依据。

1监测区要求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田、农舍两种生境类型进行调查。农田监测范围不小于60公顷;农舍不少于50户。2监测时间

4~10月每月监测一次。

3监测方法———夹夜法

3.1调查工具

规格为150×80毫米大型铁板夹。

3.2调查饵料

生花生仁。

3.3置夹时间

每月5~15日,选择晴朗天气,傍晚放置清晨收回,雨天顺延。

3.4置夹数量

每月在各生境类型分别置夹200个。

3.5置夹方法

农舍以房间为单位,15平方米以下房间置夹1个,15平方米以上每增加10平方米增加鼠夹1个,置夹重点位置是墙角、房前屋后、畜禽栏(圈)、粮仓、厨房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农田采用直线或曲线排列,夹距5米×行距50米或夹距10米×行距20米,特殊地形可适当调整夹距。置夹重点位置是田埂、地埂、土坎、沟渠、路旁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鼠夹应与鼠道方向垂直。

4监测内容与预测分析

4~10月实施监测,每月的5~15日在监测区域投放鼠夹,总计监测7次。每次对捕获的害鼠进行鼠种识别;害鼠发生级别分析;对优势鼠种害鼠解剖,掌握鼠种年龄结构及繁殖特征,进而预测害鼠种群的发生动态。

4.1鼠种类

根据害鼠的形态特征,对捕获的害鼠进行鼠种分类,从监测结果看:双阳区目前农区鼠害主要以大仓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为主。

4.2鼠密度及鼠种组成

4.2.1鼠密度监测结果表明:农田放置有效鼠夹为1382个,捕获害鼠121只,农田鼠密度为8.76%,中等发生[2];农舍放置有效鼠夹为1381个,捕获害鼠130只,农舍鼠密度为9.41%,中等发生[2]。

双阳区农区鼠害为中等发生,从4月份开始随着天气转暖,繁殖速度加快,鼠害发生程度逐渐加重,农田8月份鼠密度达到10.10%的高峰,农舍7月份鼠密度达到10.05%高峰。4.2.2鼠种组成监测结果表明:农田鼠种中大仓鼠占52.07%,褐家鼠占27.27%,黑线姬鼠占19.83%,小家鼠占0.83%;农舍鼠种中褐家鼠占54.62%,大仓鼠占26.92%,黑线姬鼠占 16.92%,小家鼠占1.54%。

监测结果说明,双阳区目前主要鼠种为大仓鼠和褐家鼠,占发生鼠类的79%以上。

4.3优势鼠种年龄结构

对每次捕获的害鼠进行解剖,根据害鼠的体重和胴体重划分害鼠的年龄组成,结果为:农田优势鼠种为大仓鼠,捕鼠数为63只。其中,幼年组5只,占捕获鼠的7.94%;亚成年组13只,占捕获鼠的20.63%;成年Ⅰ组18只,占捕获鼠的28.57%;成年Ⅱ组24只,占捕获鼠的38.10%;老年组3只,占捕获鼠的4.76%。农舍优势鼠种为褐家鼠,捕鼠数为71只。其中,幼年组9只,占捕获鼠的12.68%;亚成年组17只,占捕获鼠的23.94%;成年Ⅰ组24只,占捕获鼠的33.80%;成年Ⅱ组18只,占捕获鼠的25.35%;老年组3只,占捕获鼠的4.23%。

监测结果说明,害鼠从幼年组到成年组发生比例逐渐增大,成年鼠种的数量占59%以上,为最高;老体数量占4%以下,为最少,双阳区的害鼠群体处于健康发育阶段。

4.4优势鼠种种群繁殖特征

通过对害鼠的解剖,识别害鼠的性别、受孕情况及胎仔数,进而预测害鼠种群的动态发生趋势,结果为:农田优势鼠种大仓鼠,雌鼠36只,雌鼠比例57.14%,孕鼠14只,怀孕率38.89%,平均胎仔数7.76只,雄鼠27只,睾丸下降鼠18只,睾丸下降率66.67%,种群性比(雌/雄)1.33;农舍优势鼠种褐家鼠,雌鼠39只,雌鼠比例54.93%,孕鼠11只,怀孕率28.21%,平均胎仔数7.62只,雄鼠32只,睾丸下降鼠17只,睾丸下降率53.13%,种群性比(雌/雄)1.22。

监测结果说明,成年鼠中雌鼠的怀孕率在28%以上和雄鼠的睾丸下降率在53%以上,平均胎仔数在7只以上,说明害鼠的繁殖能力处于高峰,加之群体结构处于健康发育阶段,因此双阳区乃至北方区域,要在春季播后苗前进行统一灭鼠,控制种群数量的剧增。

5监测数据处理公式

总(某鼠种分)捕获率(%)=总(该鼠种)捕鼠数/有效置夹数×100%[2]。

某鼠种中某年龄段鼠所占比例(%)=该鼠种该年龄段鼠数/该鼠种捕获数×100%[2]。

某鼠种雌鼠(雄鼠)比例(%)=该鼠种雌鼠(雄鼠)数/该鼠种捕获数×100%[2]。

某鼠种怀孕(睾丸下降)率(%)=该鼠种怀孕雌鼠(睾丸下降雄鼠)数/该鼠种雌鼠(雄鼠)数×100%[2]。

某鼠种平均胎仔数(%)=该鼠种总胎仔数/该鼠种怀孕雌鼠数×100%[2]。

参考文献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鼠类危害农作物主要在什么时期[A].农村灭鼠技术问答[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2.

[2]郭永旺,施大钊.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A].中国农业鼠害防控技术培训指南[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62-169.

作者简介:姜丽艳,中专学历,长春市双阳区云山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水土保持监测
交通运输部对ETC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二月全国互联网安全监测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奶牛酮病的监测及防治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伤害监测”牵手“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