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战略机遇期 信心比黄金还珍贵

2015-12-16沙剑青

祖国 2015年22期
关键词:包容性教授世界

沙剑青

在今年的G20峰会和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给各国的首脑和领导介绍了亚太自贸区的研究报告,重点提及了“十三五”计划和“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亚太自贸区的发起国,中国正以他最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其大国风范:开放、友好、包容、互助。在中国的推动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正逐步彰显,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今天,中国如何深化发展,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中国如何做好榜样和示范,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坚定自己的脚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带着上述话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谷源洋教授,听他来谈一谈,中国经济发展机遇期,包容与发展并举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十三五”奠定“中国速度”

“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了,我们不能用改革后的三十年去否定改革前的三十年”,谷源洋教授语重心长地说,改革后的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快,除了有改革措施的创新,还有前三十年奠定的经济基础。最近几年中国经济从超高速增长变成中高速增长,其本身是合理的,也符合客观实际。“十二五”规划中提出GDP增长速度为7%,今年“十二五”规划结束了,实际上达到甚至超过了7%。

谷教授指出,一项改革的提出并不是马上就能见效,改革红利是逐渐显现的。国内外如今都在关注“十三五”规划。最近几年,世界上出现唱衰中国的趋势,唱衰新兴市场国家和金砖国家的声音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声音背后,矛头还是指向中国。另外,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十三五”制定的各项指标,不仅要看内部条件,还要看外部的条件,外部就是要对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

当前,不仅中国在为世界经济把脉,美国、欧洲、日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也在为世界把脉,但角度不一样,对世界经济的估计、判断也不一样。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脉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出毛病了,这个毛病使得世界经济将步入“新平庸时代”,即世界经济增长将长期是低速的,这是一个悲观的说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从早先的3.5%下调至3.1%,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减速,从国外进口的原油、钢铁、煤炭等工业原材料减少了,因而影响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已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造成的复杂结果。

这次习主席在G20峰会及APEC大会上,用很大的篇幅讲述了中国经济,用很现实的情况和事例告诉大家,中国经济很稳定,也在不断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GDP要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因此,未来五年年均经济增速最低要达到6.52%,这是个底线,年均目标肯定要高于这个底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是6.8%,但谷教授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略低估了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经济今年最好能达到7%,不是7%左右,这样信心一下子就上去了。怎么能说中国经济不行了呢?

“一带一路”实现“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有五通:除了民心相通外,其他四个通都和经济有关系,比如道路联通、贸易畅通等。“一带一路”的基本属性,谷教授将它概括为是亚欧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国务院原副总理万里曾经说过,要想富,先修路。从经济学角度讲,交通不方便影响经济的发展。未来拉动世界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找出经济的增长点,这个增长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帮助中东欧的一些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铁路、修公路、修机场、建各种各样的产业园区等,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中国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有相当的实力。

首先,中国有雄厚的外汇储备。虽然中国外汇储备在减少,但依旧还有3.5万亿美元。欧洲国家都是负债,美国是经济发展强国,但外汇储备也不多,日本外汇储备虽然不少,但和中国相比还差很多。世界最大的金库就在中国,中国不仅国家有钱,大的企业也有钱,有条件去国外投资。

第二,中国有先进技术,几十年来修铁路、公路、建港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这次帮印度尼西亚修建高铁,尽管热带寒带的技术要求不一样,但中国的技术并不亚于日本。

第三,中国有庞大的建设队伍,且劳动力成本低廉。

第四,“一带一路”深得民心,中方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很重要,它不是强迫性的,是平等的协商。从提出方案到需要的资金都可以协商解决,中方不仅能够提供需要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帮助所在国解决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一带一路”考虑十分深远,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让沿线国家得到实惠,带动周边国家和我国一起共同富起来。

“亚太自贸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又可称为“块状经济体”。比如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等。由于南北矛盾重重,WTO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因此,各种称谓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推动着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谷教授说,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了三个经济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所以美国支持在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但在全球FTA浪潮下,美国开始“由单一支持全球贸易谈判转向同时重视双边、多边和全球谈判的多轨模式”。当前,美国正在通过“3T”,即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 (跨大西洋贸易和杸资协定) 和TISA (全球服务贸易谈判) ,进行全球经济布局。

在美国主导TPP谈判后,东盟提出全面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RCEP),在北京APEC会议上,中国提出了亚太自贸区 (FTAAP) 的战略构想。经过一年的时间,习主席在菲律宾APEC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动FTAAP一步步向前迈进。FTAAP的最终建成,是以TPP抑或RCEP为基础,尚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难以排解的障碍。

“包容性增长”体现“民心所向”

谷教授说,这次习主席到土耳其参加G20第10届峰会,发表的演讲里主要谈的就是世界经济,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包容性的增长。中国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包涵着包容性经济、包容性的增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包涵着包容性。但美国主导的TPP,却不是一个包容性的、开放性的区域性安排,而是排他的、歧视性的、不透明的FTA。

包容性经济或包容性増长是得民心的,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尽管经济换挡下行,但仍普遍上调和增加工资,让人民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实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能作到包容性増长吗?从当前发达国家的现实看,不论是美国抑或欧洲和日本,其职工的工资涨幅十分有限,工资停滞,消费不足,增长乏力。不管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能不能做到,但包容性増长和包容性经济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发展理念。

“提高消费增长”确保“经济中高速发展”

谷教授坦言,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是靠“三驾马车”,即投资、出口、消费拉动,但“三驾马车”怎么排,哪个放在前面,哪个放在第二个,这得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定,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美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后工业化阶段,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后期,所以美国GDP的拉动,70%—75%靠消费拉动,中国则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还在筑底,过去我们靠出口拉动,但现如今整个世界的总需求不行,所以出口贸易就下滑了。另一方面,过去我们经济靠出口拉动,靠投资拉动,也造成一些问题,带来了高速度,也带来了环境破坏,资源承受不住。所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央就提出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这么多年来实际上转的很慢。

“在出口不行,投资又造成产品过剩的大背景下,中央把消费‘这匹马拉到前面,希望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个思路是对的”,谷教授说,但是从学者角度来讲,中国这个阶段和美国不一样,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整,而中国医疗体系相对来说还有差距,老百姓不敢花钱。所以尽管这么多年来经常强调消费,但消费整体而言仍不尽人意,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等发展到美国的那个阶段,而是指现在中国政府可以想办法提高消费增长率。而消费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服务业。但服务业光靠多开些小饭馆是不能把经济拉动起来的。发展服务业要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及金融服务业。

谷教授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要一步一步转,不能急,也不能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不能违背经济发展阶段。这两个基础之上,可以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提高消费率的增长,确保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发展。作为一位负责任的经济学家,通过对世界经济半个世纪的研究,谷教授认为:不能跟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观点和统计数据跑,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中高速也不是喊出来的,要按照中央提出来的五个发展理念去做。

在中国经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信心比黄金还珍贵。这个时期通过改革完全可以延长发展机遇期。新常态不是三两年的短期概念,而是在七八十年的时间內,持续保持中高速的增长。习主席在中英工商论坛上讲了一段话,谷教授认为可以代表对世界经济最准确、最客观的评价:“当前世界经济气候风云变幻,越是在前景不确定的时候,我们越是需要坚定信心。历史经验和经济规律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增长终究是趋势,一时的数据高低或市场起伏不能改变这个大势。”

猜你喜欢

包容性教授世界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亚洲的崛起需要各国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 实现包容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