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大义山地区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结构体系

2015-12-16刘茂强宁勇云彭桥梁

西部探矿工程 2015年2期
关键词:山地区大义锡矿

龙 安,刘茂强,宁勇云,彭桥梁,姜 魁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8队,湖南娄底417000)

湖南省大义山地区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结构体系

龙 安*,刘茂强,宁勇云,彭桥梁,姜 魁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8队,湖南娄底417000)

大义山地区处于北西向郴州—邵阳、南北向耒阳—临武构造成矿带与东西向阳明山—大义山基底断隆带的三角交汇部位。区内矿化受岩浆岩和构造、地层等因素控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时间上,成矿作用主要与中、晚侏罗世的岩浆定位活动密切相关;空间上,锡多金属矿床(点)大致呈东、中、西3个北西向带展布。通过对矿化类型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初步建立成矿构造体系,尤其是岩浆岩型成矿结构体系和复合型成矿结构体系。

锡多金属矿床;矿化规律;成矿结构体系

大义山地区作为南岭地区重要的成矿区带,前人[1-4]对该地区矿产特征及其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锡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刘铁生[5]分析研究了大义山岩体型锡矿的成因,认为岩浆在局限环境下分异演化,成矿元素不均匀分配,使介头单元侵入体富含W、Sn,岩体在侵位[3]过程中侵入构造有利部位形成岩体型锡矿床,且该种矿床垂向上由上而下,具由高温至低温的蚀变与矿化分带特征。李福顺等[6]总结了大义山云英岩脉型锡矿容矿构造特征,认为大义山地区不同地段脉状锡矿容矿裂隙均属成矿期剪性构造,受控于NW向区域构造的多序次剪切断裂、裂隙。贺文华[4]对湖南大义山地区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锡矿主要受岩浆岩、构造、地层等因素联合控制。

本单位2000年以来,区内开展了锡多金属矿预查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果。发现了狮形岭、师茅冲、白沙子岭等一批具有大型找矿远景的矿床,尤其是在矿床类型上取得重要突破,新发现了与晚期岩体演化有关的蚀变花岗岩型锡矿。在分析前人研究资料基础上,综合整理分析本次研究资料和成果,总结了湖南省大义山地区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为指导该区找矿预测和勘探工程部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地质概况

研究区处于北西向郴州—邵阳、南北向耒阳—临武构造成矿带与东西向阳明山—大义山基底断隆带的三角交汇部位(图1)。内地层较发育,震旦—第四纪均有出露,围绕大义山岩体周边分布。其中以浅变质碎屑岩为主的震旦—寒武纪基底地层分布在南部泗洲山复式背斜部位;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泥盆—二叠纪盖层地层分布于岩体周边。泥盆纪及石炭纪地层为主要赋矿层位,碳酸盐岩与岩体接触时往往形成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沿岩体周边河谷两岸分布的第四纪地层中赋存有砂锡矿。区内构造十分发育,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其中断裂又以“大义山式”构造独具特色。由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共同构成了本区的总体构造格局(图1)。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分布广泛,以侏罗纪以主,其次为晚三叠世和各类脉岩,成因上以壳源型花岗岩为主,其次为过渡型。其中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为侏罗纪岩体。

2 矿化类型及分布规律

2.1 主要矿化类型及特征

区内矿化类型较多,依矿种可分为锡、铅锌、铜、锑、钨、硼等矿化类型,但以前三者为主,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密切相关。不同矿种,按成因和产出形态可分为各具特点的矿床类型。综合以往资料,区内主要矿化类型及特征见表1。

2.2 矿化分布规律

区内矿化受岩浆岩和构造、地层等因素控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时间上,成矿作用主要与中、晚侏罗世的岩浆定位活动密切相关;空间上,锡多金属矿床(点)大致呈东、中、西3个北西向带展布。云英岩脉型锡矿及蚀变花岗岩型锡矿均产于岩体内,构成矿田的“中”矿化带;“东”、“西”2个矿化带分别处于岩体北东和南西两侧内、外接触带,矿产以锡多金属矿为主,次有铜、铅、锌、硼、砷等。各矿带中矿床(点)自南往北分布,东带:大顺窿铜锡矿—新生铜锡矿—铜盆岭锡铜多金属矿—塔下锡铜多金属矿—鼎新锡多金属矿—烟竹湖锡硼多金属矿等;中带:藤山坳锡多金属矿—白沙子岭锡矿—狮形岭锡矿—花山岭锡矿等;西带:白面城铅锌矿区—庙前铜多金属矿区—罗桥铜多金属矿区等。

图1 大义山地区区域构造纲要图

表1 大义山地区主要矿化类型及特征表

不同类型的锡多金属矿的分布具有垂向和水平分带。在垂向上,岩体内自上而下依次为:云英岩细脉带型、云英岩薄脉带型、云英岩中—大脉型、伟晶岩壳型、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脉型;岩体上覆地层中自下而上为:矽卡岩型、似层状锡石—硫化物型和断裂破碎带型等。在水平方向上,晚期岩体→早期岩体→围岩,依次分布: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脉型→矽卡岩型→似层硫化物型→断裂破碎带型等锡多金属矿(图2)。侵入体的形态、产状也影响了矿化的空间分布。蚀变花岗岩型锡矿常分布于长条形介头单元侵入体的上拱部位,即东西、南北两方向的“背形”部位;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主要分布于岩体产状比较平缓的一侧,尤其是近南北向逆冲断裂构造发育地段,岩体接触面出现凹陷曲折、超覆等现象,其矿化富集;似层状锡石—硫化物型锡矿主要产于岩体接触带,总体产状平缓,但往深部变化较大,尤其是背斜靠岩体—翼的沉积岩(主要是碳酸盐岩)的层间破碎带中。

3 成矿结构体系的初步建立

根据研究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阶段、矿化类型及分布规律,解剖和研究各矿区岩体内及接触带上典型矿床分布和就位空间的基础上,将区内成矿结构划分为岩浆岩型和复合型2类结构体系。

3.1 岩浆岩型成矿结构体系

图2 大义山地区矿化类型垂向-水平分布示意图

图3 大义山地区主要矿床地质模式图

岩浆岩型成矿结构体系,即岩体内、外一次性主动成矿模式,从图3可以看出:岩体内的锡多金属矿床是由构造动力学与岩浆汽液热流体动力学联合作用形成的。在构造动力或应力的张、压、剪力,岩浆及其气热流体的上冲、扩张力作用下,成矿岩浆及其气热液运移过程中,随成矿元素和围岩性质不同,构造—裂隙或断裂不同,温度由高到低、压力由大到小、距离由近及远、时间由早、短到晚、长,封闭或开放等差异和演化,依次形成岩体型、云英岩脉型、接触带矽卡岩型、构造破碎带型等锡多金属矿床类型。

3.2 复合型成矿结构体系

复合型成矿结构体系,即多次性被动成矿模式。岩体内和接触带中不同时期形成的成矿结构体系的部分或整体叠加,主要有印支期形成的呈雁行排列的一系列背斜构造与燕山期形成的断裂构造叠加,控制了构造破碎带型锡铅锌矿体的产出。 参考文献:

[1] 成喜.大义山地区矿产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分析[J].中国矿业, 2011,20(11):57-61.

[2] 伍光英,潘仲芳,侯增谦,李金冬,车勤建,陈辉明,等.湖南大义山锡多金属矿田矿体分布规律、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J].地质与勘探,2005,41(2):6-11.

[3] 周厚祥,杨贵花,蒋中和,陈强春.大义山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5(2):87-88.

[4] 伍光英,彭和求,贾宝华.湘南大义山岩体地质特征及其侵位机制分析[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0(3):1-6.

[5]贺文华.湖南大义山地区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初探[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1,27(1):14-20.

[6]曾志方,曾佐勋,曾永红,邹建林,胡才志.湖南桂阳县白沙子岭锡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中国地质,2008,35(4):6-11.

[7] 刘铁生.大义山矿田岩体型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中国地质,2002,29(4):411-415.

[8] 李福顺,符海华.大义山云英岩脉型锡矿容矿构造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2(1):29-33.

P618.67

A

1004-5716(2015)02-0111-05

2014-06-04

2014-06-26

龙安(1984-),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工程师,现从事地质勘查工作。

猜你喜欢

山地区大义锡矿
A Clever Rabbit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安徽省东至县柴山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高铁含锡矿氯化及还原-硫化焙烧试验研究
世界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
湖南柴茅岭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柴北缘牦牛山地区辉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柴北缘阿木尼克山地区斑岩系Cu、Mo-Pb、Zn、Ag-Au成矿模型初步研究
我国锡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