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时期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发展策略探究

2015-12-17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音乐专业

李 平

(鞍山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转型时期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发展策略探究

李 平

(鞍山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当前我国正值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从转变地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师资队伍特色建设、加强音乐专业学科建设等几方面,对转型时期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建立健全完善的音乐专业职业教育功能网、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要是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体系自身完善的必然需求.

地方高校;转型时期;音乐专业;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正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彻底深化各领域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顺应国家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趋势,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必将出现一系列重大而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音乐专业作为地方本科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转型发展将不可避免.

1 大力推动地方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势在必行

在我国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的大背景下,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1 世界发达国家提供的人才培养经验

以德国、英国等国家为例,作为欧洲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代表,在上世纪中叶,德国、英国等国家迫于生产的需要和技术的需求,催生了一大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实践的成功经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比较强的国家和国际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国家,都是实体经济发展比较强劲和职业教育功能体系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相对完善的国家.由此可见,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转型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建立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结构势在必行.

1.2 转型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的关键时刻.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专业技术技能性人才供给不足.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战略切入点之一,关键的举措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整体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3 转型是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自身完善的必然需求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分类法》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在国际上高等教育包括“研究型教育”“应用型教育”和“实用型教育”.“研究型教育”是按学科分设专业、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的教育;“应用型教育”是按大的技术领域分设专业,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专门教育;而“实用型教育”,类似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专职业技术教育.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发展极其不平衡.本科阶段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完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不平衡,不能形成完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上世纪末我们国家大批的专科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晋升为本科院校,导致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职业技术技能化教育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普世教育的发展阶段,高等院校培养的大量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一方面高等院校毕业生严重供给过剩,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又得不到很好的满足,社会上出现了较严重的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这种问题是高等院校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培养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师资严重匮乏,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横向上与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之间缺乏贯通的制度和体系交流网络.所以,建立健全完善的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教学功能网络,深入改革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教学的结构层次,完善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教学的结构体系如箭在弦[1].

2 地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在地方政府“科教兴省”战略的推动与实施下,结合我国国民有迫切进行本科学历学习的国情,地方高等院校实施了大规模的扩大招生.地方高等教育领域的音乐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音乐教育研究方法大量引入中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音乐专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领域的音乐专业进入了崭新的飞跃式发展阶段,在地方高校实施大规模扩大招生的背景下,音乐专业作为热门专业,大规模扩大招生成为必然.随着大批的专科学校晋升为本科院校,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普遍存在着文化课水平偏低、音乐技能技巧偏差,音乐表演能力欠缺、不能胜任与音乐有关的职业工作等问题,音乐专业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越显突出[2].

3 地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发展策略

3.1 积极转变音乐教育思想观念

音乐专业的发展要结合音乐专业的特点,积极转变音乐教育思想观念,坚持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全面推行通识教育,努力促进音乐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结构的快速转变,积极努力适应应用型教育模式和人才战略培养模式的改革.

音乐专业要按照新型大学的发展规律和建设标准进行大胆的调整和变革.要改变以往重技巧轻能力、重技术性训练轻实践性培养的模式,走出象牙塔,走向基层舞台.地方本科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要实现实质性的转型和发展就必然要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必然要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音乐专业只有努力融入新的教育环境、积极确立新的办学理念、切实尊重学生新的需求、努力构建新的教师模式、积极制定新的教育教学标准、探索新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全方位服务新的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切实提升新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走上新时期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实用之路.

3.2 努力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音乐专业应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是指专业基础知识技能扎实,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社会生产活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具有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音乐专业应大胆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切实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体系,建立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注重音乐学科教学的横向联合,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舞台综合实践能力、音乐专业教学能力,建立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富有地方高等院校特色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注重声乐课、钢琴课、和声课与即兴伴奏课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声乐、钢琴、和声、即兴伴奏四门课程的教师要定期针对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即兴伴奏能力进行教研,使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协调、统一、连贯并具有可持续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专业训练的同时强化歌曲的伴奏,是提高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学习歌曲阶段,声乐教师要帮助学生仔细分析理解歌曲的调式调性、歌曲的创作背景.学生演唱时,教师的伴奏更要精心设计,用伴奏为学生烘托艺术形象,使学生更深地理解作品、演绎作品.从歌曲的前奏、半终止、高潮的处理,到尾奏的处理,都通过歌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并让学生边弹边唱,掌握伴奏基本常识.加强钢琴基本功训练是弹好钢琴伴奏的基础.钢琴伴奏时,除了考虑相应的和声配置及伴奏织体外,还要通过手指的控制,将音色控制好,这样才能弹出优美的歌曲伴奏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扎实的钢琴基础.此外,《车尼尔钢琴基础教程》中练习曲的和声进行是非常严格、规范的,其中伴奏织体很适合歌曲的伴奏.所以,教师在教授《车尼尔钢琴基础教程》时,要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它的和声进行及伴奏织体的运用,并将它与歌曲伴奏密切联系起来.在和声课教学中,要加强和声与钢琴伴奏的联系,教师应有步骤地训练学生弹键盘和声;在弹奏声部连接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和声的声部进行是否合理,并逐渐让学生进行其它常用调的练习.另外,和声课应把歌曲伴奏作为作业,标识和声功能及伴奏织体,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编配伴奏的习惯,锻炼学生和声的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即兴伴奏课教学中,钢琴教师应要求学生多弹奏一些歌曲的正谱钢琴伴奏,积累伴奏经验,提高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多接触不同调式的歌曲,让学生互相伴奏教学歌曲,逐渐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其次,加强视唱练耳课与音乐欣赏课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鉴赏力,为学生从事音乐理论工作打下基础.高师视唱练耳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视唱、听音记谱、看谱唱词等内容,这几方面内容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相反视唱练耳课与音乐欣赏课结合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传统的视唱练耳课过于突出欣赏音乐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师没有或很少考虑各种练习中音乐的表现与感受,忽视对学生整体音乐能力的培养.“音乐听觉能力的提高,要通过学习实际的音乐作品,而不是脱离上下文从音乐作品中摘录一些材料所能达到的.”在视唱练耳课教学中,应大量结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在欣赏、理解各个时期作品的音乐风格、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发展音乐听觉能力.最后,加强音乐技能训练与音乐教育学、音乐教法课的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和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辅导能力[3].

3.3 积极推动师资队伍的特色建设

音乐专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凝练教师的教育教学特色、强化提高教师特色教育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积极推动师资队伍的特色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音乐专业面临的问题十分艰巨.

首先,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引进具有一定教学经验与舞台实践经验的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十分困难.各地方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工资薪酬水平较低等原因,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其次,引进的高学历人才虽然在学历学位方面达标,但舞台实践经验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欠佳,缺少足够的理论认知和深刻的实践经验;最后,音乐专业现有任课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但对转型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严重不足,思想层面不够重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缺少深刻的认知和足够的实践经验.

音乐专业要努力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音乐教育教学观念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育方式,积极搭建音乐专业双师型教师教育发展的平台,提高教师从事音乐实践教学的水平,推动音乐专业师资队伍的特色建设.

3.4 加强音乐专业学科建设

目前,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普遍的现象.而对于音乐专业的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地方本科高等院校要努力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体系,提高学生的从业技能技巧,积极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总的来说音乐专业的就业方向是比较广泛的,学生大学毕业以后可以做音乐教师、传媒节目策划人、音乐编辑、音乐工作室、职业编曲等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专业人士去参与.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课程设置一定要针对其就业有的放矢、学有所用.

首先,应加大音乐社会实践性课程设置比重.目前音乐专业开设的课程理论性科目比重较大,社会实践性课程设置亟待加强.音乐专业只是在学校有演出需求的情况下,才组织进行演出实践活动,随机性极强,系统规范化不够,且全员参与程度严重不足.建议将演出实践写进大纲,声乐、键盘、舞蹈等课程应设置相应的实践学时,让演出成为常态化.

其次,开设音乐论文写作课程,加强音乐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从事音乐编辑、音乐评论等工作打下基础.学生既要学习中外音乐史论、音乐美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接受音乐实践方面的训练,走进传媒场所、音乐编辑部等相关部门,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理论的同时提高音乐实践能力,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发展潜能,学有所用.

转型时期地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应在不断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以推动现任教师知识结构转型和能力结构转型为基础,创造一切条件,打破封闭办学模式,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确保地方高等院校转型顺利成功.

[1] 乔伊斯,肖沃斯.教师发展[M].唐悦,周俏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 张天慧,李巧伟.当前高师声乐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J].戏剧之家,2012(1):270-271.

[3] 李平.关于改革高师音乐传统教学模式的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3):85-86.

LI Ping

(SchoolofMusic,AnshanNormalUniversity,AnshanLiaoning114007,China)

(责任编辑:陈 欣)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usic major in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Our country is facing a critical period of time when reform in various fields is deepening thoroughly.Higher education is also encountering strict challenge as well as a good opportunit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usic major in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ring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he points of changing the educational concepts,reforming the traditional talent-cultivating mode,promoting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strengthen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occupational education function network of music majorto suit for the demands of talent development by our society is a imperative requirement of self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ransitional period;musical major;development strategy

2015-07-13

李平(1969-),女,山东嘉祥人,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专业方向:艺术学.

J022

A

1008-2441(2015)06-0086-04

猜你喜欢

应用型音乐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圣诞音乐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音乐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