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动向

2015-12-17张庆阳

世界环境 2015年6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巴黎气候

■文/张庆阳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动向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文/张庆阳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居全球环境问题之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各国的利益,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全球性特征,非一地或一国之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凭借一己之力予以应对,唯有携手应对才是唯一选择。为遏制全球变暖,各国在1992年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保护共同的生存环境迈出了第一步。笔者调研了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动向,旨在了解气候变化下的国际应对态度。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向

IPCC评估报告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推力

IPCC评估报告为对推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完成于1990年8月,报告以科学依据论证了气候变暖,直接推动了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1995年提出,报告为促成《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和签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2001年完成,报告为《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和执行提供了科学支撑。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于2007年发布,报告推动了巴厘岛路线图的制定,此次评估报告并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对2012年以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产生了重大影响。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于2014年完成,报告给国际社会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可能采取的一些措施和路径选择。

将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置于同等重要位置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对减缓气候变化高度关注,适应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002年气候变化公约国第8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要重视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需要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大会通过的“巴厘行动计划” 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减缓气候变化置于同等重要位置。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适应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挑战,而适应气候变化则是一项现实、紧迫的任务。

气候变化研究成为各国科技发展的新亮点

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已成为各国科技发展的新亮点。德国将在未来10年内额外拿出10亿欧元用于气候保护研究,政府计划通过加强产学在新技术领域的合作,促进在大气保护领域的科研进步与创新。德国经济界有望拿出五倍于政府投入的经费来从事气候保护技术研究。日本政府大幅增加了环境领域的研发预算,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研发预算为128.89亿日元,约占环境领域研发预算总额的49.44%。

“后德班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动向

在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下,发达国家资金支持受限

2011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并加快向欧盟的核心国家蔓延。由于引发危机的制度性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使得救助难度增大,危机存在长期化的可能性。主要发达国家不可能依靠传统高耗能产业重振实体经济,必然要通过低碳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恢复经济活力。因此,主要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快速、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减小。欧、美应对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产生了大量财政赤字,这将使其对本国减排的财政支持捉襟见肘,低碳技术研发的政府投入以及新能源市场化发展的财政补贴受限,进而对温室气体减排产生不利影响。

“页岩气革命”增强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底气和实力以页岩气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开采技术成熟,进入量产阶段是美国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美国自2011年已由燃料进口国转为燃料出口国。到204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占其天然气总产量的40%以上。随着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美国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发电用能成本下降、排放减少。可以预见,页岩气开采将为美国左右中东、北非地缘政治添加重要砝码,成为其主导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有利条件。

新能源产业需求波动,贸易摩擦加剧根据英国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1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15.5%,为199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其中风电保持强劲增长,增幅达22.7%。虽然可再生能源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但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却出现波动。在日本、欧盟的技术优势和中国制造优势的两面夹击下,美国风能和太阳能产业的市场潜力被挤压,投资收益下降。

从新能源设备国际贸易的情况来看,受欧债危机、美国天然气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发达国家对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补贴减少,国际市场上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需求下滑,企业生产萎缩,导致价格竞争向新能源等产业蔓延,贸易摩擦开始渗透到战略性新兴产业。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成为各国更青睐气候资源的催化剂、助推器

气候资源是指气象要素所蕴藏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成为各国更青睐气候资源的催化剂、助推器。

日本核泄漏发生不久,德国政府很快对能源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总理默克尔宣布,1980年前投入运营的7座核电站暂时关停3个月,接受安全检查,并进而对所有核电站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在未来10年内,德国将逐步关停所有的核电站,因之所产生的电力缺口,计划用太阳能发电或风电来填补。

美国艺术家谢泼德·费尔雷创作的名为“地球危机”的大圆球,11月23日悬挂在了埃菲尔铁搭上。

日本吸取福岛核事故教训,决定把发展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在2030年之前,把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扶植成产值达3万亿日元的支柱产业。

受日本核泄漏的影响,欧盟通过决议,在2020年之前五分之一的能源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约40%的电能将来自风能、太阳能和水能。

技术减排有待发挥实质性作用从长期来看,技术减排和结构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技术、碳捕捉及封存技术 (CCS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至今仍未能在全球减排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新能源和CCS技术的应用进展暴露出当前全球技术减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成本高、市场化推广需大量财政补贴、技术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潜在应用风险和成本被低估等方面。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全球技术减排的效果,并将制约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技术支持。

主要代表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态度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了榜样

中国政府2015年6月30日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正式确定了2020年和2030年的行动目标。根据文件,2020年的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2030年行动目标是,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加拿大和日本的应对气候变化立场发生了消极的变化

加拿大2006年政府换届后,从一个原来积极推动保护气候的国家变为一个消极的国家。加拿大环境部长彼得·肯特2011年12月12日在议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

加拿大退出《议定书》被批评为“气候叛徒”。加拿大退出《议定书》的主要原因是不达标需支付大约140亿加元的惩罚。殊不知灾害性的气候变化将远比这笔罚金昂贵得多。国际社会希望加拿大能收回退约决定,为全球减排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日本政府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做出承诺,以1990年为基数,到2020年削减25%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10年底召开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日本坚持反对延长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反对日本承诺的以1990年为基数,到2020年削减25%的目标。2013年11月15日,华沙气候大会第一周谈判接近尾声时,日本政府宣布2020年减排目标是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3.8%。世界自然基金会分析认为,这一变动换算后,实际日本的排放量将增加3.1%,而非减少。

日本态度消极自认为:日本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低,在节能环保领域早已走在世界前列,减排空间相对不明显。日本产业界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一直比较消极,产业界反对任何威胁其经济利益的措施。日本的消极态度遭到各方强烈批评。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批评认为日本的立场给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制造了障碍。现在的气候变化主要还是历史排放造成的,如果连历史责任都否认,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就没有公平可言。日本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应率先减排。

据日本共同社2015年6月8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七国集团峰会上首次向国际社会介绍了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6%的目标。安倍在玩数字游戏,因为这个减排计划锁定的是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参照的是2013年的碳排放量,实际上,如果以1990年的碳排放量为基准,那么减排目标将从26%缩水为17%,仍低于日本政府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承诺:以1990年为基数,到2020年削减25%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改玄易辙

权威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历史上,还是未来10年按人均衡量,美国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应承担主要责任。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与布什政府分道扬镳,改玄易辙。2008年11月18日,奥巴马在洛杉矶召开的联合国气候会议上明确表示,我的总统任期将标志着美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担当领导的新篇章。

奥巴马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与振兴美国经济的工作是一致的,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将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奥巴马新能源计划的主要部分是:未来的10年中投资1500亿美元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创造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到2050年有25%来自可再生能源。奥巴马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体的实施步骤:首先是启动“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系统;其次是每年制定目标,最终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水平,并到2050年再减少80%。美国每年还将在清洁能源上投资150亿美元,发展安全核能和清洁煤炭技术。

在气候变化政策方面,奥巴马新政府将在其一揽子经济复苏投资计划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能源高效运输、绿色建筑等绿色职位的投资,以此来推动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力度。奥巴马认为现在是美国在全球变暖问题上发挥领导力的时候,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起到表率作用,但这需要时间,他会用行动去兑现。

欧盟为巴黎气候大会积极做准备

欧盟作为全球排名第三的碳排放来源地区积极为巴黎气候大会做准备。2014年10月24日,欧洲理事会通过《2030年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提出到2030年在欧盟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至少减排40%。

展望巴黎气候大会

巴黎气候大会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节点,巴黎气候大会计划达成的新协议,将取代2020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决定未来十几年的国际气候政策走向。

作为巴黎气候大会主席的法国外交与国际发展部部长洛朗·法比尤斯2015年5月16日在法国驻华使馆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称巴黎气候大会的目标主要有四个:首先,动员196个缔约国共同签署一项协议,使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第二,在大会召开之前,督促各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预案”;第三,要解决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渠道和技术问题,希望在2020年前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的绿色基金,以支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采取控制气温变化的措施。第四,吸纳非国家政府类参与者,通过地方政府、企业和非政府人员的努力,展示其解决方案,作为“国家自主贡献”的补充。

巴黎气候大会要取得成功,应在四个方面着力:达成新协议;各国按时提交自主国家贡献文件;解决资金问题;动员地方、企业和公众参与。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发表当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中国为巴黎气候大会营造积极势头。潘基文本人也表示,此举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达成新协议作出了重要贡献。

IPCC主席拉津德·帕乔里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发表后,发表讲话:《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是温室气体减排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是令人鼓舞的进展,这无疑将影响到其他国家,也将对巴黎气候大会谈判产生重大影响。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发表后,国际能源署(IEA)执行干事玛丽亚·范德胡芬说:中美联合宣布的减排承诺将使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往前迈进一大步。中美联合制定减排目标和任务,给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带来正面的影响,对2015年将要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是利好消息。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2015年11月12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欧盟欢迎中美元首宣布各自在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声明说,在当前形势下,保持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并试图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可靠、持久的气候变化协议。

2015年6月30日美国负责环境和能源政策的高级顾问布赖恩·德泽说:美国欢迎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方此举为推动今年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提供了“持续动力”。

利马气候大会闭幕时,利马气候大会主席、秘鲁环境部长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说:各方代表离开利马时,已经看到了巴黎新协议的更清晰图景。

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利马气候大会后表示:利马大会取得成功,为巴黎大会奠定良好基础。中国是巴黎气候大会取得成功的重要推手和核心贡献者。各国需要展现出更多灵活性、信心和雄心,确保巴黎大会成功。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政策与信息咨询研究员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巴黎气候
巴黎之爱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巴黎私厨》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