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外敷预防留置针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2015-12-17何亦红
何亦红
(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 东阳 322100)
※静疗护理
紫花地丁外敷预防留置针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何亦红
(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 东阳 322100)
目的探讨紫花地丁外敷预防留置针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3年7月选取入住我院经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3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100)、观察A组(n=101)及观察B组(n=101)。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A组在静脉穿刺处透明敷料上方沿血管走向外敷50%硫酸镁,观察B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在静脉穿刺处透明敷料上方沿血管走向外敷紫花地丁。观察比较3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13,P<0.01)。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均高于观察A组和观察B组(P<0.01),观察B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观察A组(P<0.05)。结论紫花地丁外敷可预防留置针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紫花地丁外敷时有清凉感,易于患者接受。
留置针;机械性静脉炎;紫花地丁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留置后处置方便,现已普遍运用于临床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但是可并发机械性静脉炎[1],普通型留置针所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20%~40%[2]。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多由于输注的液体刺激性过大、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导致损伤[3]以及留置针的塑料管刺激静脉而引起。往往表现为沿静脉局部出现发红、肿胀、疼痛等,或者出现留置针的静脉近端呈红色条索状改变,严重者出现静脉硬结[1],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如何预防留置针所致机械性静脉炎值得护理工作者去探索和研究。我科于2012年3月—2013年7月应用紫花地丁湿敷预防留置针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3月—2013年7月选取入住我院经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经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穿刺留置;1次穿刺成功;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留置针穿刺部位发生静脉血栓,穿刺部位血管外科手术史或皮疹、皮肤破损;凝血功能异常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12-1-16)。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入住我院经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302例,男162例,女140例,年龄25~81(61.1±9.5)岁。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组对照组(n=100)、观察 A 组(n=101)及观察 B 组(n=101)。对照组 100例,男 56例,女 44例;年龄 25~78(60.5±8.7)岁;急性胰腺炎30例,上消化道出血28例,溃疡性结肠炎20例,胃溃疡1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例,胃癌4例。留置针留置时间15~96(51.2±7.7)h;静脉穿刺部位:前臂65例,手背35例。观察A 组 101 例,男 51 例,女 50 例;年龄 27~81(61.3±8.4)岁;急性胰腺炎25例,上消化道出血21例,溃疡性结肠炎19例,胃溃疡2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胃癌 5 例。 留置针留置时间 16~96(50.2±7.3)h;静脉穿刺部位:前臂67例,手背34例。观察B组10 1 例,男 55 例,女 46 例;年龄 29~80(62.1±8.5)岁;急性胰腺炎27例,上消化道出血33例,溃疡性结肠炎17例,胃溃疡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胃癌 5 例;留置针留置时间 13~96(51.7±7.5)h;静脉穿刺部位:前臂68例,手背33例。3组患者静脉输入药物均包括抗菌药物、电解质、营养液、止血剂、制酸剂、降血糖药物。3组经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留置针穿刺部位、静脉输入药物种类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准备 3组患者均使用普通型留置针,即外周封闭式浅静脉留置针 (美国BD公司生产,型号:20 GA×1.0 IN,规格:0.9 mm×25 mm,平均最大流速30 mL/min)。留置针固定敷料均为3M公司生产的透明敷料(规格6 cm×7 cm),留置时间均在96 h内。紫花地丁制作工艺:紫花地丁的来源选用田野里新鲜紫花地丁洗净、沥干水分放在清洁容器内捣烂,见绿色汁溢出变为糊状[4],捣烂后的紫花地丁加入0.25%苯甲酸钠起防腐作用,装入食物保鲜袋,然后放置于冷藏箱内,温度2~8℃保存,24 h内不变质[5]。预试验研究中发现,紫花地丁外敷时间长会变干,输液结束1 h取下后床单上会留有碎屑。对紫花地丁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良,使用时从冷藏箱内取出35~50 g捣烂的紫花地丁,加入5~10 g小麦粉,2种成分混匀,使紫花地丁的黏性增加,输液结束1 h后取下外敷紫花地丁后床单上未留碎屑。
1.2.2 干预方法 (1)对照组,静脉输液的患者按常规处理,即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后,敷贴固定。使用过程中发现敷料有卷边、污染、潮湿,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更换敷贴。(2)观察A组,患者留置针静脉穿刺方法同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在静脉穿刺处透明敷料上方沿血管走向外敷50%硫酸镁浸湿的8层纱布,湿敷面积:长为 8~10 cm,宽 4~5 cm,外用保鲜膜包裹后胶布固定,每天外敷1次,至当日输液结束后1 h取下,连用湿敷4 d。(3)观察B组,患者留置针静脉穿刺方法同对照组,穿刺成功后从冷藏箱中取用捣烂的紫花地丁35~50 g,加入5~10 g小麦粉,2种成分混匀,在透明敷料上方沿血管走向外敷紫花地丁,湿敷面积:长为 8~10 cm,宽 4~5 cm,厚约 2 mm,外用保鲜膜包裹后胶布固定,每天外敷1次,至当日输液结束后1 h取下,连用湿敷4 d。3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期间出现机械性静脉炎时均给予相同处理方法[6],I级静脉炎患者局部予以热敷,即30℃温热湿毛巾用保险袋装好后再静脉炎红肿处热敷,2~3次/d。II级、III级静脉炎患者,拔除留置针后均予用消毒棉签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于患处,范围大于患处皮肤损伤3 cm,厚度约1 mm,外涂2次/d。
1.2.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严重程度及发生率,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对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7],0级:患者输液局部无红肿痛等症状;I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II级:输液部位有疼痛感并同时伴有发红和/或水肿;III级:输液部位有疼痛感伴发红和/或水肿,并有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IV级:输液部位有疼痛感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并有条索样物形成,且可触摸到的条索状静脉超过2.5 cm,可有脓性渗出。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患者均未发生IV级静脉炎,对照组发生静脉炎39例,观察A组发生静脉炎12例,观察B组发生静脉炎3例,3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13,P<0.01)。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均高于观察 A 组(χ2=19.163,P<0.01)和观察B 组(χ2=39.463,P<0.01),观察 B 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观察 A 组(χ2=5.833,P<0.05),见表 1。
表1 3组经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3.1 50%硫酸镁湿敷预防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药理作用 留置针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病机理是静脉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大的药物,在静脉内放置塑料导管,引起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8],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使血管内皮损伤,患者免疫力低下对血管内皮损伤的的修复能力下降,同时对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下降[9]。本研究留置针留置时间均96 h以内,符合美国输液护理协会规定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5 d,最好不超过96 h[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A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究其原因,观察A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在静脉穿刺处透明敷料上方沿血管走向外敷50%硫酸镁,50%硫酸镁湿敷是利用其高渗作用,使镁离子直接作用于浅表静脉,透入皮肤,改善局部组织间隙与细胞内的渗透压,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降低静脉炎发生[11],但硫酸镁溶液易结晶析出,局部湿敷时纱布易变硬,增加患者的不适感,甚至损伤局部皮肤,50%硫酸镁的高渗作用可以造成局部皮肤脱水严重,容易导致局部皮肤脱落,重者出现感染[2],不易被患者接受。
3.2 紫花地丁预防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药理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B组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P<0.05)。究其原因,观察B组穿刺成功后从冷藏箱中取用捣烂的紫花地丁35~50 g,加入5~10 g小麦粉,2种成分混匀,在透明敷料上方沿血管走向外敷紫花地丁。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带根全草,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黄疸内热、疔疮肿毒、喉痹肿痛等疾病[12]。紫花地丁中含有挥发油、黄酮、苷类、有机酸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其中有机酸和黄酮类为其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13]。紫花地丁外敷时有清凉感,易于患者接受。我国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糖浆剂通则规定[5]:如需加入防腐剂,山梨酸和苯甲酸钠的用量不得超过0.3%[4],为了更利于捣烂后紫花地丁药物的保存,本研究加入0.25%苯甲酸钠起防腐作用,同时本地民间使用紫花地丁外敷时,在捣烂后的紫花地丁加入小麦粉,制作成糊状,增加黏性度,使紫花地丁与患者皮肤接触较好。本研究3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均给予相同处理方法[6],发生I级静脉炎患者局部予以热敷,即30℃温热湿毛巾用保险袋装好后再静脉炎红肿处热敷,2~3次/d,2~3 d后痊愈。II级、III级静脉炎患者,拔除留置针后均予用消毒棉签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于患处,范围大于患处皮肤损伤3 cm,厚度约1 mm,外涂2次/d,II级静脉炎患者3~4 d痊愈,III级静脉炎患者5~6 d痊愈。湿润烧伤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软化血管壁之功效,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利于创面修复,湿润烧伤膏能治疗静脉炎[14]。
[1]刘淑芹,魏金慧,吴薇薇,等.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护理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484.
[2]陈玲平.肝素钠乳膏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21(7):156.
[3]李国辉,贾鹰珏,苏 爽,等.如意金黄散治疗静脉炎的循证药学评价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22):1860.
[4]叶春芝.紫花地丁治疗蜂窝组织炎[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3):170.
[5]张 瑜,卢 丹,王 冬.HPLC法测定氨酚麻美糖浆中苯甲酸钠的含量[J].中国药品标准,2014,15(2):108-109.
[6]卢肾梅.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09(9):156.
[7]钱海兰,顾冬梅.多爱肤超薄敷料预防阿昔洛韦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4):52.
[8]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68.
[9]韦 勤.喜疗妥与50%硫酸镁联合使用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34):7643.
[10]闫俊芬.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4318-4320.
[11]赵小倩,吴 妮.外敷药物预防外周静脉营养所致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3):68.
[12]曹 捷,秦 艳,尹成乐,等.紫花地丁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1):77.
[13]刘振志,翟慧媛.紫花地丁的抗菌化学成分研究[J].临床研究,2013(9):229.
[14]祝爱娥.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及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472-1473.
R472.9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20.061
2015-04-20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计划项目(2012ZB168)
何亦红(1971-),女,浙江东阳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方玉桂 谢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