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消防基础建设现状调研——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为例

2015-12-17卢政强,王耀军,张磊

安全 2015年7期
关键词:消防车城镇化乡镇

【摘 要】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消防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公共消防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笔者梳理了当前县域及乡镇消防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消防力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消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消防安全状况得到了较大地改善。而目前农村消防基础建设普遍薄弱,消防安全形势仍面临严竣考验。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多数县城仍是一个公安消防大队,由于县城所辖的边远乡镇距县城较远,加上乡间道路的路况较差,县城的灭火救援力量无法迅速到达。同时消防基础设施配套不全,装备落后的状况仍是制约灭火救援的瓶颈。

1 城镇化进程中县城及乡镇消防力量存在的问题

1.1 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增加了消防救援的难度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和深入,县城建设面积不断向周边郊区扩展,规模不断增大,县级市不断涌现。特色建筑、高层建筑也在县城拔地而起,大量可燃建筑材料不断进入各个建筑领域,无疑增加了火灾隐患,给消防救援带来了新的考验。县消防大队过去的单一救火为主的职能和范围,已很难满足现代化城镇建设需要。

很多县消防大队建设规模、装备、人员,对远离县城的农村火灾和突发事件,因距离、路况、信息、水源等多种客观因素限制,少则几十分钟,多的则达几小时才能到达,很难达到“五分钟消防”的标准。乡镇和农村火灾发生后,县消防大队赶到火灾现场为时以晚,只能做到打扫战场扑灭余火,尽量减少损失,以至于经常引发警民矛盾。

1.2 现有消防力量和建设基础薄弱,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目前,很多县消防队装备不足、设备陈旧老化、科技含量较低,有的消防大队资金不足难以做到设备及时更新,特别是现代灭火作战需要的特勤器材、专勤装备严重不足。消防通信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现代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消防通信设施建设差距很大,难以适应现代灭火作战的指挥调度需要,消防车辆、消防器材、个人防护装备量少质差,实施救援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针对高空、地下、水上等特殊火灾现场,更是望火兴叹。城镇消防基础设施不足,设置布局不够合理,管理维护不力,完好率低,临战供水不足。老城区普遍存在街道狭窄问题,居民区巷道更是狭窄曲折,消防车难以进入。城镇管理混乱,以街道为市场,占道经营,有的繁华闹市区人为埋设固定桩橛、路卡禁止机动车通行,消防通道不畅现象也十分严重。

1.3 乡镇和村屯消防基础较差,组织不健全,自救能力薄弱

由于消防设备“闲多用少”,容易被人们所淡忘。走访调查了解到,有的村购买的“手抬式机动消防水泵”五年竟未开箱,等到用时已无法启动,消防水带损坏,水枪、接口丢失,灭火器未能按规定及时检修、换粉和充压,关键时刻不能使用。

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消防队伍,有消防车二、三台和部分救援器材,人员多数是在岗不在编的合同制,人员工资、设备维护资金大多由乡镇自筹解决。但是由于非财政计划内列支,往往出现资金短缺现象,拖欠人员工资、后勤保障资金不足、设备维修不及时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消防人员不稳定和积极性不高、设备完好率低下等问题。有少数的乡镇只有一、二台消防车,大多是上级消防队所淘汰,完好率极低。消防队员大多数为兼职,一旦遭遇火灾人员难已凑齐和准时到位,设备故障颇多,很难达到及时有效救援。

2 城镇化进程中县域消防力量薄弱的对策

笔者经调研分析后,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2.1 加强城镇消防规划建设

任何建设项目中缺少消防规划都是不完整的规划设计,消防建设要从规模上做到与城镇化建设同步发展,努力达到与城镇化建设规模相适应、相匹配。“水”是灭火的重要物资保障,城镇化进程中消防“水源”建设要优先发展,要按照城镇消防规划要求,坚持路修到哪里,消火栓就安装到哪里的原则,努力保证消火栓一开始就建设到位。对于原有城镇区消火栓欠帐问题,要认真制定计划,及时补充安装,尽快还清旧帐。

有些发达地区的乡镇己经达到了县城规模,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的深入和创新,面对日益繁重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乡镇消防战斗力量也要做到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同步发展,与时俱进,做战略上的调整和战术上转移,把遏制农村火灾力量重点建设在乡镇,把乡镇建成一个能遏制农村火灾和基本救援的“驱逐舰”式消防队伍,做县、乡镇、村三级联网承上启下的中间力量。把消防重点建设在乡镇上,主要优势还在于:乡镇离农村道路要比县城离农村更近一些,可以减少路程赢得更多营救时间;乡镇是所辖村的直接的领导者,也是安全第一责任人,领导干部对各村情况最了解最熟悉,更加贴近各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得心应手。

2.2 加强县域消防组织建设

按照国家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意见》的要求,建设多种形式农村消防队伍,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新农村建设中,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农民,建设的持久动力和不竭的源泉也是农民,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思想上解决农民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思想问题,使广大农民能以足够的热情和持久的动力来创造自己的美好幸福生活。挑选那些年富力强的村民组成义务消防队伍,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技术培训,明确消防安全职责,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防火巡查和灭火演练,平时正常开展劳作,战时做到“招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打造一支本领高超、技术过硬、人不离村的 “快艇”式农民消防队伍。

对于已建立了消防队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与时俱进地巩固、完善、加强、提高,按照乡镇现状和长远发展目标,切合实际加以改建扩建,受县消防大队领导统一指挥。把消防建设投资列入发展规划之中,把消防经费正式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进一步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条件具备的要把消防人员列入政府事业编制。按照实际需要增添消防车辆、救援器材、人员保护装备,按照县级消防大队统一要求设立联系方式,有效管控农村火灾,遏制农村特大火灾的发生。

暂时还没有专职消防队的乡镇,或仅有少量消防器材的乡镇,要紧紧抓住城镇化建设、综合治理等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解决好农村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备设施、消防通讯等为突破口,结合乡镇消防工作现状,把消防建设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工程进行整合推进,迅速建立建全“乡镇消防队伍”。消防队的规模一定要按照《消防法》城乡并重的原则,按照乡镇地域范围大小、人口户数、所辖村屯多少切合实际、放眼未来,适度超前确定建设规模。一般的乡镇要有2-3台普通型消防车和必要的装备救援器材,按照国家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意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初期消防车司机应是专职的,有利于平时设备维护和保养,消防队员兼职和义务相结合,兼职消防队员可在乡镇机关内挑选,选调身体素质好的机关干部、派出所的公安干警、复转军人等做兼职消防队员,尤其是当过消防兵的复转军人要优先考虑,吸收热爱公益事业、热爱消防建设的社会人士做义务消防员。

2.3 加大消防基础建设资金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公益事业、公共建设,包括消防救援在内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消防建设投资总量较低,大多数农村目前仍然缺少消防设备、设施、消防水源,自救能力相当薄弱,广大农村仍是火灾防范、救助的重点。资金严重缺乏,购置消防设备、器材和消防设施建设相当困难。

新农村建设的公共公益性事业基础建设,大部分资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来承担,各级地方政府尽快组织相关部门,一盘棋地统筹规划,以治理农村火灾为重要支点,把农村消防建设项目纳入到总体规划中,明确农村消防投资项目,突出重点,结合农村消防工作涉及新农村建设改造工程,把农村消防建设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工程进行整合推进,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快“村级”消防基础建设。

2.4 更新消防装备器材

加快设备更新,淘汰陈旧落后的消防装备和器材,增添必要的新式消防车辆、消防器材、个人防护装备,在购置新品时要有超前意识,选购科技含量较高尖端品牌产品,从实际出发增添特种功能的消防车和特种装备器材。“一村、一泵、一队”的农村消防建设模式,就近扑灭农村火灾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农村消防设备存在的重要性。已建立了“一村、一泵、一队”的农村,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加强、提高。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屯,因地制宜,适度超前,也要添置“消防车”,争取农村消防建设跨越式发展。尚未建立和没有消防装备的村屯应紧紧抓住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手抬泵、消防水带、水枪、消防加水点、供水车等最基本的灭火救灾装备。

2.5 加强乡镇消防水源建设

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加强乡镇消防“水源”建设尤为重要,要按照乡镇消防总体规划要求,合理布局,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乡镇消火栓和加水站点。抓好自然、天然水资源,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利工程,因地制宜建立可供消防车停靠取水码头、取水口、加水设备,确保火灾时消防车或消防泵能够及时、足量、方便取水灭火。

天然水、自然水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要在中小河流的小流域治理,水利建设、打井灌溉、雨水集蓄、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建设消防加水点,配置加水设备;自然水资源匮乏地区靠蓄集雨水生产生活的农村,还要适当增建消防蓄水池,高寒地区还要建防冻消防水窖,合理配置提水设备。在利用地下水打井灌溉的地区,把离村较近的机井加以改造实现一井两用,有条件村屯要在村内宽敞的地方打消防专用加水机井,并设置潜水泵,在农村人饮改造工程建设中,要预留出专供消防加水管口;针对消防车难以靠近自然水源加水实际情况,消防车配备远程高压注水“手抬机动水泵”。

2.6 加强村屯内道路治理

加快乡镇消防基础道路建设,几年来在国家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农村道路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有的县至乡镇至村屯多为三级公路,路面不宽,质量不高,负重能力较低,个别地区还人为的设置限宽、限高、限重路障,大型消防车难以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道路”先行,加快乡镇至村硬化路面建设,暂时不具备改造条件的沙石路面要加强管护,确保道路平坦宽畅,对人为的设置路障要拆除,政策允许必须设置的,要做到管理者和消防车一把钥匙,确保消防车道路畅通无阻。

目前村村通公路建设发展很快,硬质路面大部分已修到村头。但很多村内仍然是过去历史土路,一遇雨雪天气人难走车难进,道路两侧乱堆乱放现象十分严重,街道未按规范整改狭窄弯曲。在新农村项目建设中的泥草房改、路改、扶贫解困、饮水、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多项工程,要按照消防规范要求,把农村消防通道共同实施。

3 结论

笔者实地调研了目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县城及乡镇消防基础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消防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提出了应从统筹城乡消防规划,加强县域消防组织建设,加大消防基础建设资金投入,更新消防装备器材,合理布局乡镇消防水源建设,加强村屯内道路交通治理六个方面加快消防基础建设,力争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达到与城镇化同步发展、步调一致,形成一个以县消防大队为主体的“巡洋舰”,乡镇消防队为中间力量的多艘“驱逐舰”,村消防队为基础的若干艘“鱼雷快艇”,构建“三级联网”新的消防战斗力量,形成一个能上下联动,军民协同,村村互助的“联合舰队”,创建一个能够全面遏制城乡火灾和有效实施多种救援机制。用高标准、严要求趁势推动消防事业快速发展,全面改善消防现状,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猜你喜欢

消防车城镇化乡镇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消防车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迷你”消防车的启示
新安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查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