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12-16冯羽飞
冯羽飞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冯羽飞①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住院部收治的5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心理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在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意义。
常规护理; 个性化护理; 恶性淋巴瘤; 生活质量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属于血液系统中常见肿瘤,主要有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1]。临床对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主要为化疗,但因为化疗对患者造成的机体损害,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低。在现代肿瘤科学领域一致认为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死亡率、生存率更能正确反馈患者的康复情况及疗效[2]。故本院自2012年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5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1日-2013年6月 30日住院部收治的5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40~65岁,平均(57.6±4.3)岁;病程1~5年,平均(3.2±1.3)年;霍奇金淋巴瘤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观察组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龄40~65岁,平均(56.8±3.5)岁;病程1~6年,平均(3.8±1.6)年;霍奇金淋巴瘤1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以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化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采用统一化疗方案,第1天采用环磷酰胺(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686)0.6~0.8 g/次,注射用硫酸长春地辛(商品名:西艾克)(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027)3~4 mg/次;第1~3天采用吡柔比星(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83)20 mg/次;第1~7天采用泼尼松(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6022365)1 mg/kg。
1.2.2 护理方式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分装入文件袋,并标明其病情及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含入院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活动指导、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加强心理指导,因为疾病的特殊性,患者通常会对自己的生命延续、疾病治疗程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悲观、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并以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文化程度、心理状况为基础,找出关键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2)当病情发展时,密切注意患者变化,及时处理,注意语言的轻和、态度诚恳、体贴细致等,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满足患者的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因人而异实施公开与保护性医疗相结合策略,鼓励家属给予患者适宜的支持及关心,让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疾病治疗及护理中。(3)完善健康教育,利用宣传栏、图册、多媒体以及讲座等多种形式展开健康教育,在固定时间组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进行学习,介绍恶性淋巴瘤病因、临床症状、化疗时并发症的预防等,纠正患者及家属对此病的错误认知,加强其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4)统计患者的治疗、心理情况、兴趣爱好、经济情况、文化背景等数据,根据其不同的需求提供最新的医疗资讯和缓解压力的对策。根据患者的爱好开展业余活动,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有益身心健康的小组活动,包括绘画、书法、摄影、文艺汇演等。组织恢复良好的患者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及心得,相互学习及鼓励,提供身心全面的连续医疗服务[3-5]。
1.3 观察指标 干预实行3个月后由专职护理人员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护理结果进行统计,问卷包含4项主要内容——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每个大项中包含4个因子,一共30个条目,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6]。利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SAS评分,表内容含20条检测内容,每条1~4分,累计的总评分为焦虑值,总分达40分即为焦虑存在[7]。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包含了情绪沮丧或郁闷、睡眠质量差、饮食正常等20项内容。评分标准为无、有时、经常、持续,根据项目进行1~4分的评定,采用粗分评估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定,总分在53分以上则认为抑郁存在[8]。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统计学处理方法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心理情况改善程度大。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均有提高。见表1。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QOL-C30评分及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s) 分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QOL-C30评分及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s) 分
组别QOL-C3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观察组(n=25)16.5±3.317.2±3.815.3±3.714.5±3.135.8±7.351.6±5.7对照组(n=25)11.8±3.013.5±2.312.6±2.111.2±3.045.3±6.557.3±6.2 t值5.26934.16493.17323.82484.85963.3840 P值0.00000.00010.00260.00040.00000.0014
3 讨论
化疗是临床对恶性淋巴瘤治疗的首选方式,但化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亦会对正常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因此化疗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9]。因为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化疗的影响,经过化疗后不良反应表现均较显著,如恶心、呕吐、脱发、腹胀、胃部不适等,部分临床症状可通过药物缓解,但效果欠佳,部分症状甚至无法缓解甚至加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限明显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备受关注。由此可见,护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加以鼓励、关心和支持,取得家属的配合,能够保证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0]。
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化疗后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会加重其精神、心理负担,故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性化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疗效。因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采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保护性医疗策略、健康教育、业余活动等,不仅满足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也兼顾其心理状态的改变和业余生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患者容易接受[11]。加强患者的业余活动,促使其参与社会活动体会角色转换,让其感受社会的肯定;并积极号召家属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照顾,让患者感受更多来自家庭的重视,加强其社会认可感以及家庭归属感,有利于改善其精神及心理状态。因此护理效果显著[12-13]。观察组患者在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完善健康教育、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统计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调整护理方案等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12]。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对患者进行教育和支持,促进疾病相关知识的交流和传播。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配偶健康情况、婚姻状况以及文化水平等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但各种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社会支持以及疾病应对方式等均会对患者生存造成严重影响[14-16]。本文研究中统计患者的治疗、心理情况、兴趣爱好、经济情况、文化背景等数据,根据其不同的需求提供最新的医疗资讯和缓解压力的对策,取得显著临床护理效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同时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1]于晓娟,白云娟,王晓媛,等.高龄恶性淋巴瘤患者美罗华加CHOP方案化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52-153.
[2]刘薇.恶性淋巴瘤患者化学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7):2739-2741.
[3]Dreyling M, Thieblemont C, Gallamini A, et al. Esmo consensus conferences: Guidelines on malignant lymphoma. Part 2: Marginal zone lymphoma, mantle cell lymphoma,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J]. Annals of Oncology,2013,24(4):857-877.
[4]杨友群.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围手术期化疗护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4):435-436.
[5]菅逸斐.一例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6):523-524.
[6]黄坚华,赵波,钱海,等.联合化疗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2):12.
[7]刘英,温伟英,陈丽,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情绪及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6):76-77.
[8]Goenaga-Infante H, Kassam S, Stokes E, et al. Capabilities of HPLC with APEX-Q nebulisation ICP-MS and ESI MS/MS to compare selenium uptake and speciation of non-malignant with different B cell lymphoma lines[J].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11,399(5):1789-1797.
[9]杨英,粟方琴.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的临床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32-33.
[10]郜桂菊,杨涤,林可可,等.10例艾滋病相关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18):1114-1117.
[11]刘建敏,米斐,鲍金慧,等.恶性淋巴瘤患儿家属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3):89-90.
[12]Schenk M, Purdue M P, Colt J S, et al. Occupation/industry and risk of non-Hodgkin's lymphoma in the United States[J].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9,66(1):23-31.
[13]刘言,鲍达,何冰,等.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化疗的护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3):257-257.
[14]胡带翠.个性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276-277.
[15]周燕.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048-3050.
[16]Chargari C, Vernant J P, Tamburini J, et al. Feasibility of helical tomotherapy for debulking irradiation befor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malignant lymphom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2011,81(4):1184-1189.
Influences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Lymphoma after Chemotherapy
FENG Yu-f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07):093-095
Objective: To discuss influences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lymphoma after chemotherapy. Method: Fifty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lymphoma admitted the Inpatient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1, 2011, to June 30, 201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with the method of control study,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routine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life quality scores and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comparisons of SAS score, SDS score and life quality index score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at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ied o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lymphoma is significant, making for 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imposing high clinical practice significance.
Conventional nursing; Personalized nursing; Malignant lymphoma; Life quality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7.032
2014-10-23) (本文编辑:王宇)
①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冯羽飞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aoming City, Maoming 525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