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论性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的思考
——以食品专业导论课为例

2015-12-17尹琳琳张科贵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导论食品大学

尹琳琳,张科贵

(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导论性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的思考
——以食品专业导论课为例

尹琳琳,张科贵

(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针对专业导论课的主要教学意义,以食品专业导论课为例,摸索实践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取得的效果对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方式做出思考,以期对专业导论课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专业导论课;摸索;思考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对食品及食品安全相关专业的重视,许多高校为顺应社会需求,纷纷开设了食品专业[1]。随着开设食品相关专业高校的增多,这门应用性专业的建设、完善与发展问题也成为相关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思考重点。

1 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目的

1.1 专业认同教育食品专业导论课是大一新生大学阶段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作为专业教育的启蒙课程,高校各个专业设置导论课程的目的并不纯粹是为了专业知识教育,更重要的在于专业介绍,包括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实际应用、专业发展前景等的诠释。调查显示,在进人大学之前,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凭专业名称或十分简单的专业介绍,对所学专业仅有一些直观了解[2]。新生入学之初对本专业几乎没有认同感和自信心,缺少客观判断,容易盲目跟风。所以,增强新生对该专业的全面认识,培养兴趣,实现专业认同,是导论课程教育的首要目的。

1.2 着力培养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思路与方法作为刚从高中阶段到大学生活的新生,大多认为学习就是教师根据课本“教”,学生在教师与班主任的督促下“学”。要培养出“会学”的高素质专业大学生,完成高校教育使命,专业导论课是关键的第一步。大学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思路的引导是专业导论课程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成功的专业导论课将会是学生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一盏导向灯[3]。

1.3 梳理专业知识,因材施教每门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都几乎涵盖了该专业所有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在大学四年中都会以必修课、方向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导论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梳理学习要点、重点,教师应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2 立足导论课程的教学定位,对于该课程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

2.1 从大众化观念入手,定位专业性笔者作为食品专业教师,从专业成立开始承担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工作。调查几届新生发现,大学新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普遍来自于大众观念,大多因为新鲜好奇而选报该专业。淮南师范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服务于社会的基本专业技能。结合学校定位、学生的基础以及食品专业认知教育,笔者采用搜集食品安全事件资料,深入剖析,引入专业功能的教学方法。如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一般社会大众的了解是三聚氰胺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作为专业的从业人员,还要了解这种物质的毒性机理、掺入食品的原因、检测手段、相关法律依据等专业问题,教师详细讲解其中涉及到的食品毒理学、食品检测、食品法律法规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大众认知和专业理解的区别,食品人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去改善这类现状,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专业自豪感,从而树立专业自信,找到专业与社会现实的连接点,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趣[4-5]。

2.2 培养学生学习技巧,教师首先要有教学技巧

2.2.1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食品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在理论教学时不能枯燥的讲解,教学方式一定要多元化,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相辅助的实例教学[6],而且课堂气氛十分重要,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比如,在讲到乳品加工工艺中的标准化时,如果中规中矩的讲出“标准化”的概念,学生应该不会印象深刻,可以尝试一些幽默语言,换个方式,如以拟人法列出奶牛产奶品质有差异的原因、做统一标准化的意义,以轻松的形象方式营造活泼课堂,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2.2注重理论知识实例性、交联性。食品导论课程中专业概念、名词较多,对新生采用灌输式讲授很难收到预期效果。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实例性就相应能够体现出应用型专业的特点,也可以激发教师思考理论寻找实例。如均质的概念及原理,结合其在乳品、果汁业的具体应用,即可使学生有兴趣的快速掌握。理论知识之间的交联性也可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关键知识点,如学习食品工程的单元操作时可结合食品工艺部分,用实际认知的产品分阶段掌握单元操作,两部分内容交联,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采用这种方式,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3 将学生分类,因材施教将学生分类不是将学生分等对待,而是针对学生现在及将来的计划分类做规划。在每届的新生导论课的中后期,笔者会对全班学生做个调查,了解学生对食品专业的认识、毕业后的计划、对考研或就业的认知等想法,目的是针对性的对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做出合理的指导,帮助学生理清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向。

2.4 课程考核及灵活教学模式导论课除了引导,还可以引发学生讨论,讨论即体现在课堂上,因应用性专业的特殊性,知识点大都反映在社会现实,方便教师随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大家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打分,作为考核总成绩的一部分。此外,考核还包括学生平时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课程作业布置采用开放式,学生根据当堂听课重点,总结整理作业,根据作业也可及时查看学生的听课情况[7]。

在教学模式上,除采用以上所述各种课堂教学法,还可在学习专业课之初多开设讲座。因一个教师的研究方向、思想相对单一,可选择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就其研究领域的知识、学科发展概况、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等进行专题讲座,使讲座更加具有针对性,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方向教师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解和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了解该专业内容及发展方向[8]。

3 结语

专业导论课虽然在整个大学学习中所占比例小,不足30学时,但对学生的影响相当深远。一门成功的导论课程可以使学生对本专业形成整体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更加主动地学习更高层次的理论和更专业的知识。

[1] 刘学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 姜松,崔恒林,朱帜,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8):84-87.

[3] 李锋,金朝永,温洁嫦.成功的专业导论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10):185-187.

[4] 郑清平.关于大学生专业兴趣培养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69.

[5] 齐秀芳.大学一年级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文信息,2014(3):194.

[6] 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1):37-39.

[7] 冯向阳,邝兆明.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设置“专业导论课”意义和方法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8(12):1191-1193.

[8] 周辉,周红丽,胡亚平,等.《食品安全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8):60-61.

淮南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4xj53);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jyxm193);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sjjd022)。

尹琳琳(1984- ),女,河南夏邑人,助教,硕士,从事果蔬贮藏与加工研究。

2015-03-17

S-01

A

0517-6611(2015)12-313-02

猜你喜欢

导论食品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使公民有道德:导论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