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疾病缘何频繁袭击传媒人

2015-12-17陈明芳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传媒业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陈明芳

心理疾病缘何频繁袭击传媒人

陈明芳

近年来,传媒人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并呈现上升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冲击了报业固有格局,也打破了传统媒体人的固有思维。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传统报业在存亡的逼迫下需要新的发展思维,媒体从业人在报业转型大环境和自身职业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本人将重点分析传媒从业者自杀现象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缓解传媒人心理健康的对策。

传媒业;传媒从业者;心理疾病;心理健康

[作 者]陈明芳,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传媒人自杀事件频繁被报道,2014年4月28日至5月7日,十天之内,就有四起传媒人自杀事件发生,因传媒行业的高关注度和传媒人职业的特殊性,自杀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传媒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了社会讨论的热点。

一、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有很多含义,目前在国内比较盛行的标准,是北京大学王登峰、张伯源的标准。他们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三个角度阐释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尽管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它们均遵循一个原则——众数原则,即假定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偏离这一正常范围可视为异常。这一原则集中体现于常态分配标准。今日心理学用以鉴别心理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心理测验,而心理测验的编制都是遵循常态分配原则的。所有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生理特征,又要有社会和心理机能的标准;既要考虑人的社会属性,又要考虑人的自然属性,在社会交往中实现人心理的健全

二、传媒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现状

(一)传媒行业的工作性质与特点

传媒行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影响的行业,其从业人员就是这种影响的主体。随着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传媒行业的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1998年传媒业利税总额首次超过烟草业,成为国家排名第四的支柱产业;2013年央视广告招标总额超158亿,创19年新高。一般来说,电视广告是以收视率为基础的,广告收入的增加可以透视出以电视为代表的传媒行业的巨大影响。

传媒行业表面光鲜亮丽,但是传媒业竞争却异常激烈,面临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对记者来说,一天24小时都处于上班状态,节假日也随时准备奔赴突发事件现场。因此,工作性质决定了记者常常是起居无定规。

欧盟有关机构曾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欧盟国家中近一半的专业记者患有紧张症和周期性疲劳症,近1/4的记者每天需要服用镇静剂或兴奋药物才能进入工作状态。同样的《青年记者》编辑部联合全国各大报业集团进行了“新闻从业状况抽样调查”,同时与大众网联合进行“新闻从业状况网上调查”,结果显示:“80%的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个小时。其中,53%~63%的人每天工作9~10个小时。”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传媒人很容易成为社会的焦点,也容易为名所累。在许多受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眼里,传媒工作者往往是社会正义的载体,对其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与责任。因此,新闻人很容易出名。在成为社会焦点的同时,也容易为名所困、所累。

(二)传媒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媒体人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任务重,且工作没有规律,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持续紧张的运转势必对新闻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极限提出严峻挑战。超负荷的工作考验传媒人的承受极限,使得传媒人时常处于一种焦虑、抑郁和自我强迫的状态,久而久之,演变成为心理疾病的受害者。

在国外,一些心理学家按照职业的危险程度,将新闻记者与飞机驾驶员、领航员排在了等同的位置,并且排在了总排名的第三位。

三、维护心理健康

(一)调整角色

新闻人不是救世主。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传媒人总被冠以“无冕之王”“船头瞭望者”这样的称号。随着传媒业的不断演变,现代社会赋予了传媒人更多的权利,权利的扩大,伴随着责任的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人的压力无形中也被扩大。

近期相继英年早逝的媒体人

然而,从人自身的角度出发,新闻人首先也是“人”,是普通人的一分子,只是工作性质存在差异。新闻人的本职工作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只有从潜意识里去掉“救世主”的角色,放弃自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幻想,踏踏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不为名所困、所害。

(二)加强身体锻炼,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我们一向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媒体人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限长,缩减了他们本来的休闲时间,定期锻炼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恶性循序之下,媒体人的身体与心理状态越发出现问题。

因此,媒体人更应该调整好自己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与心理的抗压性,减少压力对健康的损害,借此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三)转变观念,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

在国内,心理咨询发展的缓慢与国人固有观念作祟有关,心理咨询往往与精神疾病画上等号,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但在西方国家,心理咨询已普及相当广泛,人们遇到心理相关问题会主动征询心理咨询师的意见。并且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这是一种自信与富有的象征,心理咨询也成为美国成功人士的一大臂膀。

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大师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指出,那些自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敢于面对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可以在很多方面,如管理控制情绪、拥有健全人格等,为我们提供致支持和帮助。因此,作为走在社会发展前沿的传媒人应转变固有观念,正确对待心理咨询,借助心理咨询及时调整心理偏差,避免悲剧的发生。

(四)妥善应对心理困惑

人们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困惑。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积极面对各种心理困扰,一有问题就主动想办法,而不是采取回避的策略。逃避,没有出路。其次,要转换观念,乐观地看待一切压力。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所受的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对待同一件事情,人们的反映和承受是有很大差异的。再次,要积极寻求朋友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很多时候跟朋友的倾心相诉,能让我们顿觉压力少了许多。

四、结语

综上所诉,传媒人因心理健康出现异常而导致自杀事件频发,与媒体环境的特殊性有密切关系。在传媒2.0时代的驱使下,传媒业转型依旧处在不断的摸索当中,在整个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的状况下,传媒人的精力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传媒人的媒体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而相对应的,媒体人管理机构仍存在许多不足,对传媒人心理健康的关注相对不高,未能在心理健康发生异常时给予及时的引导。因此,媒体人管理机构应多开展有针对性的业余活动,以丰富传媒人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双重需求。

从媒体人自身的角度而言,在日常媒体业务活动中,应定期自我省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咨询,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化。

[1]媒体人自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DB/OL].http://southshark.baijia.baidu.com/article/15238,2014-5-11.

[2]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赵海京,李跃华.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及其归因分析[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联第三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

[4]百科名医.抑郁症介绍[DB/OL].http://www.baikemy.com/disease/view/867.

[5]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传媒业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欧洲传媒系统面面观之瑞士传媒业图景下
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