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在小学中的教育传承
——以梅山武术在新化县各小学的教育传承为例
2015-12-16刘炜邓素
刘炜,邓素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205;2.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湖南长沙410006)
传统武术在小学中的教育传承
——以梅山武术在新化县各小学的教育传承为例
刘炜1,邓素2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205;2.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湖南长沙410006)
从对新化县各小学学校的梅山武术的课程设置、武术教学内容、武术教学计划、学生对梅山武术的认知、武术师资的状况、武术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调查来看,梅山武术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师资问题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现象,学生对梅山武术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梅山武术教育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持续性的教材和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
传统武术;教育传承;武术学校
梅山武术文化是湘湖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是梅山文化底蕴深厚的良好反映,体现了梅山人们的精神和道德风貌。梅山武术以梅山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运动特色,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是一种较为系统的武术技术体系和一项优秀的身体运动文化[1]。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梅山武功作为一种大众化体育项目,在新化等地的一些农村,开展得轰轰烈烈,对当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武术热潮进入了低迷期。目前,在梅山武术的传承中,人们对梅山武术的保护意识淡薄,梅山武术教育水平落后,缺乏专门的运作人才和专业的梅山武术课程等等[3],这些问题是在研究梅山武术传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
一、新化县各小学梅山武术教育传承调查
(一)武术师资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新化县各小学的师资调查发现,武术授课老师半数以上为一般体育老师,另外还有一部分外聘和其他文化老师(见表1、表2),说明专业武术老师欠缺,这是限制小学武术教育传承的重要因素。
表1 武术老师学历水平(%)n=9
表2 新化县各小学梅山武术课教师构成情况(%)n=30
(二)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
目前,新化县的各小学还没有编写出一套简明实用,趣味性强的适合各阶段的专门武术教材,如表2所示,小学1-2年级主要教一些武术基本功、趣味性的武术动作以及简单的基本功和套路组合,主要以兴趣培养为主;3-4年级则以自编的武术操为主,另外还有梅山棒的练习;5-6年级则难度又有所增长,进行套路的学习和铁尺的练习。另外,调查反映,各学段的教学计划完成度不足五分之一,总体来说甚至有五分之一的学校还没有开展武术课,说明传统武术课在小学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
表3 新化县各小学传统武术教学内容
(三)传统武术的教学评价
武术教学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对于武术课的喜爱程度,同时也可以作为改进武术教学工作的一个参照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学生普遍喜欢武术,而不喜欢的只是占少数(见表4),尽管如此,然而传统武术在新化县各小学的普及不高,说明武术工作还有很多可以改进提升的地方。
表4 学生对武术课的喜欢程度(%)n=100
(四)老师教学计划的完成程度
从表5可以看出来,除了个别情况老师们大多能按照计划完成教学计划,也从侧面看出教学的成效,以及老师们优秀的教学水平。说明在当地学校中,老师的学历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因此教学计划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表5 老师教学计划的完成度
(五)学生习武动机调查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于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通过对学生习武动机的调查,可以适时地调整课程内容与改进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梅山武术课程的建设与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表6可以发现学生对梅山武术的兴趣大多是停留在攻防应用这一块,很少意识到梅山武术是一种优秀的文化载体,蕴含着梅山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特征,说明在宣传梅山武术这一块上做的还不够到位。同时对老师上课的建议可以适当的添加梅山武术文化的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梅山武术。
表6 学生学习动机(%)n=300
(六)学生对上课的满意程度
通过表7,我们发现喜欢梅山武术的仅占43%,而更多的人数(45.3%)只是感到一般,不喜欢的人也占到8%,由此可见,老师上课的方式或许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课程的选材也有待于进一步修正。
表7 学生对上课的满意程度(%)n=300
(七)学生认为梅山武术课程存在不足的地方
问卷设计了10个选项,现选取其中频次最多的记录如下,31%的学生认为缺乏教材是一个问题,应该加快梅山武术教材的完善与出版;另外,课堂形式的丰富性不够强(见表8),应该给予更多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以丰富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上不应该过多的强调基本功,而应该选取一些炫的动作题材,迎合青少年时尚耍酷的元素,比如一些翻滚、腾空的动作之类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最后,学以致用,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熟习、演练所学的武术技巧,让他们自己体悟其中的奥妙,在“你来我往”的技击过程中提升兴趣。
表8 学生认为梅山武术课程存在不足的地方(%)n=300
二、传统武术在小学中进行教育传承的不足之处
经过对梅山武术在新化县各小学中的教育传承链条的调查研究发现,虽然梅山武术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入选[4],而新化县也因为曾经社会梅山武术的火热开展而入选为“武术之乡”,然而,随着社会现状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梅山武术在社会上的开展也步入低谷,因此学校教育传承也越发显得重要,但是经调查发现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思想上定位不准确
在思想观念上,新化县各小学的负责人对传统武术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首先,没有充分认识到梅山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宝贵的民族遗产,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作为鲜明地方特色文化以此区别于其他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其次,没有充分认识到梅山武术在提升学生身体健康、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个人品德修养以及积极向上品质方面的巨大作用[5]。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起初是热爱武术的,怀着对武术的向往之情。但由于老师和领导对武术价值的错误定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从调查中得知,学生了解武术大多是通过电视和武侠小说,不免对武术的认识和期盼与现实中的武术也有落差,因此,老师应该循循善诱教导学生区分电视和武侠中的武术与现实中武术的区别,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学生依然会对武术有着热爱之情。
(二)行动上落实不彻底
要想使得梅山武术教育传承获得完整的落实,至少应该具备教育的三要素要素,即学习者,教育传递者,教育媒介[6]。首先,教育的传递者,也即是武术教师,通过以上的调查表格发现:新化县各小学梅山武术专业的教师平均只占32.8%,这就表明武术的授课超过半数以上是由非专业的老师来担任的,鉴于武术的特殊性,其传授特点更注重于言传身教,专业的老师才更见功力,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专业武术老师的结构还有待完善。其次,从教育媒介来说,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环境[7]。目前新化县各小学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是以传统的授课为主,很少利用现代化的设备,为其服务,这是现在新化县武术教学一个有待开发的区域,也是其不足之处;就教学组织形式来说,比较单调,主要还是以课堂组织为主,而学生的兴趣社团这一块以及定期的学生武术展示大赛则远远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教育环境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很少有小学专门为梅山武术建立武术训练场馆,大多是在操场,室外,有时下雨只能取消课程,受天气的限制比较大,更别提营造武术的氛围,另外,课程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相应的考评体系只有期末的象征性考评,其实更应该建立双向的考评体系,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考察,学生对老师的建议渠道也应该相应的完善,以便于做到及时沟通,利教学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没有形成完整的梅山武术教育传承链条
教育体系具有系统性的特征。所谓系统是由不同组成部分形成的相互联系,具有共同目标的统一体。Webster辞典认为:系统(1)是有机体组织起来的整体;(2)各种理性观念和各种原理等的复合体;(3)是相互反应或相互依存的某种形态构成的组合。赵文华教授认为系统的要点包括:(1)系统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2)系统具有一定的界限;(3)系统是具有一定功能和特性的有机整体[8]。由系统的定义可以发现,组成系统的各部分既保持相对独立,各自发挥独特的功能,又要注意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持相互联系,正是这一特点构成各部分的统一,形成系统,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系统形成的概念特征。顾明远教授在对教育体系做概念界定时曾指出教育体系的本质属性和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体系是为指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达到一定的教育功能的教育组织形式。国家教育体系包括学校教育系统,校外儿童教育系统和成人文化教育系统几部分。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学校以及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等各类学校”。[9]只有把教育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而通过调查发现,新化县各小学的梅山武术教育传承并没有和娄底市的高校(把梅山武术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建设)进行很好的对接,即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制度,以保证人才的输送和培养。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政府和领导的层面来说,在意识上对传统武术在学校的教育传承不甚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以及传统武术本身所具备的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强身健体、坚贞意志,审美、社会交往的功能,能对儿童的成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所以在行动上表现为对传统武术学校教育传承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传统武术普及与推广的人才,导致传统武术在新化县各小学里面的开课率并不高。
2.从学校教学的层面来讲,传统武术专业教师的组成率并不高;缺乏简明有趣、适合学校教学的武术教材;学校武开课率低,教学内容开设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没有及时更新,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建议
1.各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扶持,把传统武术教学纳入教学规划的重要位置;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建设武术练习的相应场馆和置办相应的训练器材;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写一套由浅入深的趣味传统武术实用教程;加强对传统武术专业教师的培训,建立一支专业教学人才。
2.学校合理安排上课课时与课外兴趣小组的交叉搭配,可定期举办校园武术文化节;建立一支传统武术精英队,开展定时的巡回技术展演,宣讲传统武术的历史与文化;定期开展传统武术风采大赛,给予儿童少年一展身手的平台与机会,和高校对接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成立省级或者市级传统武术学校教学联盟,定期举办学习交流活动,进行校际交流和比赛,促进传统武术在各级小学的全面推广。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563.
[2]徐霞.梅山武术在梅山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4):28-29.
[3]刘新光.梅山武术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邵阳学院学报,2010(1):67-68.
[4]罗宇.梅山武术的挖掘与发展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3):92-93.
[5]汪海涛.文化冲突中武术的传承与变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38-40.
[6]邢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刍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4):65-66.
[7]李吉远,谢业雷.“文化生态”视阈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25-28.
[8]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增订合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82.
On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n Primary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n Meishan Martial Arts
LIU Wei1,Deng Su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2.Meixihu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HNU,Changsha,Hunan 410006)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ourse setting,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plan,recognition of the students, teaching faculty,evaluation,etc,of Meishan martial arts in the primary schools of Xinhua county,shows that many problems exist in the present course setting,schedule,teaching faculty,etc.The partial cognition of the students to Meishan martial arts makes them less enthusiastic for the course.There is no complete and continuous textbook and a set of talent training plan in Meishan martial arts education.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education and inheritance;martial arts school
G623.8
A
1674-831X(2015)03-0017-04
[责任编辑:葛春蕃]
2014-12-20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项目(XYS13J17)
刘炜(1982-),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武术教学与训练研究;邓素(1988-),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