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錯了方針 路就會走錯
2015-12-16
有家老牌的童裝公司要收攤了,老闆說二代不想接,也說現在的服裝業不能做了,這個理由很堂皇嗎?這麼有歷史的的品牌是否應該考慮「換個方式再出發」,而不要讓它消失在地球上?
做之前 好好想清楚
孩子說要改行賣吃的,所以這個品牌不能再用,哪有這回事?可以把公司這個老品牌改為「××事業體」,然後申請變更「營業項目」,這樣就可以浴火重生了。
老品牌代表歷史價值,除非這個品牌惡名昭彰,不然就應該長存,營業項目不見得要永遠不變,例如台鹽不是只賣鹽而已,台鹽可以賣任何有人買的商品,這道理你懂了吧?
每次到了一家公司拜訪,我就問老闆:「你有沒有請過顧問?」答案是「有」,哪一種?他念了一堆,就是沒有「策略顧問」,老闆說:「我聽過經營顧問,但策略顧問這名詞沒聽過耶?幹嘛的?」喔?
我認為「策略是決定企業成敗的執行方針」,因為我常見企業在陷入進退兩難之際,往往不知道從哪裡去思考及研判,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策略顧問」。
天人交戰就在思考研判
有家公司要去大陸開創分公司,找我去諮詢「怎麼開」?他自己公司早寫好了厚厚一本計畫書,全部是寫「流程」,我告訴他:「怎麼開你都知道了,但是該不該開?你就是還沒搞清楚。」
我簡單說了幾個「關鍵要素」,並提醒他:「這些問題是否已有答案?否則你開了以後再開始找答案,就太慢了。」他恍然大悟地說:「你講的這些我還真的不知道,聽你這樣一說,我倒要思考一下這分公司該不該開?」
你可不要聽我一兩句話就信了,這樣好了,我幫你評估,並且給你一個「策略建議」,你看了以後再來決定「要不要開」?如何?
從我當顧問以來,看過太多太多老闆因為「沒搞清楚」就跳下去,才發現是「無底深淵」,這時候,要繼續走下去,根本是沒見底,想爬回來也來不及了。
我常常跟老闆說:「你若是有新的計畫,只要是花大錢的就找我商量,千萬不要貿然去幹,先問我不需花一毛錢,真要評估,只拿你預計投資額的一個小比例,是很合算的一種風險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