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镜
2015-12-16王纲怀
王纲怀
罗振玉《古镜图录·前言》云:“乃颇搜集古镜鉴,然也不能多得也!居恒摩桫赏玩,以为: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环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
乙未仲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入藏了一面问世于西汉早期的铭文镜(见图1、图1A、图1B),因“藏在深闺人未识”,故暂命名为“居毋宗铭花瓣镜”。其直径18.4厘米,重量667克。经再三释考,窃以为此镜不仅符合罗振玉前辈之言,而且还有若干问题可供研讨。
年代可考
拙著《汉镜铭文图集》图83~109的27面花瓣镜年代皆是西汉早期。此镜尺寸偏大、重量较重,且因其4个乳钉皆围以4桃瓣,而与河北满城中山国靖王刘胜墓出土之镜有相近之处,故可将此镜年代定为西汉早期末段之汉景帝(刘启)时期。在考古资料中(《长安汉镜》第58页:“毫无疑问,(花瓣镜)时代为西汉早期。”),亦能找到可靠依据。
构图大气
花瓣纹镜是草叶纹镜(盛行于汉武帝时期)的早期形式。《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镜体外廓皆取圆形喻为天,中心位置都设方框意为地。所谓花瓣或草叶不仅是一种植物的图案,更应理解为“社(地)稷”之“稷”。
对于中国铜镜纹饰,学界有一个共识:战国镜纹饰神秘巧妙,东汉镜纹饰精细缜密,隋唐镜纹饰辉煌夺目,而西汉镜纹饰可谓是“华美大气”,此镜即为一个典型实例。
铸制精良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青铜铸制精良系科技水平发展的结果,更是华夏民族值得自豪的一个重要方面。青铜器当是重器,青铜镜亦不例外(何堂坤《中国古代铜镜的技术研究》第338页:“(铜镜的)各项操作工艺异常精致,其合金技术、铸造和表面处理技术,都表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此镜表面光滑平整,呈现水银泌包浆,正是古人按“金锡半”配比而铸制之精品。
尺度规范
中国最早的尺度标准(1尺为今23.1厘米),从东周至东汉有着漫长的历史。此镜直径18.4厘米,正是汉尺8寸(18.48厘米),几乎没有误差。查《汉镜铭文图集》的27面花瓣纹铜镜可知,属汉尺8寸者仅3面(占总数九分之一),余皆汉尺7寸、6寸、5寸。
花瓣镜与草叶镜的单位面积重量(m值:克/平方厘米)一般都在1.5~2.0,此镜高达2.51。大体而言,文景时期是一个节俭的时代,此镜m值高,说明用铜量大,有可能当时使用者的身份较为特殊。
五言句式
此铭释读,历尽艰难,最终由李学勤老师定夺为五言句式。众所周知,汉代诗文多见三言、四言、六言、七言、杂言,《辞海》说:“(五言诗)起于汉代。”此铭3句五言,因句末文字“游、由、忧”皆押幽部音韵,故当可称五言诗。由此铭可以确认,汉代五言诗起于西汉早期,这是此镜在中国文学体裁上的一个贡献。
内容独特
依据李学勤老师的释考,此镜铭文可读为:“居毋宗出游,欲见君毋由,襡私思憔忧。”这里,我们将此镜含有“妾之语”的独特铭文内容解读如下:“(与公婆)同住一起不能随君出游,想念丈夫没有什么理由,只能独自思念而且忧愁。”因为古人理念“父母在,不远游”,所以不能随同夫君一起出行。原铭中,第3字“宗”字可与“从”字混用;第11字“襡”字参照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第377、378页),暂可试释“獨”字;第14字“憔”字参照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194页),可读成“惟”字,即“而”字(李学勤语)。
书体精美
本文图1B将此铭15个字放大排列,其精美程度一目了然,可谓是人见人爱。拙著《汉镜文字编》中有88个毋字,比较可知,此镜的2个毋字十分突出。“忧”(繁体为憂)字中间之“心”移至下部,十分有趣。
隶变初现
由圆转古文字秦篆(小篆)逐渐演变到方折今文字汉隶的过程,学界称之为“隶变”。从镜铭实例可知,这个过程经历了西汉早期至中晚期之际的100多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镜铭文字出现在汉文帝时期,开始时皆为秦篆。在40年的时间内,秦篆就很快地变成了汉篆,正如《汉字五千年》所言:“秦篆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了走向灭亡的命运。”此铭“居、宗、出、君、由、襡”等字,皆为典型的方折汉篆,作为隶变的初期形式,由图1B可见,奇妙地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北京大学竹简书体是明显的汉隶,且发现有汉景帝(刘启)的年号,故其年代主要在景武时期。《汉铭斋藏镜》、《汉镜文字编》等书告诉我们,镜铭隶变发生在汉武帝以后。这些事实表明:在汉字隶变的时间上,金文(西汉以镜铭为主)要滞后于简牍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