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芽木嫩芽反季节栽培及茎皮的利用

2015-12-17史维东张增江张娟张卫东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8期

史维东+张增江+张娟+张卫东

摘要:本文介绍了龙芽楤木人工培育一年生枝条方法以及枝条的选择与处理,于冬季温室进行水培反季节生产山菜刺嫩芽技术。嫩芽采收后剥取茎皮,采用醇提—酸碱纯化法,齐墩果酸得率为2.13%。

关键词:龙芽楤木;反季节栽培;齐墩果酸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0823)

中图分类号:S64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66

龙芽楤木[(Miq.)Seem.]在4月~5月采摘的嫩树芽俗称刺嫩芽、刺老芽、刺龙芽,是山野菜中排名第一位的山珍,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食用方法多样,凉拌、蘸酱、煎炸(刺龙牙果子)、炒食或做清汤、腌渍、制罐头及做什锦袋菜等[1]。采割一年生枝条水培生芽是目前山区菜农反季节生产刺嫩芽的主要方式[2],嫩芽采收后枝条则成为废弃的副产物。而龙芽楤木根、茎、叶中均含齐墩果酸[3],有护肝、解肝毒、降糖、降脂、治疗胃溃疡、抗炎等功效[4]。本文分析了采菜后茎皮中齐墩果酸含量,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1龙芽楤木枝条的培养与采集

1.1龙芽楤木枝条的培养

4月上旬,将种子繁育的一年生种苗于茎基饱满芽处剪掉上部枝条,按株行距60×40厘米栽植,每栽两垄空一垄,便于田间管理和通风。待新生枝条长至10厘米左右时,每株保留1~3个枝条,其余的剪掉。以后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增加苗茎的选留,一般不超过6根/株。

1.2龙芽楤木枝条的选择与处理

在11月末采集辽东楤木枝条,选择茎粗在1.5厘米以上芽苞饱满、无病虫害健壮枝条采集。在茎基部留2个芽苞剪下,每30~50根捆成一捆,使枝条顶芽端整齐,向下在枝条长50厘米处将枝条剪齐,保湿备用。

2催芽槽的制作

在温室或大棚内南北向做槽,槽高25厘米,宽度1.0米,水培槽之间留30~40厘米宽的作业道,槽内铺1.5米宽的0.05~0.08毫米农膜,四周搭在床框上。也可用塑料盆、塑料桶作催芽容器,摆放在温室的作业道上。

3温室增温与催芽

装槽时间可根据棚内温度和采食时间确定,一般条件下应提前50~60天进棚,加盖防寒棉被增温,将枝条捆竖直放入畦槽内,1.2米可放入800~1000条枝条。枝条放满一槽,向槽内注水10~20厘米,温度在16℃~20℃时顶芽则破除休眠,开始生长,因此嫩芽生长期间环境温度最低在5℃,最高不超过20℃即可。水层中的氧气与枝条保鲜的关系密切,要每周换一次水,这样随着枝条体内水分的交换,氧气也能得到充分补充,室内每2~3天需要通风换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日照,不仅能合成碳水化合物,更重要的是能合成次生代谢物质。管理30~40天,根据枝条上幼芽发生情况及时调整摆放位置,以达到长势均匀一致。

4采收

出芽30~40天,芽长至15厘米以上可采收。只采顶芽,顶芽采摘后侧芽长到5~10厘米时可再次采收,如果用于长距离运输则用锋利剪枝剪从芽基部向下2厘米处剪下,包装上市。

5龙芽木茎皮中齐墩果酸的测定

剥取嫩芽采收后的龙芽楤木枝条茎皮,烘干,用药材粉碎机粉碎为提取材料,参照文献[5-6]方法,取供试材料10克,各分成3份,标号,各加入50毫升70%乙醇回流提取3次,1小时/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入浓硫酸使至15%,回流2小时,放冷过滤,弃掉滤液[4]。将滤渣多次水洗至中性,加入3%NaOH适量,调pH8~9,煮沸3次,每次煮沸即过滤,放冷烘干,得类白色钠盐粗品[5]。8倍量85%乙醇,0.5%活性炭回流脱色约40分钟,趁热过滤。于滤液中加入浓盐酸适量,调pH3~4,放置过夜,冷却后则大量析出齐墩果酸结晶,滤取结晶,用95%乙醇重结晶,过滤并收集结晶,母液再经浓缩后又可得到结晶,将结晶合并,用无水乙醇适量精制后,即可得到白色针状结晶齐墩果酸,于60℃真空干燥。结果龙牙楤木茎皮中齐墩果酸得率为2.13%。

6建议

龙芽楤木野生资源原本为亚乔木,因长期采菜,主芽、侧芽先后被掰掉,导致主干死亡,现已演变成小灌木,资源贮量至稀少程度,建议长白山区退耕还林地块的幼林行间、成林的林缘栽培龙芽楤木,定向培养一年生枝条,用于反季节生产。同时,龙芽楤木根系发达,可防止水土流失。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议与制药企业合作,在反季节生产刺嫩芽采收后剥取茎皮,用于提取齐墩果酸。

参考文献

[1]朱俊义,秦佳梅,等.长白山宿根山野菜反季节栽培技术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2]衣抚泉,刘美良.冬季刺龙芽无土假植技术研究初报[J].农业与技术.2000,20(05):49-50.

[3]宓鹤鸣,高玮,段纯厚,等.辽东楤木不同部位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01):41-42.

[4]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435.

[5]陈云生,周国华,等.从云南楤木提取齐墩果酸的工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01):43.

[6]宁兰,杨来秀,王亚辉,等.中药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0,(19):110.

作者简介:史维东,本科学历,通化市特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特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通讯作者:张卫东,本科学历,通化市特产技术推广站,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野生经济植物驯化栽培研究及技术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