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安庆水利建设述论

2015-12-17

关键词:明清水利建设安庆

汪 葛 春

(安徽大学历史系, 安徽 合肥 230039)



明清时期安庆水利建设述论

汪 葛 春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明清时期安庆水旱灾害频发,为患甚剧。安庆官民通过整治河湖水道、引水,蓄水灌溉、修筑圩田积极应对水旱为害。但是,水利建设强化了人们对水利的依赖,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程度的危害。

关键词:明清;安庆;水利建设

明清时期,安庆水旱灾害频发,为害甚剧。安庆地区人民就地随形、因地制宜,兴建了一批或防洪或灌溉或者两者兼备的水利工程。本文以明清安庆府下辖的潜山、怀宁、望江、宿松、太湖、桐城六县为对象,运用相关地方志及其他文献,对明清时期安庆水利建设情况做一考察。

一、整治河湖水道

安庆南部沿江一带多是地势低洼的平原,河湖纵横,土质疏松,明清两代圩田大盛。为防止江河湖水泛滥漫溢成灾,明清时期,安庆官府和民间在沿江地带修建了不少河湖堤防。就数量而言,清中期以前修建的堤防比较少,只有宿松康公堤、黎协堤、枫香堤,太湖翟公堤、万柳堤,大多数堤防是清中后期修筑的。如宿松“道光后,江潮迭溢,于是外而沿江数百里之长堤先后修筑,内而滨湖各村庄地亩亦均筑围”[1]408。著名的同马大堤绵亘数百里,就是从道光到光绪年间逐步修筑成的。同马大堤乃同仁、马华二堤合称,上起鄂皖交界的段窖,下至怀宁官坝头,联并同仁堤、丁家口堤、泾江长堤、马华堤等,长达175公里,保护了宿松、望江、怀宁、太湖四县141.5万亩耕地[2]。除沿江大堤外,安庆民众还修建了众多拥护江堤的“复堤”和抵御湖水漫溢的“御湖之堤”。如宿松的南堤、御湖堤、绥丰堤、惠民堤、泾小后湖各堤、七段各湖堤等堤。这些堤防规模相对较小,多由官绅倡导,民间集资修筑,如同仁护堤就是“自道光十八年修建同仁官堤后,近堤绅民因湖水内溢,当即集资修建”[1]410的。这些大堤建成后,每遇大水堤决,多请官款补助兴修。总之,江湖各堤依为唇齿,共同保护堤内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庆境内诸河多发源于西北部大别山,明清时期河流上游过度垦殖造成植被稀疏、地表裸露,一旦“霖潦经时,洪流浩淼”,大水“一出平原则沛然莫御,沙随水走,前者未去,后者复来,遂致河日高而田日低”[3]21。下游河床淤高,通畅水流能力减弱,若骤遇洪流,排泄无力,必然酿成泛滥、溃堤之祸。所以明清时期,安庆官民除筑堤御水外,也重视开挖疏浚河道以减水。如在桐城县北有河一道,发源于龙眠诸山,由是而东而南,汇太湖、达长江,“其支流所引,为西南疆亩水利”。但每年春夏之际,众流合聚,“激简若雷,数年来坏民居而入,直冲郭下。”为治此河,康熙十一年夏,知县胡必选组织人员对其“深浚,河流故道,束之不得他出”,当年秋年竣工,“计堤长七十有八丈,深一丈有三尺,横亘称之”,自此“河流式序”,“南亩资灌溉”[4]。

二、引水、蓄水灌溉

修建河湖堤防、开浚河道是防治水害;引水、蓄水灌溉则侧重于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安庆地区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如何因地制宜地导引如此丰富的水资源灌溉田亩是明清时期安庆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的引水灌溉形式有引渠灌溉和提水灌溉等。

引渠灌溉就是开挖渠道,就近引溪流、河水、湖水进行农田灌溉。如怀宁县的田地“近湖河者则各从所近之处引湖河入灌”。以该县渌水乡为例,其田亩灌溉用水就是分别从新河、长枫港、张家塞、大泊头、白草湖、秦塘湖及长江引来的;广泰圩内邱郎泊、泉潭夹、西夹湖、司公夹、小港、草扛湖、洲浦夹、墩子湖“引江水由鸭儿沟入灌田万余亩”[5]101。桐城县北郭外有桐溪,万历时县令胡若思“凿渠引桐溪水溉西郊民田数十顷,……名为桐渠”[6]。后世多有疏浚,康熙十年“岁旱,独西南获水利有秋焉”[7]。清初,宿松二邓堰及茯苓阪田多塘少,居民董、周各姓倡议跨筑大河开沟,“长约五里有奇,阔八尺以至丈余不等,从大河挽水灌田近二十顷”[1]415。

提水灌溉是利用简单的机械装置将低处的水源提到高处灌溉农田的方式。明清安庆人因地制宜,山区农民利用溪流河水落差大的特点,安装水轮和筒车,借助自然水流动力输水灌田。如明御使刑址游潜山时,就曾见“溪旁有轮蓄水左右,曰水轮也。山雨溪涨,缚竹为筒,水驱轮转,筒自挽水以灌田,无庸人力也”[8]。弘治宿松县令施溥根据民间“筒车旧废”的实际情况,“遇河流不竭者,令民为筒车五十乘,朝夕自运不停,民力少息”[9]。平原地区的农民则使用水车车水灌溉。如桐城“河田或取给于河水,以水车转运,随时蓄泄”[10]。宿松张刘堰久废,田荒,光绪二十年重新挑筑后,引鏧山南流之水注之,“遇田旱时,张、刘两屋车水灌田,驾车五乘,以一天为一度,周而复始”[1]414。

安庆地区山地丘陵岗地众多,地势陡峻,地表蓄水能力薄弱且流经的山溪、河流多短促,一遇干旱,水量减少甚至有断流之虞。因此,直接引水灌溉并不理想。为保证山地丘陵岗地的灌溉,就得解决灌溉用水的拦蓄问题。明清安庆人多采用陂、塘、堰等水利型式拦蓄灌溉水源。陂、塘名称虽相异,实际大抵相同,都是指能潴蓄水潦的池子;堰是指修筑在河流上拦截水流以积蓄水量的水利工程。

明清安庆山区、丘陵地带各类陂塘堰灌溉工程星罗棋布。如桐城“有山必有塘,塘大小长短浅深不一,山田亦有山塘”[10]。怀宁“怀田山阪错杂,水多仰给塘陂”[5]101。当然,明清时期,安庆除了新修一批陂塘堰外,也重视对旧有工程的修复和整治,如对著名的吴塘堰的修治。吴塘堰位于潜山境内潜水南岸,为东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创筑,建成后“溉田三千七百余石,约万有一千余亩”,后世历代均有修葺,“以故他壤告饥,而堰以下独无恙”。但及至明中叶,因失修而荒废。嘉靖元年,安庆知府胡瓒宗重修吴塘堰,“乃筑于上流,凿山麓之石为渠,凡二百余尺,广有八尺,深加广四之一”,结果“水入石渠顺其性,安流徐行,以达于土沟,以灌于田,岁乃大熟”[3]22。此后,万历时于廷寀,康熙时常大忠、蔡廷等均有所修治,一方百姓也深得吴塘堰灌溉之利。

三、修筑圩田

圩田是在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区,临水筑堤,将水与农田隔开以抵御洪水内犯,堤内密布管道,堤上建闸,涝时开闸以泄积水,旱时开闸引外水入灌的工程,因其“有堤有闸,故列水利之中”[3]23。圩田把防水防旱的功能集于一身,以期达到旱涝保收。明清时期安庆地区水旱频发,同时特别是清中期以后生齿日繁,人口增长与耕地不足矛盾日益加深,旱涝保收的圩田开发迅速,长江沿岸、丘陵地区、大别山山前平原的湖泊、河汊、芦洲、浅沼、草荡多被开辟为圩田。根据相关地方志记载,安庆地区圩田在道光以后尤盛,圩田分布广泛,如在桐城,“孔城出街西往县城西南,往枞阳皆有圩田”,“自下枞阳以东至于陈家洲,东北尽于老洲头尽皆圩田”[10]。至清末,宿松有圩田60座,潜山11座,怀宁超过37座。

安庆地区最著名的圩田莫过于望江西圩。关于西圩的起源莫衷一是,其面积、范围,明以前史载不详,亦不得而知,但自明以后历朝屡有修治。据记载,其“圩周三十余里,岸长三千九百七十余丈,脚阔十丈,高二丈;内包西湖、小陂、后湖,为田三万七千余亩”[11],是望江县的粮食主产区,“居民千有百余家,国赋参邑之半”[12]。又如地跨怀桐两县的广济圩,旧名广泰圩,嘉庆八年怀宁渌水乡人王大本等倡议修筑而成,道光六年、同治九年逐步扩建至桐城境内,圩堤长达百里,分元、亨、利、贞四大号,“凡从前各小圩名目极多已尽包在内”, “由是怀桐两县居民共数十万亩益鲜水灾,城垣亦籍资障护”,因所济者广,遂改名广济圩[5]104。当然,像这样万亩以上的圩田比较少见。大体上,安庆东部圩田面积较西部为大,如怀宁圩田很多能达到数千亩,宿松圩田多为数百、几十亩的规模,甚至有的圩田只有数亩,如宿松的刘家小围仅6.4亩、罗围仅2.5亩、罗殿英围仅1亩等。实际上,大型圩田也多是由众多小圩联并在一起而成的。如上述的广济圩内部就包括永丰圩、安乐圩、太平前后圩、长生横圩、张家桥圩、小河埂圩等众多小圩。众多小圩联并在一起,统一规划布局,加固堤岸,清理沟洫,减少圩堤渗漏,增强排灌能力,可以更积极、有效地防御洪水侵犯。明清安庆地方官民都十分重视对当地圩田的兴修与维护,并形成了许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如设立圩长负责领导加固维修圩堤、管理涵闸等,不少圩区如望江西圩,还制订了圩规圩约防治人为破坏。

四、水利建设治理水旱灾害的反思

明清安庆官民的一些水利建设活动,如缘坡开沟、临水筑堤、开垦易涝地、修筑圩田,使得荒野化为膏腴、城垣房屋免遭漂没、人口繁衍兴盛,但人们享受这些水利建设成果带来的红利时,农业生产、生命财产安全更加依赖于水利。水利的兴衰制约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好坏。在水利建设已然大发展的背景下,一旦社会动荡,水利设施维修不力,不顾公利的水利利用盛行,某些自然条件变化使水利出现衰退时,洪魔旱魃的危害性将成倍增强。如宿松柴家围、刘纪人围等39围,原系滨河泥滩,明时河道宽广,泥滩多没于水中。雍乾后,“河渐淤涨,滩壅愈高,附近居民于是傍河筑围,开垦田亩”,共开得田14顷62亩多,“当各围初建之时,正值乾嘉间江潮低落,湖水不波,所垦之田丰收有庆;自道光后,连年大水,溃决之患几于无岁无之。是昔之易荒原为膏腴者,今又变膏腴为荒原。”[1]413怀宁郑家圩筑于受泉白洋湖口,有田数千亩,白洋湖是该县独秀山以西之水汇聚之处,自乾隆年中筑此圩后,“水下流泄常迟滞,湖内田七千余亩,时时被菑”。嘉庆四年,又在湖口建朝天闸,“水益壅不得出,每遇山洪即成积潦,有业者苦之”[5]106。太湖“大河绕县城北东南三门,旧有民修土堤,成毁不常,岁多河患”[13]。

简而言之,明清安庆水利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各类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泛。然而,明清安庆地区水利灾害的频度、强度及造成的破坏却没有相应地消减,甚至于强化了。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值得我们去反思。

参考文献:

[1] 张灿奎.(民国)宿松县志(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08-415.

[2] 杭宏秋.简论安徽沿江圩垾的历史演变[J].中国农史,1988(4).

[3] 刘廷凤.(民国)潜山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1-23.

[4] 胡必选. 修河纪事[M]∥胡必选.(康熙)安庆府桐城县志·卷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39.

[5] 舒景蘅.(民国)怀宁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01-106.

[6] 焦竑.玉堂丛语·卷二·政事[M]. 顾思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35.

[7] 胡必选.(康熙)安庆府桐城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3.

[8] 张楷.(康熙)安庆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72.

[9] 石葆元,汪景祥.(道光)宿松县志·卷六·水利志[O]. 道光八年刻本.

[10] 金鼎寿,廖大闻.(道光)桐城续修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90.

[11] 龙子甲.(万历)望江县志[M]∥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二〇册).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734.

[12] 沈镐.邑令马骏修西圩碑记[M]∥曹京,郑交泰.(乾隆)望江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620.

[13] 李英,高寿恒.(民国)太湖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55.

责任编校:徐希军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4-0093-03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4.022

作者简介:汪葛春,男,安徽潜山人,安徽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灾荒中的民间应对机制研究”(12BZS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代灾荒中的官民互动”(13YJC770014)。

*收稿日期:2015-04-04

网络出版时间:2015-08-20 12:55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820.1255.022.html

猜你喜欢

明清水利建设安庆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鱼殇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丁村民居砖雕艺术研究
明清江南教育情况研究
彭阳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