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驾到艺术品市场准备好了吗
2015-12-16张娟王嘉祎
张娟 王嘉祎
艺术品拍卖企业巨头、艺术品电商领域专业人士、资深市场研究专家、收藏家……当他们受共同的趋势性话题感召而聚集到一起时,会引发怎样的“头脑风暴”?11月,第三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在京盛大开幕,作为本次大会的分论坛,“互联网+时代 艺术品交易的创新之道”同期举行。3个多小时的热烈讨论,嘉宾们畅所欲言、妙语连珠,未来艺术品市场将如何牵手“互联网+”呢?“互联网+”时代来袭,艺术品从业人员准备好了吗?
各路高手齐聚 论道未来新走向
网络拍卖和传统拍卖有什么不同?在互联网思维下,艺术品行业的创新路径和方向是什么?……11月3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的“互联网+时代 艺术品交易的创新之道”论坛上,来自中国内地多家知名拍卖行掌门人、艺术品领域的专家和资深业内人士共聚一堂,就艺术品交易与互联网的关系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据悉,作为第三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的分论坛,本次活动由中国商报社、中国收藏杂志社主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赵涌牛、上海虹桥古玩城为本次活动的特别支持单位。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有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10年,我国艺术品线上交易额将达到70亿元的市场规模。与此同时,传统的艺术品交易模式也在悄然生变。
“中国拍卖行业的互联网时代从1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真正开始大规模经营,并取得飞速增长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情。”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树英在本次论坛上透露,从2013年到2014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络拍卖平台的上拍量和交易额取得了40%以上的增长,在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网络拍卖能有如此飞速的增长,非常惊人。“推进互联网和拍卖行业业务进一步结合将是未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工作重点。”欧阳树英表示。
作为站在市场最前沿的资深业内人士,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对互联网给艺术品行业带来的变化感触颇深,“传统的艺术品行业已经走到了需要创新的阶段,而技术的革新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品如何与互联网相结合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的事情。”据甘学军介绍,目前北京华辰已经开始尝试现场拍卖与网络拍卖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不少买家的关注,“网络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未来我们还会尝试天天拍这一新的交易模式。”甘学军透露道。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创新必须经历三个转变,首先,在经营思维上要向客户优先转变,把客户的感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次,要由“熟人经济”变成“生人经济”,所有的企业都必须以制度和法制作为前提;另外,艺术品拍卖不能再固守神秘化、高大上这种经营模式,在互联网的思维下,只有更接地气,才能使这个行业焕然一新。
在认为传统拍卖企业需调整经营策略迎接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同时,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零初进一步提出,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也需要同步跟上,以适应新的交易模式。
孔夫子旧书网创办人孙雨田对“互联网+”这一话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直接面向用户,对用户的喜好和需求能第一时间把握,更便于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策略。”孙雨田认为,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要求企业打破壁垒,包括与自己的对手沟通,也包括跨界经营。
而在网上拍卖这一领域做得有声有色的赵涌在线董事长赵涌则认为,艺术品行业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尤其是目标客户群体在变化,收藏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挑战,赵涌在线也在通过不断创新去应对这些挑战。据赵涌介绍,除了网拍外,赵涌集团目前正在积极打造“赵涌牛”电子盘这一全新的交易模式。“在‘互联网+’的思维下,我们需要持续推出新的‘玩儿法’”,赵涌还强调道,互联网是一种动力,“要么创新,干;要么自我陶醉新常态!”
面对互联网+时代,北京博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奥岩也有深刻的体会。他给大家举了个例子,不久前北京博观拍卖做过一次尝试,即线上线下同步拍。“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这场拍卖网络成交了31件,成交额达108万元。而这31件拍品的买家全都是新面孔。十多天的拍卖中,围观量将近5万人次,这是我们线下拍卖所不能达到的。可以说,这场拍卖让我强烈感受到了互联网拍卖的力量。”
在“互联网+”的来袭下,传统古玩行业又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的呢?“传统行业加上互联网+,再加上金融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上海虹桥古玩城总经理王佳对互联网给传统古玩行业带来的冲击深有感触,据他透露,上海虹桥古玩城正在筹划建一个虚拟的网上古玩城,打造一种全新的古玩交易模式。
为艺术品交易创新寻“门道”
“服务于大众艺术消费是核心”、“当作一个全新行业而非单纯工具”、“最终是对关键人才的争夺”、“将帮助净化市场”、“这是一种中国智慧”、“不创新就只能满足于自己的新常态”……在“互联网+时代 艺术品交易的创新之道”论坛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既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必将使艺术品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服务于大众艺术消费是核心
中国拍卖行业的互联网之路恐怕从十年前就已开始了。早在2000年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到来时,一批业内翘楚就已先知先觉地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迄今他们已耕耘十多年,随着社会环境的成熟、网络环境的成长,我们看到整个“互联网+”时代全方位地来临了。
“互联网+”时代下,最核心的一点是转变原有的传统拍卖观念,真正让艺术、拍卖服务于普通大众和普通生活。实际上这一趋势已经出现,行业内的认识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佳士得是“天天拍”,每个月月初就列出了二三十场拍卖会。而国内很多拍卖公司除了春拍、秋拍之外,也已经有了“四季拍”、“月拍”、“周拍”,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不少公众认为,艺术品拍卖是一种“高大上”的事,意味着动辄上亿元的成交额。但是,我们从近两年艺术品拍卖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转型过程中发现,当“70后”、“80后”甚至“90后”开始逐步接受艺术品,接受“墙上挂画”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消费正蓬勃兴起。新的“互联网+”时代,为拍卖行业快速服务社会、满足市场中艺术消费的需求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比如,艺术品拍卖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便捷、成本更低了。“互联网+”时代对拍卖行业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服务更多大众,服务更多的艺术消费。
一个新的行业,一个新的空间
“互联网+”并非一个战略或口号,而是业态发展的自然需求。如今市场不是封闭的,而是国际化的,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种媒介产生的“通道”。如果我们把互联网作为一双“翅膀”,来对传统行业进行服务上的延伸,那么“互联网+”时代的来袭,实际上就带来了一个新业态的产生,甚至是一个新行当的产生。要迎接“互联网+”时代,就必须有这样一个观念上的提升。
截至目前,有不少同行还只是在说要如何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可叹的是还有一些同行想抵制互联网的“侵袭”。其实,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还是一个新的市场领域,是一个新的空间。我们必须有一套全新的思维和做法,才能做好“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品交易或拍卖。
然而,在实践当中,我们遇到了种种具体观念和有关措施的滞后。现有的一些“规矩”并不适应互联网的发展,甚至不适应传统的发展。传统拍卖业发展到现在遇到了严重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适应”。实践证明,这些“规矩”没有推动和维持这个行业的发展,而是在限制它。因此,我希望“互联网+”能为传统的艺术品交易行业的转型、重生提供一个契机。互联网是我们需求、盼望的,而非“袭来”。希望我们能以这样的心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期待与美术馆收藏互相贴近
互联网对美术馆而言,带来的思考是怎样转换藏品的展示方式和收藏来源。过去美术馆主要靠艺术家和社会捐赠,国家提供的经费较少。而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在建设初期时,美术品的收藏主要是靠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批老艺术家重新“解放”后画的,他们无私地为我们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经专家梳理归纳,其中达到收藏级别的有四五千幅。
现在我们和其他一些省级的美术馆馆长私下聊天时,都会提到馆藏品不断增加的问题,很多新馆也在不断开放中。通过拍卖专家对社会藏品资源的拥有及信息把控,再经过当下的“互联网+”,一些值得美术馆收藏的作品能够被收藏,并呈现给老百姓,让他们来欣赏、感受艺术的魅力。
如果有机会,我认为拍卖行可以针对美术馆的收藏做一个有意义的专题拍卖。现在很多美术馆里都有大量的收藏,那么怎么继续收藏?怎么发展?过去私下、低价的收藏时代会越来越久远,而美术馆的收藏与互联网或拍卖的形式可能会越来越贴近。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也会尽自身所能、共同协作,去为大家做点事。
期待与美术馆收藏互相贴近
互联网对美术馆而言,带来的思考是怎样转换藏品的展示方式和收藏来源。过去美术馆主要靠艺术家和社会捐赠,国家提供的经费较少。而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在建设初期时,美术品的收藏主要是靠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批老艺术家重新“解放”后画的,他们无私地为我们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经专家梳理归纳,其中达到收藏级别的有四五千幅。
现在我们和其他一些省级的美术馆馆长私下聊天时,都会提到馆藏品不断增加的问题,很多新馆也在不断开放中。通过拍卖专家对社会藏品资源的拥有及信息把控,再经过当下的“互联网+”,一些值得美术馆收藏的作品能够被收藏,并呈现给老百姓,让他们来欣赏、感受艺术的魅力。
如果有机会,我认为拍卖行可以针对美术馆的收藏做一个有意义的专题拍卖。现在很多美术馆里都有大量的收藏,那么怎么继续收藏?怎么发展?过去私下、低价的收藏时代会越来越久远,而美术馆的收藏与互联网或拍卖的形式可能会越来越贴近。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也会尽自身所能、共同协作,去为大家做点事。
要适应新时代的大变革
目前的市场情况,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期盼都非常大,当中也有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当我们想融入“互联网+”,尽可能拓展资源时,却发现传统企业是受到牵制、难以发展的。但这是一个时代的过渡期,是一个时代的特点。
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可能对火车有抵触,对汽车有抵触,但现在呢?因此我认为抵触“互联网+”没有用,不论你害怕与否,喜欢与否,它依然存在。我们无法提前为“互联网+”时代的洗礼做准备,只能适应其到来。而且我们不可能快于互联网,即使瞬间领先,也意味着将被超越。所以问题不是今后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赚钱,而是整个行业和整个文物艺术品的交易市场如何去适应新时代的到来。
如今购买艺术品的年轻人可能会越来越多。我们小时候是看小人书长大的,与艺术接触很少,而现在年轻人甚至是“00后”,父母会花钱让他们接触艺术,那么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力肯定和我们这一代不一样。我想表达的就是,拍卖可能会经历最大的变革,这个“蛋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吃,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
最终是对关键人才的争夺
我们可以看到,自去年以来,几乎所有年轻人的创业方向都是“互联网+”。我认为互联网和“互联网+”是两个层级的东西。互联网时代早就到来了,而“互联网+”刚刚开始,那么它是否已经形成了非常有效的技术路径、平台、产业规模?恐怕还未完全达到。我们所探讨的也是互联网带来的新经济模型在这个领域的实践过程。“互联网+”开始把传统业态与互联网的传播手段相结合,但是否形成了有效的规模业态还有待观察。
其实就收藏来讲,大数据的沉淀、分析太重要了。而收藏就是找这个数据。比如拍卖图录体现的就是一种数据性。但这个数据系统只能以图录为传播形式吗?手机行不行?谁来做?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单生意,是大数据公司可做的,而这就是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互联网+”。
就互联网产业在未来的拓展而言,有太多事情可做。在横向上,是基于技术、产品、平台和大数据的;纵向上,则可以再把市场的高低定位切开来。但在我看来,问题是当下市场中的现代化关键人才太少,在收藏市场、拍卖公司里真正懂当代互联网的有几个人?特别是懂技术的、熟悉这个市场的架构师,这种人才有吗?如果没有,那么好多钱都是白花的,好多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所谓互联网的跨界,最终是对人才的争夺,是对新技术的领悟和掌握。
“互联网+”将帮助推动和净化市场
作为古玩城的经营者,我想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危机感每天都存在。如果认为互联网对传统古玩交易行业冲击不大,可能就偏于乐观了,事实上冲击还是很大的。如今信息传播技术非常发达,对于买家而言,以往常规的做法就是先去古玩城转一转,但现在有一些买家是先通过网络了解相关信息,进行筛选,这样一来,传统古玩交易市场的客流量就会相对减少。不过在一定程度上,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传统的古玩城和传统的拍卖行业,虽因“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而遭遇了瓶颈,但其自身同时也会有所突破,“互联网+”也为我们带来了启发。比如,有一些买家到最后既不交钱也不来拿货,连保证金也不要了,甚至还有其他更糟糕的情况,而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预付功能,一旦成交就能通知银行,经确认就可将钱款划走,这是在“互联网+”时代才能实现的。此外互联网技术也可以实现支付功能、运输功能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都非常便利。
我认为,对于传统的艺术品交易行业来说,“互联网+”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可以帮助企业自身进行推动和净化,原来雾里看花的事物,如今大家都能看得清楚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无法阻挡的,其对净化市场也会有很大的作用。
“互联网+”是一种中国智慧
互联网早期的发展都是“互联网-”,而“互联网+”绝对不等于互联网时代,这是两个概念。“互联网-”是通过创新对传统行业进行逆袭,包括互联网内部的传统行业也是被逆袭的。现在是一个快鱼吃慢鱼、小鱼吃大鱼的时候。一件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事,可能会最终将你颠覆。所以“互联网-”的特征就是先创新,再逆袭、颠覆,最后取代。如果我们“触网”了,就必须接受这个事实,能够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并继续前进。
而“互联网+”,我认为其是一种中国智慧,是有中国大局观、天下观、和谐观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互联、互通、互惠,打通供需、沟通一切、多方互赢的局面。就好像我们所推行的“一带一路”,其实就是国家向我们做的一个示范。
因此,在“互联网+”的思维下,必须打破壁垒,沟通一切,包括沟通自己的对手;而打通一切就是“跨界”,最终把所有的价值提供给客户。我认为这才是“互联网+”的观念。如果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的话,就可以改造我们的传统行业,使其有所提升。
不创新就只能满足于自己的新常态
“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可能并不是技术的变化,也不是产品的变化,而是人的变化。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我们的行业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状态出现,企业本身的利益、合作方式、运营形式等各方面都是新的,带来的挑战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传统思维太强,应用互联网技术时就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
基于“互联网+”的概念,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管理技术人员?怎样给技术人员以利益?是不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就应该是技术人员?甚至应该让技术人员做老总,让专业人员退居二位……如果难以适应新时代带来的变化,我们就可能会丢失掉整个客户群。我认为比较令人担忧的情况是始终认为传统行业的“靶子”就是“互联网+”的“靶子”,这样很可能是完全搞错了方向,认错了“靶子”。
如今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收藏方式,通过上网“刷”微信,人们就能看到藏品和市场的信息。习惯改了,客户群体改了,我们接受的每一个挑战都是非常严峻的。在这个状态下,我想我们固然都会面对一种不安全感,但是互联网是一种动力,你要么去实干、创新,否则就永远只能满足于自己的新常态。
传统企业要利用自身固有优势
以我所涉及的珠宝玉石范畴为例。在这个圈子里,如果“互联网+”带来的“微信拍”的冲击量继续长期发展,那么这个小圈子就可能会打败小型的拍卖公司,100个“微信拍”就可能会打败中型的拍卖公司……如果传统拍卖公司现在不跟进,还按照传统的成本、模式、运营等等去做,受到的压迫感会很强。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发展当中,传统的艺术品交易企业有其特殊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于“线下”多年的积淀,在于品牌的力量,在于凭实力收获的信任度。所以当传统拍卖企业转向互联网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大空间里时,实际上其优势就在于企业的品牌作用。
我想对于拍卖行业来说,未来在某一个门类里进行精雕细琢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互联网技术的利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门应各自依据各自特点来进行。“互联网+”的时代谁也绕不过去,可创新的东西还有很多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所以大家都得慢慢想。
成为“互联网+”高速路上的“服务站”
谈到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感受,我想分享一个故事。上高中时,我的一个同学家境富裕,我很好奇他家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他能每天大手大脚地花钱。他告诉我,他家在104国道路边开了一家饭店,客流络绎不绝,生意很好,所以就有钱了。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家也要富裕了,因为也有一条高速路将经过他家门口,他认为如果他家也开一个饭店,同样能大赚。但是最后,高速公路是修好了,却修在了上面,车辆直接开过,根本不会停留……而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实际上就是正在给大家修高速公路。每个人都看到高速路要来了,客户要来了,就认为可以赚到钱了。但事实上,很可能你的客户只会从你身边快速经过,根本不会停留。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能通过高速路获益的只有“服务站”,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服务站”,这样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得到我们的利益。基于此,首先要在文化创意产业上走创新之道,不能拿其他行业现有的程序结合艺术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而要创造适合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道路,留点东西让其他行业“山寨”我们;另外,要抓住时代机遇,切忌盲目投资,打开合作的大门,共谱“互联网+”时代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