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中“积”的教育意涵*
2015-12-17孙德玉
孙德玉,许 露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杰出代表,是“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1]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集大成者的荀子以其深邃的思想、浑厚的笔法写下 《荀子》一书。其中,《劝学》为首,开篇立意,强调学习之重要,而学习过程中又以“积”为最重。无论是知识掌握还是德性修养,都离不开“积”。在他看来,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修习积为的过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荀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过于简单,只偶尔提及“通过‘锲而不舍’的 ‘积学’,人皆可以成为贤能之士”[2]。对于“积”的丰富内涵往往被人们忽视了,基本上是大而化之地泛泛而论,至于“积”的教育意涵更没有进行全面发掘和理性反思。其实,“积”是“化性起伪”的必要准备,也是荀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学习过程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学习方法的提炼。兹就“积”之教育意涵作一探讨,以就正方家同仁。
一、从我“积”,凸显主体挖潜能
“劝学”实则“劝我学”,而非“劝人学”,荀子明确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劝学》)。荀子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从而明确了学习的主体是“我”,而不是他人。在此基础上,他主张学习应从“我”开始“积”。
从我“积”,强调主体性,是对“天命论”再思考,是对庄子“万物与我齐一”的批判,更是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发展,所以,有人认为荀子秉持“以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3]的思想。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4],并通过其与自身之外实体广泛接触,形成独一无二的意识和经验。在意识和经验的传递过程中,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施教者和学习者,都要从我“积”。
作为教学活动的统一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共同完成”[5],这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审视,师生关系的不同定位直接决定了教学交往的具体方式。但面对施教者和学习者在年龄、心智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妥善处理两者在“积”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呢?荀子以“好其人”和“隆礼”为两条可行的途径。“好其人”是学习者对施教者知识、道德和人格等方面的心悦诚服,从内部关系出发,最大限度地缓和两者之间的摩擦,与 《礼记·学记》所倡导“博习亲师”思想交相辉映。因为“亲其师”“好其人”,才能“信其道”,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摆脱学习的困境与误区。另一方面,“隆礼”是学习者依循礼的规范尊崇施教者,从外部浸润尊师的理念。因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荀子·劝学》)。一个人懂得“约之以礼”的人,即使在灯红酒绿的欲望世界里也不致迷失方向,正所谓“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荀子·劝学》)。透过这两条可行的途径,我们不难发现:荀子强调学习主体具有某些超越客体的能力,主体有事先确立某种行为的目的,并且将这种目的贯穿行为的始终。
从我“积”,不仅凸显“我”的主体地位,还体现“我”的主体价值,是成就一个人的重要前提。“我”的主体价值在追求、选择、规划、实践和反思的环节中得到展现和升华,归根到底就是要把握好自己。荀子追求成圣,认为“圣可积而致”(《荀子·劝学》),只有把握好自己,才能根植于仁义礼智;只有根植于仁义礼智,才能坚定不移;只有坚定不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最终才能成圣。然而,千百年来,能够真正把握好自己的人并不多;能够成圣的更是凤毛麟角。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人不努力、不作为,还怨天尤人;多少人拿着电筒照人——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多少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多少人是墙头一根草——哪里风吹向哪倒。所以,不把握好自己,不必谈挖掘自我潜能,不必谈展现主体价值,也不必谈“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的德操追求,自然更不必谈成为有“德操”的圣人君子。
二、从小“积”,积微见著有成效
荀子重视从小“积”,强调积微见著的意义,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董仲舒的“诚知小之将为大也,微之将为著也”[6];如王充坚信“干将之剑,久在炉炭,锋利刃,百熟炼厉”,训诫“轻躁早成”[7];又如颜之推论“钝学累功,不妨精熟”[8];再如朱熹主张“如人有实行,则亦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极也”[9]。
荀子明确指出:“端而言,蠕而动。”(《荀子·劝学》)端,同喘,表示轻声地说话;蠕,表示微动的状貌。在他看来,想要成圣,不在于成就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在于能够谨小慎微,慎独修身,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他人效法的榜样。由此可见,“积”不厌小,“积”不厌少。
从生活小事“积”。不攀登更高的山峰,不知道天空离地面究竟有多远;站在泰山之巅和站在小土丘之顶的感受不同。不亲临更深的潭水,不知道地层究竟有多厚。不听先师圣王的遗言,不知道为人处世的学问渊博。这些感悟来自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积累,有所选择,最终得出结论。“干、越、夷、貘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干即“邗”,在扬州东北生活;越即扬越,为淮河南畔扬州境内的民族;夷即莱夷,殷周时分布在山东半岛东北部[10];貘,处东北方,三韩之属[11]。四个民族,两南两北,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点滴积累,荀卿岂能知晓四地之风俗,又如何能区分彼此之异同?
“积”还要“善假于物”。没有马车代步,难以抵达千里之外;没有舟楫相助,难以横渡大江大河;马车和舟楫是人们前进凭借的工具。那么,在学习化社会的今天,人类学习进阶的工具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和具体学科挂钩,又受主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制约。学科不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不同;从高等教育的分类看,不管是文科、理科、工科、农科,还是医科,对知识的层次和结构,有着不同的规范;这意味着利用工具应该按图索骥。同时,主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知识理解和利用的程度也不同,这意味着利用工具应该按需积累。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平台而生的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认知,如何利用好网络平台,而不是被网络平台所利用,我们应当按学科规范和主体需要有选择地“积”。
所以,从小“积”,要努力突破限制,要不断承受琐碎,要做到有的放矢;在德性修养上,要“善小而为”,要“积善成德”;在成就事业中,完成事关全局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铺好健康成长的每一块基石,如此,方能成就一番事业。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现在有些人常常小事看不起,大事做不来,还怨天尤人;也有些人孤芳自赏,固步自封甚至悲叹生不逢时;这样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三、从本“积”,透过现象看本质
荀子重视从本“积”,透过各种现象,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于零散的表面现象的“积”,只是徘徊在底层的“积”;真正的飞跃,还在于从本质上的“积”。“肉腐生蛆,鱼枯生蠹”都是寻常可见的现象,但是,荀子透过这些现象,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从自然现象中“积”本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一方面,水是冰的最初来源,水受冷成冰;另一方面,它总是朝向低湿的地方流淌。这些事例,都从正面说明,人应多多从本源上去“积”,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就像认识水一样,如果不了解并掌握水的本质,就不会因势利导,造福人类。蒙鸠做窝,常“卵破子死”,不是因为它的造窝材料不好,而是它建造的位置不当。这从反面说明,鸟没有掌握苕的本质——芦苇花穗柔弱,清风徐来,极易折损。
从社会生产生活中“积”本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荀子·劝学》)这些常见的生产物品,之所以被人们很好地利用,正是因为我们遵循物品的本性。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幻,物品的本性是有规律可循的。荀子从木材经过墨线裁量就能取直,刀剑在石上打磨就能变得锋利等生活现象中悟出,一个人通过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坚持不懈地自我反省,他就会逐渐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荀子·劝学》)的君子境界。
从教学实践中“积”本质。教师教学应该提高自己的德性修养,并非显摆和卖弄。不问不答,有问有答,浅问则浅答,深问须深答,这与《礼记·学记》“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的思想交相辉映。学生不愿根究真相,却主动告知,是急躁的表现;他人询问一件事情,却喋喋不休,翻来覆去,没完没了,是啰嗦的表现。有人问粗鄙之事,可拒不回答;有人诉粗鄙之事,可以不予深究;有人论粗鄙之事,可以置若罔闻。接人待物也要不断克服粗鄙,求学者态度端正,方可谈学习方法;求学者语辞和顺,方可授学习内容;求学者面色谦虚,方可论大道意旨。
所以,从本“积”——“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数也”(《荀子·劝学》)。既要防范本末倒置,又要杜绝舍本逐末。在荀子看来,登高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是远处的人可以看得明明白白;顺风呼喊,声音并没加强,但是远处的人可以听得清清楚楚。这些是因为他们站得高,顺着风,如果仅仅关注手臂加长和声音加强,自然本末倒置。荀子又说,凭借马车的方便,可以日行千里,并不因为自己善于走路;凭借舟楫之利,可以跨江渡海,并不因为自己善于游泳。这些是因为工具带来的便利,如果不看到假借工具这个本质,难免舍本逐末。不管本末倒置,还是舍本逐末,都会导致认识的缺憾。没有专默精诚,就不能明辨是非,自然也就不明事理。我们要用“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精神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了解人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才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四、持续“积”,锲而不舍贵有恒
从方法论上看,所谓持续地“积”,是不抛弃、不放弃,持之以恒。荀子秉承一心一意的信念,明确表示“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荀子·劝学》)。学习,就是要一心一意地走到底,这不是手到擒来,而是“积”的结果。要一心一意持续地“积”,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端正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助推器”,也是获得成功的前提。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一生一世,结果有的人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却收获甚微,一事难成。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有了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目标,那就等于成功的一半。荀子对学习态度的论述实质上是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在他看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内在主观能动性,乃是推动学习的根本因素。这种强调主观积为的方法,是荀子设计的改变人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其次,果断摆脱浮躁。荀子用螃蟹来譬喻,批评生活中很多人心浮气躁,螃蟹既有锋利的爪牙,又有强健的筋骨,为何却无处栖身,寄托别处呢?就是因为它没有一心一意,不能在前途昏暗的时候埋头苦干,不能在利益不明的时候专心致志,只是心无大志,不求上进,自然居无定所,无可寄托。
再次,坚持循序渐进。荀子认为,目标确定以后还要循序渐进,具体学习科目须有序:从诵读 《书》 《诗》开始,到“学至乎礼而止矣”(《荀子·劝学》);为学目标须有序——“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不宜停滞,不宜逾越,循序渐进,方可“真积力久”(《荀子·劝学》)。诸如学习的内容一定要依据个体可接受的心理顺序和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来进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反复打磨。
最后,必须专心致志。他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专攻是取得“昭昭之明”和“赫赫之功”的正确途径。就像徘徊在路口的人,迟迟不得到达终点;又像脚踩两只船的人,始终得不到稳定。螣蛇虽没有利足,却能飞行空中,自由自在;鼫鼠尽管学会五项不同的技能,却没有一项是自己的专长,常常陷入窘迫的境地。
在荀子看来,只有持续地“积”,锲而不舍地追求,真正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才能追求全面纯粹的完美。事实上,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还是德性的修养、人格的塑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是徒劳无益的。正如荀子如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学习的确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然落到实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浅尝辄止,远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有的人一曝十寒,结果光阴流逝,最终诸事难成。难怪 《诗经·小雅·小明》有言:“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易经·恒卦》更是直陈“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荀子倡导“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这既表明学习在时间上不可以停止,是一辈子的事情(即终身学习),也表明在程度上不可知足(即学无止境)。一旦停止,极易误入歧途;一旦知足,极易招致灾祸。所以,我们必须勇往直前,孜孜以求,趋利避害,千万不能蹉跎岁月,碌碌无为。
[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107.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增订合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41.
[3] 周仁强.论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荀子哲学[J].学术月刊,1987,(6):30-34.
[4] 冯契.哲学大辞典[M].分类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30.
[5] 李跃章.教学中的主体性与主体价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72-274.
[6] 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75:194.
[7] 黄晖.论衡校释: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624.
[8] 颜之推.颜氏家训[M].檀作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144.
[9] 朱 熹.四 书 章 句 集 注 [M].北 京:中 华 书 局,1983:293.
[10]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民族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77.
[11] 郑天挺.中国历史大辞典[M].音序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