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保温”淬火工艺在中结钢中的应用
2015-12-16徐秀芬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嘉峪关735100
徐秀芬(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嘉峪关 735100)
我公司西部重工锻热车间热处理工件月产量中近4/5是45钢、40Cr为主的中碳结构调质件。为了节省加热时间和电能,我们以45钢为代表的中碳结构钢的调质工艺,实施了以节能为目的的改进,即在调质处理中采用零保温淬火或Ac3零保温淬火,并就这两种新工艺对工件热处理后机械性能,金相组织的影响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并在生产中应用证明,这两种工艺不仅对工件热处理质量无影响,而且提高了工效,降低了电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调质处理“零保温”淬火
保温时间一般是指工件装炉后炉温升至淬火温度开始算起,到出炉为止所需的时间。它包括工件热透和内部组织充分转变时间。过去车间对中碳结构钢调质处理的淬火加热,在空气电阻炉中保温系数一般选用0.6~0.8min/mm,我们认为比较保守,容易引起表面氧化脱碳,对热处理质量并无好处,由于淬火加热中奥氏体转变仅需几秒钟即可完成,而奥氏体的均匀化时间也只需1分钟左右。故对于诸如45钢类的无过剩碳化物亚共析钢在调质处理中,可以采用所谓零保温淬火。即工件在规定的淬火温度(Ac3+30℃~50℃)加热,待工件到达该温度时即可取出淬火。一般认为对于厚壁零件外表虽达到了淬火温度,但心部温度仍很低。但据实验测定,直径或厚度不大于100mm的工件,在空气电阻炉中加热其表面和心部几乎同时到达淬火温度。直径为200mm的45钢在820℃~830℃加热,当表面到温时中心只低15℃~17℃,鉴于车间热处理调质中小件较多,且直径或厚度上大都小于200mm这一情况,我们取Φ100×285mm45钢试件3个,在RJХ-60-9箱式电炉中加热至840℃水淬,保温时间以工件表面到温后计算,分别取0、20、40min,而后580℃回火3小时。分别在3个试件的D/4处取样测试调质后的机械性能,所得结果见表1。表1所列机械性能数据可看出,对中碳结构钢调质中采用零保温淬火,其机械性能与常规调质工艺比较无大差别。从金相组织看(见图1、图2、图3)各自回火屈氏体组织也无大的差别。经过我们在实际生产上同整炉调质对比,见表2,不仅加热时间缩短了1/3,提高了工效;而且取得节电17%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热处理后工件硬度也都符合要求。
2 调质处理中Ac3零保温淬火
长期以来,对亚共析碳素钢其淬火温度的选择原则一般为Ac3+(30℃~50℃)。在实际生产中,综合考虑其它因素,也往往有选为Ac3+(40℃~70℃)。我们认为对诸如45钢类的中碳结构钢其加热温度只需保证铁素体完全溶解即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亚共析钢在淬火加热时追求奥氏体均匀化是没有必要的。相反,不均匀奥氏体淬火浓度梯度增大,马氏体细化程度增加,另外据有关人士测定,CK45钢(类似我国45钢)在800℃,1秒钟后开始转变,在此温度下奥氏体碳化物中铁素体的转变,约50秒后完成。所以从提高工效,降低能耗角度出发,对中碳结构钢可在其铁素体消失的温度Ac3稍高10℃~15℃淬火,而不必为追求奥氏体均匀化。
(1)840℃×0 + 580℃×3 hr水淬
表1 热处理工艺及性能
表2 齿轮不同热处理工艺
表3 热处理不同加热保温时间的机械性能
表4 伞齿轮不同工艺的性能
(2)840℃×20 min+ 580℃×3 hr水淬
(3)840℃× min+ 580℃×3 hr水淬
(4)800℃×0+ 580℃×3 hr水淬
(5)840℃× 20 min+ 580℃× 3 hr水淬
(6)840℃× 40 min+ 580℃× 3 hr水淬
基于上述,我们仍选取Φ100mm×285mm45钢试件3个,在RJХ-60-9箱式电炉中加热至800℃水淬,保温时间分别取0min、20min、40min,而后580℃回火3h。分别在3个试件的D/4处取样测试调质后的机械性能并与表1数据比较得出表3。从表3数据可看出,对45钢将淬火温度降至800℃并采用零保温淬火,调质后其机械性能与常规调质工艺比较无大的降低,或者差别不大。从金相组织对比(见图4、图5、图6)也没有很多差别。所以,中碳结构钢调质处理时采用Ac3零保温淬火是可行的。该工艺既不易引起晶粒长大也不加剧表面氧化脱碳和变形;同时提高了工效,降低了电耗。经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与常规调质工艺比较,淬火加热时间减少了42%,节电33%,热处理后硬度也符合要求(见表4)。可以看出,从工艺上采用节能措施,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安正昆《钢铁热处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2]《钢铁金相图谱》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3]《热处理手册》第2版 第2卷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4]戚正风《金属热处理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5]夏立芳《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