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2015-12-17唐晓峰
唐晓峰
长城是中国地图上一项特别的内容,在地图上出现的频率之高,几乎与名山大川无异。今天我们已经习惯地认定中国的地图上就应当有长城。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或许在最初修筑长城的年代就开始了。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如《华夷图》、《地理图》、《历代地理指掌图》等。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地图上都画上了长城。宋人画长城固然是因为长城遗迹犹在,长城的故事也早已深入人心,但考虑到宋代北方的形势再仔细查看一下宋人的地图,就会发现宋人画长城还有一些特殊的观念上的意义。
《华夷图》是刻在一块石版上面的,石版的另一面还刻有一幅《禹迹图》,两幅图为同一年所刻。《禹迹图》先刻在石版正面,《华夷图》晚刻3个月,刻在背面。《禹迹图》与《华夷图》虽然大体上是同时刻上石版的,但《禹迹图》上面没有长城,而《华夷图》上则十分醒目地标出长城的走向,符号为城墙上的垛口状。一看就明白《禹迹图》与《华夷图》表现的地域范围差不多,但比较两图的名称,还是可以感到二者的区别。《禹迹图》要表现的是“禹迹”,也就是华夏地域,注重的是华夏世界的山川郡县。而《华夷图》则画了“华”(华夏),也画了“夷”(外夷),要表现华夏加外夷两个概念。于是,长城出现了。在长城以内,地名罗列甚详,而长城以外则十分简略,仅仅写上几个外夷的名称而已,在方位上也全然不求准确。这说明了当时人们的一种观念:画地图时重华夏而轻外夷,长城是华夷之间的一个象征性分界(说它是象征性分界,是因为宋代“华”、“夷”之间,也就是宋朝与契丹、女真之间的实际分界并不在古长城一线)。
今苏州保留有一块宋代图碑,上面刻有一幅《地理图》,图中也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跋文的意思是,旧时中原北部是以长城为境,后来石敬塘以幽、蓟、朔、易等16州之地贿赂契丹,致使北方失去大片土地,长城也不复为边境了。不过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如有宋朝的政治性情人士在观地图上的长城时而落泪,也是说不定的。据说南宋选德殿御座后金漆大屏的背上也有一幅《华夷图》,这幅《华夷图》上如果也绘有长城,则其意义之大就更加可观了。
对宋人来说,长城不是“死”的遗迹,在他们的政治生活中,长城还有“活”的一面。比如在同契丹进行边境谈判时,沈括就曾据枢密院中的“故犊”,凭据以古长城为境的旧约驳退契丹争地的要求。另外,关于宋图上长城的走向,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古人作图有的地方只是示意,不可能方位精确,我们只能观其大略。另一方面,宋图上长城的某些段落与一些地名的方位关系,却也值得注意。其中可能提供了某些重要的历史地理研究线索,如华北一带的长城与“古北口”的关系就值得注意。在这一带宋人依据的很可能是北齐的长城基础,这关系到长城史的一个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自宋代以后,在地图上画长城的越来越多,当然意义各有不同。到今天,地图上的长城纯粹是一项历史遗产,它绵延甚远,跨越巨大空间地理,表现直观而强烈,绘制地图的人都无法回避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