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水处理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浅析

2015-12-16岳习之

山西水利 2015年11期
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染物污水

岳习之

(太原市第五中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2)

1 污水处理迫切性和现实要求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之一。同时,地下水超采严重,1/3的城市严重缺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水的自然循环水量承载不了水的社会循环的用量。农业用水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传统的漫灌方式导致水的利用率很低,仅4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1/2以上;工业用水方面,如炼钢等生产过程中单位耗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几倍甚至更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3。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水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污水的主要来源,冲马桶、洗车、浇花和景观等大多使用自来水。

水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城市缺水,因此处理城市污水具有重大意义。城市污水处理可以防止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地面水体,避免湖泊、河流受到污染,促使良好水环境得到恢复和维系;再生水代替清洁水源,能够减少污水排放量,节约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提高环境质量和人民水平。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进污水处理回用工作,能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虽然我国增加了对环境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环境综合治理加以强化,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总量。但水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峻,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仍然很大,污染程度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在我国的环保产业中,水污染防治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家开始逐年增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防治力度,污水处理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污水处理种类及方法

按来源分类,污水通常分为生活污水处理和生产污水处理。常见的生产污水有医疗污水、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等,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是一种复杂混合物,主要为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按性质分类,污水一般分为人为污染和自然污染。其中,人为污染对水体危害很大。人为污染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来源主要是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农药导致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水体周围的生活垃圾及工业废弃物;水土流失及矿山污水等。

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等。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原理主要分离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化学处理法主要利用化学反应分解污水中各种形态的污染物。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转化污水中的胶体性或溶解性污染物,使之成为无害物质。由于生物处理法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工艺设备简单、运行条件平和,能彻底降解污染物而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已成为现代污水处理工艺的主流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污水处理级别共分三种:一级处理主要通过过滤、沉淀等物理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粗大固形物及部分悬浮物;二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基础上,以生物法作为主要手段,主要去除水中有机物;三级处理也叫深度处理,可使水体进一步净化。经过三级处理使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

3 污水处理存在问题

首先,资金不足。资金短缺是制约污水处理发展的主要原因,为建设足够数量的污水处理厂,必须筹集大量资金及污水处理厂需支出的巨大运行成本,导致了资金短缺。其次,污水处理水平低下。目前我国仅有1/3的污水处理设备运转正常,但设备相对落后。第三,污水处理运行机制不完善。我国目前主要由政府承担污水处理的全部费用,包括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管理、运行,将污水处理作为纯公益事业,导致了大多数企业无力建设污水处理厂。

经济发展带来的水污染环境形势愈发严峻,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为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坚持治理污染与生产线同步实行,首先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从污染源头进行治理,进行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对已使用的老旧生产线,进行限期整改治理,并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状况。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绿色GDP”“绿色现代化”的概念,环境保护业得到了国家的积极扶持,污水处理设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污水处理仪器的研制开发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并通过多渠道融资,加大了污水处厂的建设,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促进污水处理业的发展,使经济发展与污水处理事业协调发展。

4 污水处理与经济发展协调对策

第一,污水处理的基本出路是实行污水处理资源化。污水处理资源化的重要措施是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更新能力。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进行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回用的循环用水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在替代清洁水源的同时减少了污水排放量,降低了城市排污负荷,具有水量稳定、输水距离短、制水成本低等特点,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实现污水处理商品化、市场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制定污水处理相关的政策法规。首先,制定污水处理的经济政策,实现按价排放、有偿处理、有偿使用。制定污水排放和处理的价格,使污水处理的价格低于排放价格,使污水处理厂具有竞争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供水价格要依据水质来确定,促进水资源的节约,需要低水质的用户降低用水成本,调动使用再生水的积极性,减少水资源的大量开发,水资源的合理储备得以保持。水资源的再生和利用是污水处理的目的,做好污水排放、处理、回用的规划和建设,实现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如回用水量较大的洗衣、洗澡水冲洗马桶,每个家庭每年可节水60~80 t。污水资源化,既可增加水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又可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污水处理回用于城市绿化、生活非饮用水,进而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改革污水处理的管理、建设、运营机制。技术方面,研究和引入污水处理的新设备、新工艺,提高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率,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还可节约有限的水资源。政策方面,将污水处理并入市场经济中。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的建设、运行、管理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应依据市场经济规律,把污水处理当作一种商品进行生产。污水处理产生的可利用水,通过销售获得运行经费,使经营者获取利润和再发展资金。这样就能调动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动力,获得多方面融资。同时遵循公平性、共同性、可持续性原则,使污水处理加入市场经济的流通中,与其他行业共同发展,促进污水处理与经济开发协调开展,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发展。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产的要素、生态的基础。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粗放利用,使地面沉降、江河湖泊严重污染,最终会导致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发展难以持续。因此合理使用水资源,遵循水的自然运动规律,社会循环用水不损害自然水循环的客观规律,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维系或恢复良好水环境,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 储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2005(2)∶60-66.

[2] 王家玲,李顺鹏,黄正.环境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8-227.

[3] 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59-166.

[4] 崔衍立.城市污水处理常用方法分析比较研究[J].内江科技,2010(4)∶27.

[5] 赖金明,李启家.论我国再生水利用的行政监管模式[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2)∶18-22.

[6] 尹军.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J].吉林环境,2012(2)∶30-34.

[7] 张杰,熊必永,李杰,等.污水深度处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给水排水,2003(6)∶29-32.

猜你喜欢

污水处理污染物污水
处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