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能力建设 服务港航消防
——聚集中国水上消防协会2014年工作

2015-12-17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秘书处

水上消防 2015年2期
关键词:会员单位会费消防

■ 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秘书处

2014年,在各分支(代表)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在港航企业、会员单位和水上公安消防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水上消防协会在自身建设、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消防咨询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协会的整体工作水平和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工作基础,积极推进协会发展能力提升

围绕协会生存发展大局,协会先后召开了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和多次专题会议,分析了当前水上消防安全形势和协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发展能力”的思路和目标,统一了协会及各分支机构的思想认识,坚定了推进协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大家一致认为,加强自身建设,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激发内在动力,形成整体合力,是协会贯彻服务港航消防安全理念、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为此,重点加强了3个方面的建设:

1.积极推动加强分支机构建设。根据交通运输部人劳司同意中国水上消防协会在重点港口地区增设联络处的批复,在保持现有分支(代表)机构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协会主动与港航单位沟通协调,积极推动在消防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的港口地区增设联络处。联络处建设主要是基于近些年来我国港口建设发展快、生产规模和危化品运量日益增大、经营主体多元化、港口区域公共特征越来越明显、消防安全形势和管理局面越来越复杂,各级政府和消防主管部门,以及港航企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越来越大,预防火灾的任务越来越重的现实消防需要考虑。同时,也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和推进协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联络处建设工作中,得到了有关港航企业单位和交通公安部门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截至2014年底,已在日照、营口、烟台、南京和武汉新组建了5个联络处,同时正在协调推进长江重点区段联络处的组建工作。在当前复杂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下,通过联络处建设,搭建一个能够更直接、有效为港航企业和会员单位消防安全服务的平台非常必要。这种“点、线、面” 结合的体制机制,既有利于广泛团结、服务港航企业和会员单位,又能够发挥协会及各分支机构的积极作用,有效地促进水上消防安全基础建设。

2014年底,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部社团换届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协会本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酝酿和民主协商的原则,部署和指导各分支(代表)机构开展了换届选举工作。目前,大部分机构已完成换届工作,经推荐和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等人选。

2.进一步加强秘书处建设,各分支(代表)机构普遍增强了对秘书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1)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法,选聘秘书处工作人员,普遍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注重了秘书长的选配,推荐素质能力比较强、工作有热情、乐于奉献的同志兼任。有的分支机构聘任了专职副秘书长,具体负责秘书处的日常工作。(2)普遍建立了秘书处的工作规则,加强了内部管理,健全了工作制度,明确了责任分工,并将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纳入考核机制。(3)加强了秘书处硬件建设,逐步改善了办公条件。有些分支(代表)机构积极争取挂靠的港航单位和交通公安部门的支持,为秘书处解决了办公场所,配备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特别是汕头、宁波、烟台等联络处,在港口集团和港口公安等有关方面的关心支持下,硬件建设解决得比较好。(4)注重了经费保障和财务制度建设,有的设立了往来经费财务账户,配备了专(兼)职财会人员,规范了经费收支程序和使用范围,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3.进一步加强了会费管理。一年来,各分支(代表)机构认真贯彻会费管理使用规定,主动宣传,取得会员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会费缴纳情况总体良好。会费收取坚持公开透明,开具财政部社会团体会费统一收据,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将会费及时上缴协会财务,基本实现了会费收支对账一致。协会根据有关分支(代表)机构申请,按照经费预算和管理程序,及时划拨了一定活动费用。会费管理逐步走向规范有序。

二、积极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2014年,协会及分支(代表)机构紧密围绕港口、水上消防安全需求,在港航企业、会员单位和公安消防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积极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先后在日照、营口、连云港和南通等地组织了6期培训,共培训企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重点岗位人员1 400余人。各分支(代表)机构会同水上消防部门,针对电气焊工、船员、危化品作业等人员,开展了消防基础知识、火灾自防自救、紧急疏散逃生等内容的培训讲座1 000余期,接受培训教育的职工达3万余人。通过培训,促进了企业单位和广大员工安全意识和消防技能的提升。

1.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继续把企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重点岗位人员作为培训的重点,通过火灾案例剖析,增强企业领导层和重点岗位人员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普及消防知识,不断提升企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服务为本,培训方式多样性。在消防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方式上,更多考虑了企业单位生产上的方便,采取“就近属地”,尽量不影响生产秩序,降低培训成本。

3.贴近实际,分层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突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对企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的培训,侧重消防法规讲解,通过剖析火灾案例,增强消防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对从事危化品作业人员及火灾高危岗位人员的培训,则突出消防基础知识和作业环节的防火要求。受海军航保部邀请,协会委派消防专家赴青岛为海军组织了培训班,对海军学员进行了消防法规、舰舶防火及火灾施救措施等内容的专场培训,培训效果得到了海军方面的一致好评。2015年,各分支(代表)机构还积极协助港航公安消防部门对企业单位开展了消防宣传教育,发放消防宣传材料,开展消防知识和疑难问题的问卷调查,组织撰写消防论文竞赛等。

4.重质量,重效果。坚持选择消防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兼任培训教员,保证了培训教学质量。为能更好体现培训的专业性、实用性及效果,协会组织了港航消防骨干力量,对原《消防安全培训教材》进行了修订完善,新编教材得到了港航单位的普遍认同。

三、积极开展消防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为企业单位解决消防安全问题

为有效开展消防技术咨询业务,协会各分支(代表)机构主动与企业单位和有关部门沟通,积极拓展消防咨询和信息业务。一年来,在水上公安消防机构的协调支持下,协会组织消防专家组,先后对秦皇岛港消防站建设现状、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消防给水方案、中国航油天津南疆储运基地油库项目依托港口消防站、烟台103号LPG码头工程项目增压泵和预冷泵消防项目、佳木斯海事局综合基地建设工程等开展了消防技术咨询,依据国家消防法规标准,结合港口水上消防实际,提出了严谨科学的咨询意见,得到了有关设计和委托单位的一致认同,为水上公安消防机构提供了监督依据。东海、渤海、黄海、南海、长江、黑龙江代表处,烟台、汕头、宁波、大连联络处及港口防火委、船舶防火委、水上灭火委等分支机构,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宁波联络处积极开展调研,为会员单位提供消防技术支持,共开展消防技术咨询12次,为会员单位解决了消防技术难题。船防委利用专业优势,积极为政府主管机关、航运企业、船舶设计单位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帮助航运企业和会员单位解决消防技术难题,为水上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管和地方船检机构对船舶消防检验提供技术支持。

四、积极开展长江(南京段)危险化学品运输消防安全对策论证

协会贯彻国务院《推进长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会同长江航运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专项调研,召开了“长江危险化学品运输消防安全保障对策论证” 专家会议,分析了长江危化品运输的趋势和存在的隐患,从履行消防监管职责的需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促进长江危化品运输消防安全奠定了基础。

五、继续发挥《水上消防》杂志的宣传作用,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一年来,《水上消防》杂志编辑部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克服办刊中的诸多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好经费、稿源、编辑、发行等问题,确保了质量和发行量的不断提升。在稿源方面,注重加强了通讯员队伍建设,采取了投稿与约稿相结合,主动与港航企业、会员单位、消防部门以及有关科研机构、消防产品企业联系,逐步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约稿组稿机制,稿源的数量、质量都有了一定提高。在内容上,坚持体现水上消防特色,突出了消防知识科普和消防信息传播。特别是注重加强了正面宣传,结合港航区域性、季节性消防重点和特点,及时登载了一些防火经验,供港航企业单位相互借鉴,同时借助火灾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

回顾2014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更应该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主要是协会及分支机构自身建设和会员的发展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技术咨询等重点工作的开展还不平衡、不广泛,没有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在积极发展会员单位、组织会员单位开展活动、交流方面有待进一步努力。新的一年,协会和各分支(代表)机构要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在港航企业、会员单位和港航公安机关的关心支持下,争取各项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猜你喜欢

会员单位会费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2021年度交纳会员费的会员单位名单
2021年度新入会的会员单位名单
2021《留学》项目大盘点之2021《留学》会员单位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联合国:仍有60国拖欠会费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免除 会员单位2020年全年会费
2019年度交纳会员费及新入会的会员单位名单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