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田间地头处处稻花飘香记杂交水稻育种院士谢华安
2015-12-16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编辑部
让田间地头处处稻花飘香记杂交水稻育种院士谢华安
文|本刊编辑部
“我的生命属于人民,只有把自己这滴水融进人民的大海之中,才能得以永生。”
3月16日,在湖北荆门院士工作站授牌仪式上,又看到谢华安院士熟悉的身影,黝黑的脸庞,浓重的乡音,在接过特聘专家聘书的一刹那,这位大地之子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曾经,他用自己的担当挽救了处在危机中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母”。数十年如一日,谢华安院士始终坚持在育种的第一线,近年来,谢华安院士又开始“太空育种计划”和“生物技术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粮食安则中华安”
1941年,谢华安生于著名革命老区闽西龙岩的一个贫困家庭,祖祖辈辈皆以农耕为生。他所在的山乡地瘠人穷,平常年份田里的出产尚不能自给,灾荒年月更遑论“瓜菜代”!
孩提时代,父辈们在贫瘠的土地上求生存的艰辛,乡亲们面对因病虫侵害而颗粒无收的稻田发呆的一幕,连同自己打小亲历的半饥半饱、啼饥号寒的生活,给了谢华安一个永远无法驱散的黑色记忆。最让谢华安刻骨铭心的是,疼爱他的外婆在临终前,连吃一口稀饭这个小小的愿望都没能得到满足。这个无法愈合的伤口,多年来一直像块巨石压在谢华安心头。
谢华安在田地里跟父辈们一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可面临的依旧是食不果腹的窘境。饱尝饥饿滋味的谢华安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全家人吃饱饭。长大懂事后,他从小家想到了全村,从村庄想到了国家。全家人有一碗饭吃还不行,得让父老乡亲,得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吃饱饭。这个博大的梦,随着谢华安年龄的增长和人生观的渐趋成熟,而不断壮大。谢华安中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福建龙岩农校。此后岁月,他一直为“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吃饱饭”这个朴素的理想而求索、奋斗。谢华安狠下决心要在农业科研道路上拼搏,他的心里也深深埋下了“粮食安则中华安”的种子。
对于田少人多的中国来说,水稻良种的重要不言而喻,它是提高亩产的有效保证。20世纪7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学生在海南岛的一条水沟边发现了一株雄性器官发育异常的野生稻,为水稻杂交优势的利用找到了途径。杂交水稻良种的选育工作随即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展开。毕业后刚到永安农业学校任教的谢华安,也对杂交水稻的育种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永安农校的工作条件甚为简陋,连必备设施都没有,谢华安就到数十公里外的三明地区农业局借来仪器做科研。1972年9月,谢华安奉调三明地区农科所工作,由此正式开始了痴心不改的育种生涯。
水稻育种受季节制约很大,福建因气候原因,一年只能种两季水稻。为缩短试验周期,全国农业育种专家都选择在热带气候的海南岛做试验。谢华安被选派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赴海南。
初踏育种门槛,谢华安总想比别人多学一点,因此经常奔波在各个育种基地之间。海南聚集了全国各地数十家育种单位,但相距甚远,有的竟达几十公里之遥。在那个交通落后的年代,双脚便成为谢华安的“11路汽车”。他“驾驶”着他的“11路”几乎跑遍了所有兄弟单位的育种基地,锲而不舍地拜师取经。虽然人家不管吃饭,每次都得饿着肚子、拖着沉重的脚步回来,而且不时还被拒之门外一无所获,但他还是乐此不疲。
来自江西的水稻育种专家邬孝忠,非常欣赏这位同行后辈的钻研精神,毫不吝啬地从自己的育种田里拔下一些稻苗给他进行育种试验。每年暮春,收获了加代的杂交水稻种子后,谢华安就会短暂作别海南,回到福建三明市继续播种“希望”。谢华安回福建前夕,邬孝忠又从保管瓶中取出自己选育多年的15粒母本不育系种子相赠。这在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科研尚处于摸索阶段、育种材料相当匮乏之时,不啻是天大的宝贝,让一无所有的谢华安欣喜欲狂。他把其中的8粒种子分给福建同行,将剩下的7粒播在花盆里,一粒一盆,放在铁丝网内,细心呵护。就是这7粒种子,让他发现了杂交水稻良种组合的途径,为日后培育一系列良种打下了基础。
谢华安院士(中)仔细察看稻苗生长情况。
情系育种 矢志不渝
一年四季都能种水稻的海南,虽是育种人的圣地,但当时的育种生活却意想不到的艰苦。三四月的海南,早已暑气逼人,上午10时至下午1时,是一天最热的时分,也正是水稻扬花授粉的关键时刻。为了观察仔细,必须守在田头。饿了,就在闷热难耐的田头吃一口面包;渴了,就喝一口自带的凉水。那种艰辛,无法形容。以田间做实验室,还常常碰到意想不到的事。育种期间,谢华安他们白天要赶禽畜、飞鸟,晚上要与危害稻种的老鼠较量。
一般农民劳作,通常是太阳出来做工,刮风下雨收工,而育种人却不管烈日暴雨都得往田间地头跑,检查水位,担心秧苗水浅了晒死、水深了淹死。年复一年的栉风沐雨,骄阳暴晒,钢铁也会变色,人的脸不黑才怪!一到杂交授粉时,稻叶的齿就像锯子一样在谢华安他们裸露的手和手臂上锯开一道道口子,天长日久,双手伤痕累累,一双粗糙的手就这么“炼”成了!
谢华安钟情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初期,谢华安用数百种不同材料反复进行组合试验和筛选,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一次次提高,在坚持不懈中,孜孜探索积累。1975年,他和同事们培育出“矮优2号”杂交组合,试种时呈现丰产优质的良种趋势,不料未及大面积生产推广,一场毁灭性的病害——稻瘟病扑面而来,枯黄的稻株整片整片地倒下,溃烂于田中,惨不忍睹。看到自己和同事们几年的心血被这可恶的病魔无情吞噬,忍不住泪流满面。
祸兮福所倚,对科研工作来说,从失败中寻找出路,就是一种成功。在巨大的痛苦中,谢华安没有泄气,和同事们总结经验,从惨败中学得真经:育种不仅要高产、质优,还要能抗病、抗虫,不抗病的杂交稻在生产上是绝对没有前途的。他的育种生涯由此刷新:育种目标除了丰产性、适应性、米质好等优良经济性状外,还要具备抗病、抗虫、抗自然灾害等强抗逆性。
目标选定后,谢华安马上投入艰辛的实践工作中。早期的科研经费很有限,为了多省钱搞育种,套袋、塑料盘等小件物品都是反复使用,就连几毛钱的标签,谢华安也舍不得买,自己动手做竹签。生活清苦,环境艰苦,工作辛苦,在几乎没有科研经费的情况下,谢华安和伙伴们拿工资搞科研、办事业,靠的是知识分子心忧天下、普济苍生的良知和壮怀。
“东方神稻” 誉满全球
1980年冬,经过无数次的杂交试验,谢华安从国内外数以百计的优良株系中,选定了一个具有抗瘟、强恢复力、高配合力的品系“明恢63”。“明恢63”的育成,改变了历史,成为20世纪后期经久不衰的强恢复系品系,改变了中国早期杂交稻单一引用国外品种作父本的局面,同时对杂交稻更新换代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明恢63”配成的各种组合,迄今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亿亩,是应用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
父本“明恢63”一问世,谢华安又亲自做媒,为其选择配对的母本,也就是不育系。这可不能乱点鸳鸯,随便“拉郎配”,而得百里挑一。从数百个母本中,他最终选择了生育期、抗性、丰产性状、配合力等都较为成熟的不育系“珍汕97A”株型。1981年,这对经谢华安心血浇灌的绿色生命,成功育成了杂交水稻堪称一代天骄的良种——“汕优63”。“汕优63”制种时,为了减少包穗,谢华安经常上午8点下田赶露水,到了晚上9点还在田里打药,有时稻谷来不及收回仓库,就索性睡在谷场看护。手捧金灿灿的“汕优63”的饱满颗粒,谢华安流下了激动而幸福的泪。要知道,一项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往往需要8~12年的反复试验才能得出结果,有的科研人员奋斗一生也不一定能得到成果,此时此刻谢华安岂能不激动!更重要的是,这个高产品种的出世,还解决了中国第一代杂交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问题。
“汕优63”由于抗瘟性强、产量高、米质优,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迅速风靡神州大地,1986年首登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排行榜首。全国各地好评如潮,纷纷给谢华安他们送来锦旗和感谢信,打来喜报丰收的电报电话。袁隆平见到谢华安,第一句话就说:“祝贺你,‘汕优63’已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
谢华安到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再生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考察。
中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守仁说:“汕优63”救了中国的杂交水稻。当时杂交水稻稻瘟病肆虐,不少地方颗粒无收,农民徒劳无获,欲哭无泪,积极性备受打击,科研人员心急如焚,杂交稻的推广工作举步维艰。“汕优63”横空出世,挽救了杂交稻。据农业部统计,该品种自1986年起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之冠,累计种植近12亿亩,累计增产稻谷近700亿公斤,其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和累计种植面积都创下中国稻作史之最。
这个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的研究成果,为中国人民告别饥饿,为人类的种子工程和粮食工程作出了贡献,还年复一年地被迎出国门,造福异域人民。东南亚一些国家引进并大面积种植后,感叹其增产效果、增加效益之显著,誉之为“东方神稻”。
谱写辉煌 永无止境
一个水稻良种,在一般情况下,大田种植的高峰期最多只能维持五六年,而“汕优63”大面积推广十多年后仍能保持优良品性,堪称世界稻作史上的奇迹。一名科技人员,一生能育成一个这样的良种,就足以功成名就了,但谢华安既没有陶醉在“汕优63”的巨大成功之中,也没有急流勇退。长期和农民打交道的他了解到,以前老百姓希望吃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求吃好,希望出现更好吃的大米。作为育种人,今后当着力培育米质更好的杂交水稻组合。科学研究在于不断创新,育出能取代并超过“汕优63”的接班种,是他接下来的奋斗目标。20世纪80年代后期,谢华安先后主持选育出十来个各具特色的新良种,均已通过国家、省、市品种审定,累计推广8300多万亩。其中“汕优67”全国区试两年皆获第一名,“威优77”、“汕优77”的早熟杂交稻推广面积分别排全国第五位和第八位,“威优77”被列为国家“八五”和“九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1996年,年过半百的谢华安出任福建省农科院院长。时值美国专家布朗抛出“21世纪谁将养活中国人”这一耸人听闻的论调,他深感农业科技人员责任重大,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乃重中之重。于是,他上任伊始就参加了袁隆平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超高产水稻)的攻关。
志若不移山可改,这些年来,他带领中国超级稻选育及栽培福建省课题组,先后培育出3个百亩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其中“II优明86”,在云南的种植曾创下亩产1196.5公斤的世界纪录。接着,谢华安又在南方进行试验,利用头季割起后的水稻,通过施肥、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再生稻,这样对农民来说既省成本又省工。谢华安所培育的超级稻已连续四年实现头季、再生季亩产达到1300公斤以上,屡创再生稻的世界纪录。国家农业部由此决定,在南方推广这项日臻成熟的再生超高产水稻技术。
科学实验证明,利用航天技术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太空独有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使种子基因实现地面难以实现的有益变异,从而缩短地面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谢华安在生活中像岩石一样憨厚,像泥土一样质朴,像松树一样沉默,但搞起科研来,脑子里却有的是浪漫情结。他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决心把稻种折腾到太空去。1996年起,谢华安将浩瀚苍穹开辟为新的育种基地,他主持的航天水稻研究走在世界前列。2002年,太空稻“Ⅱ优航一号”亩产创中国航天育种水稻问世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还创下世界再生稻最高产纪录。
2003年,福建遭受60年一遇的大旱,尤溪县出现连续30多天超37℃的高温,水稻结实率和粒重大受影响。令人感到稀奇的是,做再生稻栽培的超级稻新组合“Ⅱ优航1号”,仍达到百亩亩产800公斤以上的超高产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教授亲率专家验收小组进行现场验收,经田间考察、脱粒、称重、丈量面积、测定稻谷杂质及含水率等科学、严谨的环节,对该品种的耐高温性赞叹不已。这个普通的种子,就像烈火中淬出的钻石一样,在林林总总的谷种中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考虑到研制转基因水稻是农业高新技术领域之一,也是未来水稻产业最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项目,谢华安又积极筹备组织抗虫基因水稻育种。国家“863”专家组鉴定认为,谢华安主持的这项研究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属国际领先水平。
既当过全国人大代表又当过全国政协委员的谢华安,每次开会,都会整理搜集各个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尖锐问题,形成议案和提案提交大会。无论是跋涉在科研的崎岖山路上,还是站在满是光环的环境里,谢华安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他说:“我的生命属于人民,只有把自己这滴水融进人民的大海之中,才能得以永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良品种不仅要产量高,而且吃起来要口感好、耐储藏,种起来要成本低,效益好,这就需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目标,并面向目标对育种材料和育种技术路线进行创新。育种创新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全体育种工作者的团结协作。当今,随着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学科交叉对于科技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希望科研、推广、生产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转变理念,打破区域、单位和体制之间的藩篱,促进水稻育种优良材料交流,推动联合协作攻关,加速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步伐。唯其如此,我国粮食安全才有更加坚实的保障。”谈及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谢华安院士这样说道。
人物档案
谢华安,汉族,1941年8月16日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中国科学院院士,是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农学家。他凭着对土地的反哺深情和对农民的挚爱,为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并在国际保持领先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创立了四项关键技术,并应用于育种实践,培育出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被称为“杂交水稻之母”。他先后在宁化、尤溪县建立宁化河龙贡米产业院士工作站和尤溪县超级稻、再生稻产业院士工作站。其中,宁化河龙贡米产业院士工作站被授予福建省十佳院士工作站。他本人还荣获福建省“6.18”突出贡献奖。历任福建永安县小陶农业中学、县农业中学、永安农业职业学校教师。1972年起任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助研、副研、副所长,1990年任所长、研究员。2012年7月,谢华安院士应邀出任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2014年当选为“中国种业功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