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伯发脾气了

2015-12-16左彩凤

癌症康复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医生观念情绪

□ 左彩凤

69岁的张伯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吃亏是福”。小时候,张伯的父母忙着工作,兄弟姊妹都贪玩,只有张伯帮着父母做一些家务,得到父母的表扬也最多,偶尔还会有糖豆以资鼓励。工作后,张伯任劳任怨地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对别人推过来的工作也毫无怨言,哪怕加班加点。张伯在同事中的认可度很高,每到年底都被评为先进。张伯爱人脾气不好,他什么都由着爱人做决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家务尽量多做,年年被居委会评选为“和睦家庭”。

社会上不断传来的各种新闻更是印证了张伯“忍字经”的无比正确。如2011年东南大学博导教授因停车纠纷与邻居发生争执后,被打致死;又如邻居夫妻彼此不能包容,生活中争吵不断,离婚后家庭破裂,孩子无所依靠。虽然张伯有时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忍字经”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惑和“不舒服”的感觉,但生活中那么多的事需要奔波劳作,还是“得过且过,难得糊涂”吧。

直到2015年3月21日,张伯方才有了充分的理由去面对内心深处的那份困惑。就是在那天,张伯被检查出了胃癌。俗话说“好人有好报”,张伯是有名的“老好人”,又没有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咋会得癌症呢?张伯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医生那句“你平时心情怎么样”的问话,使张伯内心深处的那份不舒服的感觉一下子浮现出来。那是一份压抑无声的啜泣——我很委屈;那是一份声嘶力竭的呐喊——我很愤怒。张伯体验到曾经的那些光环就像孙悟空头上的头陀,看上去金灿灿让人艳羡,实际上时时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处处控制着自己的行为,不允许自己真实地表达感受。回顾往昔,张伯一直貌似主动选择对别人包容大度,实际上是害怕产生冲突,害怕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害怕别人不满意……正是因为害怕面对表达愤怒后可能出现的糟糕结果而委曲求全,张伯失去了自己,变得越来越压抑。医生还告诉张伯,他的这种性格就是人们常说的“癌性格”,也被称为“C型性格”。这种性格的人经常压抑自己,时间长了,免疫功能下降,难免罹患疾病,特别是癌症。

再也不想戴“头陀”了,今天的张伯对老伴儿发脾气了。然而,当张伯扯着嗓子大声骂人后,看到老伴儿诧异的目光、红红的眼圈时,那种淋漓尽致的快感仅仅存在了几秒而已,留下更多的是内疚、空虚、茫然……忍了这么多年,张伯如今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这部分情绪了。于是,张伯来到了心理医生这里寻求帮助。

心理医生告诉张伯:愤怒是正常人所拥有的正常情绪之一,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表达愤怒可以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进一步的侵犯,对于自身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就像动物世界中,老虎在别的老虎侵犯自己领地时会露出牙齿、发出低沉的吼声来传递“自己的领地不可侵犯”的信息。

面对愤怒时,重要的是如何表达愤怒这种情绪,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常见的几种处理情绪的方式包括:热暴力、冷暴力、压抑和沟通。

热暴力指的是通过打骂的方式来表达愤怒,或者说在愤怒的情绪驱动下攻击他人。这种方式会较好地宣泄愤怒,但往往会导致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双重伤害,也往往会触及法律,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

冷暴力指的是通过沉默、拒绝交流和接触的方式表达愤怒。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生理方面的伤害,但会导致心理方面的伤害,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

压抑指的是把愤怒情绪隐忍下来,忽视它,不允许自己表达它。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矛盾冲突升级,但是时间长了会出现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张伯就属于这种情况。

沟通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沟通艺术来表达愤怒的情绪和相关的想法,争取得到对方的理解或很好地理解对方,达到双赢的目的。毫无疑问,这是较好的应对方式,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所以人们说,高水平的沟通简直就是一门艺术。

听到心理医生的解释,张伯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原来自己可以有愤怒,也可以表达愤怒,不需要一有愤怒情绪就自我谴责,认为自己“小心眼儿,不够大度”。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幸福,也为了家人朋友的健康和幸福,张伯知道了有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决定要认真学习沟通技巧,掌握这门艺术。

专家点评: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几种基本情绪。

张伯的故事告诉我们,情绪的出现因人而异,与个人的生活阅历、生长环境和认知观念有关。比如:对于生病,有的人认为“太糟糕了,我真不幸啊”——出现的是悲伤的情绪;有的人认为“太好了,我可以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了”——出现的是开心的情绪;有的人反复想“这个病能不能治好,以后会不会复发”——出现的是焦虑、恐惧的情绪。张伯自幼所受的“隐忍教育”使他一直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以致都不敢发脾气、不会发脾气,更不会应对自己发脾气的后果了。

调整情绪的方法之一是改变观念、改变原有的想法,让我们的想法更加客观、全面、积极,使每个人的情绪体验都能够遵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

在人际关系中出现的情绪体验和双方的认知观念与沟通模式有关。如果双方的认知观念一致,通过沟通传递了“我们的观念是一样的”这个信息,那么双方的情绪就会比较愉悦;如果双方的认知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良好的沟通传递了“我们的观念是不完全一样的,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同时理解对方的观念,争取达成一致,也可以求同存异”,那么双方的情绪就可以较稳定、平和;如果双方的认知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采用的是打、骂、争执、命令、指责、批评、冷战等方式,那么双方都只会停留在“自己的观念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对方应该改正”的状态,无法达成一致,甚至关系恶化。所以,当愤怒等情绪出现时,一方面我们要觉察到情绪的变化和自己的念头,一方面要采用合适的沟通模式和技巧进行有效沟通,才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平和与喜悦,有助于维持人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猜你喜欢

心理医生观念情绪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所谓失败
所谓失败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更大的负担
更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