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2亿元 嘉德大观释放积极信号

2015-12-16晓旭

中国收藏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万山红大观碑帖

晓旭

117件拍品斩获9.2亿元,李可染《万山红遍》以1.84亿元问鼎—备受瞩目的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战绩喜人。在当前缺乏乐观情绪的市场行情下,9.2亿元的成交额无疑给了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据悉,中国嘉德本年度秋拍囊括了中国书画、20世纪及当代艺术、陶瓷、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六大门类、38个专场,最终总成交额达18.31亿元。

书画市场两极分化

11月15日晚7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紫金大厅内氛围格外火热。备受瞩目的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此举槌。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烈鏖战,最终,整场拍卖会斩获了9.2亿元的总成交额,与今年春拍大观之夜的9.54亿元基本持平。

作为全球中国书画市场的风向标,每季中国嘉德拍卖“大观之夜”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今年更因为一次性地呈现出6件扛鼎巨制而聚焦了业内外关注的目光。

本季“大观之夜”汇集了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潘天寿的《劲松》、《朝霞》,傅抱石的《郑庄公见母》,齐白石的《吉寿永昌》,黄胄《听琴图》6件重要作品。中国嘉德书画部总经理郭彤曾在拍卖前表示:“这些作品在过去20年里内,有一至两件能够同聚一场拍卖,都属幸运。而今年,一次性呈现6件如此重要的作品,其中除了《朝霞》1995年曾在嘉德拍出,《万山红遍》2000年在荣宝拍出外,其余均未在拍场出现过,是所谓的‘生货’,尤为难得。”

其中,开拍前就备受关注的李可染《万山红遍》表现最为抢眼。在当天的拍场上,此作以5800万元起拍后不久就轻松破亿,在第37口叫价中突然有新买家杀入直接把价格抬高至1.27亿元,最终经过20多分钟的激烈厮杀以1.6亿元落槌,含佣金成交价为1.84亿元。

《万山红遍》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20世纪中国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带有鲜明的时代属性,充满艺术激情。李可染一生中曾创作过7幅《万山红遍》,此次以1.84亿元成交的这件,是市场中可流通的三件之一。

与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同样备受关注的潘天寿巨幅作品《劲松》以5800万元起拍,在经历18口叫价后,最终以9315万元被上海龙美术馆竞得。此外,潘天寿的《朝霞》和傅抱石的《郑庄公见母》也分别拍得6900万元和7993万元的高价。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此多的巨制汇聚嘉德大观之夜,拍卖公司却并未采取传统的“估价待询”模式,而是在图录中明确给出估价范围,这给很多藏家和观察者带来了有益的参考。

在拍卖会结束之后的采访中,郭彤表示:“以1.84亿元成交的李可染作品《万山红遍》,可谓是众望所归,竞投买家之多和竞价之激烈远远超出了预期,这也说明了高端拍品的市场不仅仅是存在的,它更像是一个早已经准备好了的市场。”

不过,相较大观之夜爆棚的人气,随后举槌的近现代书画日场拍卖人气买气都显得较为平淡。对此,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市场研究专家龚继遂对媒体表示,“市场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市场追捧的拍品‘双名’要重合,不但要名家还得要名作,不能是频繁交易的行情货,而是有传承、有著录,沉淀一定时间的生货、重器、精品。相比之下,普品成交就比较困难,这说明藏家的眼光越来越挑剔,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

郭彤也认为,通过此次拍卖品可以看到,经过20多年的发展,艺术市场越来越成熟,买家也越来越“挑剔”,对于精品的需求已正在成为市场走向的需求。而如何去应对藏家对于收藏“口味”的日益“刁钻”,是当下整个行业所要思考的问题。

古书画“老当益壮”

在此后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中,有石渠宝笈著录的董其昌作品《疏林茅屋图》以5000万元起拍,之后价格缓慢上升,最终以6900万元成交,创董其昌个人拍卖记录。而另外一部著录于《石渠宝笈》的乾隆皇帝《行书题画诗》册以1552.5万元成交。本场最大黑马莫过于石涛作于1680年的《双骥图》,成交价达到3220万元,超最低估价8倍之多。郭彤在拍后表示,古书画的表现可谓“不紧不慌”,持续“老当益壮”。

不过,本场拍卖多件拍品的落槌价格都接近估价。业内专家认为,一直以来古画市场的行情都不能与近现代书画相比。究其原因,一是鉴定难,二是参与群体少。虽然故宫《石渠宝笈》特展收获辉煌客流,但拍场中的古画收藏者并不多,尤其是收藏《石渠宝笈》的专业户,最多不过几十人。收藏古画的群体尚需培养。

碑帖表现抢眼

在本次大观之夜首次推出“常州王有林藏碑帖”专题中,以750万元落槌的《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让人眼前一亮。据悉,此次碑帖专题共上拍12件拍品,成交额达1743.4万元,成交率达91%。

郭彤在拍卖前曾介绍道:“这是同属一个藏家的12件碑帖,以往碑帖作品会设置在古籍善本板块,此次放在书画部分算是一次尝试。人们对王有林可能并不熟悉,但其‘玉斋’却是大名鼎鼎。经‘玉斋’收藏的作品,往往是高质精品的保障。这批碑帖从来没露过面,业内专家一致看好,并认为是嘉德拍卖20年来最好的碑帖拍品。”而事实证明了郭彤的市场判断,对于名家精品专题,买家确实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首个当代艺术夜场行情火爆

此次秋拍首次推出的20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人气爆棚,行情火爆,成交率高达96%,成交额达1.27亿元,其中专场图录封面作品石冲《欣慰中的年轻人》以3795万元成交,余本《晚归》以632.5万元拍出,皆创下艺术家画作拍卖价格记录。

2015年正值’85新潮30年之际,本次特设的“’85新潮三十年纪念专场”汇集了11位艺术家的13件精品,最终获得白手套佳绩,成交额达2677万元,丁方《悼歌》以1150万元成交,创艺术家画作拍卖价格记录。

“沙耆比利时时期艺术专场”34件作品也百分百成交,最终成交额为1018万元,其中沙耆在回国前两年创作的作品《比利时女肖像》(裸女)以155.25万元夺魁。

瓷杂板块表现平稳

今秋陶瓷部分推出的“御赏—宫廷艺术精品”专场人气尤其旺盛,重点拍品“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纹双螭耳抱月瓶”以1104万元成交。此抱月瓶庄重典雅,青花色泽纯正清丽,画工笔触严整而不失流畅,此类瓶应为皇帝书斋内堂的清供,民间藏存甚罕见,以1104万元成交。“明洪武釉里红如意云形缠枝牡丹菊纹大碗”获价805万元。

在“陶成—瓷器珍玩”专场中,“明洪武釉里红如意云形缠枝牡丹菊纹大碗”是市场上罕见的重器,流传有绪,器纹笔法娴熟,线条流畅,造型古朴不失秀美,以805万元拔得本场头筹。

在家具工艺品板块中,“清隽明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人气旺盛,黄花梨重器最受藏家青睐,“清乾隆黄花梨云龙纹大四件柜”获价3220万元。四个文房专场中,“逸庐—古器雅集”吸引了众多买家,最终斩获100%成交的佳绩,成交额达3078万元。

市场回暖尚需时日

从2013年开始艺术品市场就已经持续调整了三四年,从已经结束的几场秋拍来看,买家观望情绪依旧存在。“观望情绪的出现,说明不管是藏家还是行家,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向都有些茫然。”有资深藏家如此认为。

虽然此次嘉德秋拍诞生了一系列高价拍品,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但在大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一系列高价还不能算是市场回暖的风向标。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过一系列洗礼后,现在形成了一个正确道路,古代、近代的作品一定要高精尖,达到一定高度和盖棺定论的作品才是市场追捧的拍品,市场正在挤泡沫,只有精品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立足,这也是未来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万山红大观碑帖
刘国辉
又见木棉花
别去碰它
李金亮 身处闹市,竟收藏了600多件古籍碑帖
王良实
碑帖 亿元时代
“高冷”吉金碑帖收藏
外过城市雕塑大观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