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说国际学校

2015-12-17赵小妞

留学生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大学课程

赵小妞

随着留学的低龄化,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选择到国外高中留学。为了较快地适应国外生活、顺利融入当地文化氛围,“小留学生”必须要做足相关功课。那么,究竟有哪些事项是需要他们特别注意的呢?

国际学校是什么?

国际学校英语:(international school)是指跟随外国侨民母国的教育制度,为外国侨民提供其母语教育的学校,近年来又发展成同时可以为本国学生提供国外教育模式的学校。目前,我国的国际学校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由在中国境内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合法居留的外国人开办的国际学校(简称为“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

第二类是同时招收中国学生又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学校。这类学校采用国际课程(IB),有独立的校园,其课程体系、教育理念、硬件设施和学生构成都是国际化的学校。

第三类是本地学校开设的国际部,开设的AP 和A-Level 只是针对中国学生的培训课程,他们的课程是外国的课程,但上课的模式、教育理念和学生构成,都是中国(式)的,所以严格来说,这些学校不能算是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到底学什么?

国内上千所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课程确实五花八门。过度的项目包装和商业化的招生宣传,往往也在传递有违国际教育理念的价值观。

其实国内采用的课程项目大概是这三类:

一是海外课程引进。即隶属于某一国家或者特定区域的课程项目,如美国加州课程、加拿大BC省课程、澳洲本土课程、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隶属英联邦体系的A-level等等。

二是授权国际课程项目。即不隶属任何国家或特定区域的课程,中国的学校经国际组织授权得以开展。如IPC、IBDP等课程项目。

三是全球范围内国际学校的课程。通行课程为IB课程项目,包括小学项目(PYP)、初中项目(MYP)、高中项目(DP),在国内被称为国际文凭课程。是196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规划下,专门为外交使节子女及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统一设计的两年制大学选修课程(相当于高二及高三课程)。IB从20世纪80代开始大范围被全球教育界认可为具有最高学业水准的教育项目,被广泛的大学所接受。

教育家钟启泉在《课程设计基础》一书中写道:“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Curriculum,简称IB课程)以它领先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课程结构,正日渐引起世人的瞩目。它的思想和实践也开始超越国际学校的范围,步入世界各地一些富有创新意识和兼容并蓄精神的普通高级中学。”

美国加州教育部部长Mr.Alan Bersin 说:“IB学子是加州众多名校所追求的目标, IB课程被美国、欧洲、加拿大等世界知名高校认可,它给学生提供了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在加利福尼亚州持有IB文凭学生是完成了最高、最困难的学业。在追求承办IB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将会越办越好。”

“世界各国的学校正求助于IB组织,他们不希望仅仅授予学生学业证书,而是能将他们培养成优秀的世界公民,看到接替我们管理世界的下一代人如此优秀,这真让人感到振奋。” 摘自Hamish的畅销书《What works》 。

AP、IB、A-Level三大国际课程是什么?

AP中文名称为美国大学预修课程,适用于全球计划前往美国读本科的高中生。由美国大学理事会主持。AP成绩不但可以抵扣成功申请美国大学的同学入学后相应课程的学分,而且AP成绩也成为美国各大学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

AP课程是指针对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AP众多的考试科目进行的授课辅导,目的是给一些优秀的学生提前学习大学课程,得到一定的成绩(3、4或5分)后可能获得大学学分的机会。因为AP课程相当于大学程度的课程,因而课程难度较大。美国的名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和学习潜力,因而高中生能在完成高中学业的同时修读AP课程,并取得优秀成绩,在申请美国名校时会更具优势。

IB课程包括学科类课程和核心课程,其学科课程的难度和AP课程类似,尤其是HL的课程,部分课程的难度甚至高过同科目的AP课程。IB课程在美国也受到所有美国高校的认可。美国所有顶尖大学,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都对IB课程推崇备至。

A-Level即英国高中课程,它是英国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是英国的全民课程体系,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就像我国的高考一样,A-Level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

A-level学制两年,目前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A-Level课程是国际A-level课程。A-Level课程是全球学生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国际高中课程,A-Level证书更是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不仅在英联邦国家,A-Level 在美国也获得各大学的广泛认可,包括哈佛、耶鲁、MIT等世界名校都认可A-Level成绩,并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申请学分减免。大多数美国四年制的大学要求学习A-Level课程的学生提供至少三门A-Level课程成绩。

用什么教学方式?

一是本国式教学方式。本国式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于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中。此类国际学校有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美式教育,采用英语授课,学生上课实行“走班制”;另一种是欧式教育和东方式教育,采用本国语言授课。

二是组合型教学方式。组合型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于当地学校开设的国际部。此类国际学校采用的是按年级或“走班制”的教学形式,教师用英语、中文或双语授课。

三是中国式教学方式。此类学校是中国本地学校,他们是完全按照中国教育部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来此类学校学习的外国小留学生必须接受全中国式的教育。因此,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那些华裔留学生或有着相当汉语基础的留学生。

升学途径有哪些?

读国际学校的学生不参加高考,当然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开始接受除了HSK(汉语水平考试)达到要求的外国国籍学生入读本科以外,也开始接受英语研修国际文凭课程(IB)的外国籍学生入读本科。如北京大学公示的IB学生录取要求为“取得IB文凭,总分35分以上”。

国际学校的升学途径只有海外大学。国际课程学校的学生远离公众视野,IB课程作为大学预科的天然优势,所以国际学校的学生进海外名校比公立学校学生机会更大,因为在高中所学的IB课程完全是为了大学学习做准备,包括课程的内容、学习的方式,都是为了大学做学习方法上的、文化上的准备。

当然各地A-Level、AP项目学校数量在不断增长中,出国培训也摇身一变成了海外课程的一种。有的没有具体课程支持,只是拥有出国概念的国际班、出国班雨后春笋一般,有的英文课程被改为中文授课,有的索性为了出业绩,而直接被改良为另外一种洋应试。

招生对象是谁?

一般来说,国际学校招生层次主要是适龄入学的小学生,录取其他年级插班生人数均十分有限。除小一之外,其他年级均为空出学位后,等位的同学会再以插班生的形式入校就读。

而招生广告铺天盖地的“国际高中”招生对象则是中考后的初中毕业生,目标是培养达到海外大学入学标准的合格学生,多为传统学校独立部门,并不涉及价值观领域。也是高年级家庭更欢迎的一种课程项目。

面对最广泛的国际教育准新生、初中毕业生来说,“国际高中”是选择一个进入海外大学的升学工具。明确以后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的话,选择有专属性质的英国、澳洲或者北美课程的国际课程校或者出国班是很实际的;中英班、中澳班、中加班都很有针对性。多数大中城市都有这种学校,各地有品牌的国立高中基本都有开设此类出国班,民办学校几乎100%有此类课程班,可就近入读。

另外,海外移民申请途中的家庭子女,这也是民办国际课程学校主要的生源。移民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很多移民国家的签证政策是不允许申请移民签证的家庭成员申请“非移民”类型的留学或交流签证的。为了子女可以提前适应西方的高中教育氛围,选择国际学校也是必须的。在北美和澳洲有数千所资优公立、私立高中提供IB课程,转学到北美或澳洲IB学子的学业衔接可以说十分平顺。

和普通学校有什么区别?

国际学校多数年级没有书本费,一般除了IBDP以外教材均不收费,采取从图书馆借阅的方式。教科书是公共资产,学期结束后,学生将教科书还给图书馆,给下一年级的学生用。国际学校都有学生自己办的电视台和英文杂志。区别于公立校的校刊校报,杂志从组稿、设计、制作和资金等没有任何校方的参与,学生刊物活跃。社团很重要。

国际学校比较在意细节,尽管校园环境多数一般,和公办学校不是一个级别。但教学硬件肯定是世界一流的,同时,无论教室的布置还是走道的设计都会投入巨大的心力。几乎是每个假期都大手笔修缮和改良环境。

国际学校采取小班授课,每个班不超过22名学生,与欧美授课方式一样,采取走班制。这里没有差生概念,那种用分子分母来分类学生区别对待的做法不会出现,所有学生都同等地受到关注,学习依然重要但绝不是全部。国际学校与家长交流的纽带是学校的家长委员会PTA,相对于公立学校的家长有更多话语权,每月都有执行校长主持的晨会,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方式更有效率。因为没有公立学校那么多部门和领导干部,提前预约就可以找执行校长面谈。

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是考核的一部分,没有学校组织也没有媒体跟踪拍摄,学生会自发组织定期去打扫流浪狗之家,去到福利院陪小孩子们游戏,学校发的奖学金多数都被学生们捐了出去。其实这种事在国际学校里经常发生,因为学生所受的教育告诉他们找到自己价值的最好方式是全身心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学生会不会不适应?

确实一些国内同学刚入国际学校由于不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环境而感到非常痛苦。家长又在孩子身上拼命寻找上了国际学校之后的优秀特质。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考试制度,IB教育侧重人格的塑造,这样的教育成效不会在短期内就显露得那么清晰,只有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家长才能够看到和感觉到。应试教育久了,家长想象的成就或向孩子索取的回报多数只是漂亮的考试分数,可能孩子身上出现了能力的提高家长反而无法及时认识到。

高中IBDP阶段因为国内学生的名额少,所以竞争更趋白热化。因为IB是全英文课程,中考后才进入IB体系的孩子,对于语言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都要求极高。当然校方也在探索各种各样的方式解决国内同学的适应问题,包括“开小灶”提供“双语In课程”派遣到北美微留学等方式。

新生会面临不少的困难。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当你克服一切困难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自身能力有了很大的飞跃。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尽管开始会有些困难,但未来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大学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至善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