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省多举措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建设

2015-12-17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跨省种业农作物

编者按:粮足天下安,种为农业先。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种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出台了《吉林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吉林省现代农作物发展规划(2012-2020年)》,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推进了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不断增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野五大体系冶

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

2015年,我省农作物种业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着力构建五大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农作物种业,进一步增强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确保农业生产供种安全、种子质量安全、品种种植安全和种子产业安全,切实推进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新型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

着力构建“五大”体系:一是科技创新体系。以省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等基础性、公益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性研究,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起基础性研究以科研教学单位为主体、商业化育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科研新体制。二是产业推进体系。进一步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重点支持吉林省平安种业、吉农高新和吉东种业等大型“育繁推一体化”骨干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打造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航母”。三是资金投入保障体系。通过整合现有专项资金设立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贴、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种业,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入股等方式,集聚资本,增强实力,扩大经营。目前,吉林平安种业正在谋划上市融资。四是人才支撑体系。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培养建立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科研拔尖和管理精英的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的种业人才培养基地,建立科研人员有效流动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五是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省市县三级管理体系建设,注重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和人员培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公正、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队伍,为净化种子市场秩序,保障种子质量和生产用种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提升野五个能力冶

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增添新动力

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种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载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要看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关键是看种业。 2015年,我省立足做大做强种业,从支撑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出发,着力提升“五个能力”。

(一)种子保障能力。一是种子生产能力。建立了省内和省外长期稳定的种子基地40万亩以上,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3亿多斤,保证了农业生产用种需要。二是种子贮备能力。建立了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年储备种子240万公斤,落实种子贮备经费340万元,提升了农业救灾备荒种子供应能力和市场调控能力,保证了用种安全。三是种子供给能力。按照“实行政企脱钩、健全管理机构、推进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种子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注册3000万元以上种子企业已达76家,注册亿元以上、农业部发放许可证的企业4家,进入全国信誉骨干企业50强的企业有2家。全省种子企业资产总额达101亿元,年销售额达40多亿元。目前我省种子企业不仅可以为省内提供良种,还可以为省外供种1亿斤以上。

(二)品种管理能力。一是开辟了品种审定绿色通道。为我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加快品种选育和推广步伐。二是完善试验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品种审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2014年共审定(登记)19种作物128个新品种,全省应用自育玉米种子已达到45%以上。三是在全国率先建立品种退出机制。目前我省已分9批次累计退出品种780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品种退出数量占审定数量52.3%。

(三)市场监管能力。坚持“属地监管、主体责任、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原则,全面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进一步净化全省种子市场,有效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保护了农民利益。据统计,2015年共检查种子市场3121个次,种子企业438个次,种子门店19271个次,取缔无证经营种子业户42家,查处案件143起,涉案金额330.76万元,没收种子10.531万公斤。

(四)质量检测能力。通过项目建设,全省已经建立了以省(部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为龙头,市级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为纽带,县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为基础的三级检测服务网络。年均检测种子样品能力达到15000余份,代表种子数量0.75亿公斤,有效地监测了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劣种下地。

(五)品种推广能力。通过广泛布局示范展示点,扩大品种试验容量,加大品种筛选和示范展示力度,加快了新品种推广步伐。全省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比上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今年全省玉米、水稻、大豆、高粱参试品种达1435个,比2014年增加了19.3%,并在全省63个新品种示范展示点共展示名优农作物品种近300个。endprint

创新野五种机制冶

助推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省种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培育和推广了一大批优良品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作用十分明显。但必须看到,我省种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整体水平还不高,种子企业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比较弱,种业还不能充分发挥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因此,我省必须全面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加快健全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筑牢种业发展根基,助推种业快速发展。

(一)创新品种审定机制。一是出台了新的《吉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试验管理办法。二是科学确立品种评价指标,进一步完善品种试验标准。三是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实现了统一编码和种子包衣、统一DNA指纹检测、统一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统一田间鉴评、统一收获测产、统一品质检测“六个统一”。四是建立审定品种退出机制。五是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

(二)创新市场监管机制。一是建立种子产销省际联合执法机制,率先在全国实行“跨省联检”机制。二是建立入户倒查机制。三是建立品种信息公示机制。四是建立种子管理基础工作规范机制,在全省实行了“五统一”的工作模式。

(三)创新基地建设机制。按照“优势区域、企业主体、规模建设、提升能力”的原则,积极引导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长期租用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长期稳定、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子生产基地,提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我省在新疆、甘肃等地建立长期稳定良种繁育基地25万亩。同时,加强海南南繁基地建设,缩短杂交种子繁育周期,加快良种繁育步伐。

(四)创新质量全程监管机制。一是开展种子田苗期、花期质量检验。二是开展冬季入库种子质量企业检查。三是开展春季种子质量市场抽检。四是开展种子质量海南种植鉴定。五是健全种子监督检验网络。

(五)创新种业发展扶持机制。设立种业发展基金,全力扶持种业发展。2013年我省在全国率先设立5000万元的种业基金,加大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投入。2014年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正式列入省级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率先研究利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与建行、基金公司按照比例,扩大资金规模,通过市场化运作,以股权或债权投资形式,建立吉林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将资金滚动使用,支持、促进种业发展壮大。

种子行业执法频出新招

野跨省联检冶又成全国新亮点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步伐不断加快,种子监管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监管要求越来越高,监管难度越来越大,监管责任越来越重。多年来,我省种子执法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先后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品种退出、入户倒查、执法信息公开等机制。这些创新性的工作,为全国种子执法工作开创了先河、积累经验,多次受到农业部领导的表扬。

近几年,随着我省制种基地大面积向西北转移,全省80%以上的玉米种子来源于甘肃、新疆等地,为从源头把握种子生产质量,我省在全国又率先推行了跨省联合检查机制。先后与甘肃、新疆、内蒙等地签订了省际联合执法协调配合协议,在重点开展种子生产基地联合检查的同时,还在信息交流、跨省案件线索通报、跨省案件协查、跨省联合办案等方面进行全面协作。年初,我省与甘肃省交流跨省种子案件线索200余条、互发案件协查函10余份。7月初,由农委领导带队组成跨省种子生产基地联查组,会同新疆、甘肃等地农业部门,重点开展我省种子企业在两地的种子生产田花期质量检查和真实性抽查。目前已联合检查两省12个种子生产基地,代表种子田面积约20万亩,占省外基地总面积的50%,涉及我省主推品种近30个。在全国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农委李国强主任代表吉林省做典型发言时,介绍了我省“跨省联检”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的高度评价。(省种子管理总站供稿)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省种业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川渝人社数十项业务实现“跨省通办”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跨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者保驾护航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