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

2015-12-16鹿秀英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资源

鹿秀英

(淮北师范大学 图书馆,安徽 淮北 235000)

移动数字图书馆将Internet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利用日益普及的智能手机和PAD产品作为移动终端,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除了具备一般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实现了有效利用图书馆馆藏的便捷性。目前在移动图书馆建设领域的研究,已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具备一定规模[1-2]。

1 国内外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国外发达国家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较早,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提出、建设都早于我国计划的提出,其中欧美、韩国、日本、芬兰较为优先。在美国有近30所大学开设了该项服务,例如俄亥俄州公共图书馆、圣约翰大学图书馆、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等,韩国的西江大学图书馆,芬兰的国会图书馆、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图书馆,英国的剑桥大学图书馆、汉普郡图书馆等。通过资料研究表明美国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主要涉及图书馆新闻发布、馆藏目录检索、读者借阅信息查询、图书馆服务时问查询、图书馆导引视频、图书馆路线查询等[3-5]。

当前移动数字图书馆的联网模式大多采用3G网络下的智能手机联网,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其中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采用手机浏览器与移动数字图书馆实现互联,也是目前移动图书馆采用最多的模式,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采用统一的网络协议,通过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安装专门的应用程序,实现与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互联。2010年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应用程序问世,并支持IOS和Android两个版本的移动操作系统[6]。

我国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国际上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在这一领域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移动图书馆发展迅速,移动阅读已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中的一部分。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朱海峰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_无线图书馆》一文中提出将无线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数字化图书馆,从而实现无线图书馆(wireless Library)应有的社会功能,为建设和发展移动数字化图书馆提做了充分的铺垫[7]。2004年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黄群庆在《崭露头角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文中阐述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意义、实现模式,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8]。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胡振华、蔡新在《移动图书信息服务系统》一文中对如何将移动通讯技术和数字化图书馆结合起来实现其功能和技术构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9]。目前,除了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学图书馆引入了移动数字图书馆(例如:清华、同济、成都理工、四川大学以及国家数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之外,其他一些普通高校也在陆续筹建数字图书馆。

当前无线网技术及3G技术的发展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自2005年,上海图书馆开通全国首家“手机图书馆”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省市图书馆开始筹建移动数字图书馆,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成了由单一短信服务向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网站服务发展的转变。我国初期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查询的功能,2007年以后WAP网站技术发展很快,该项技术可以将大量阅读信息及业务应用到移动终端,大大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信息量,这项技术将是未来移动书记服务的主要模式。二是,3G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移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在国内,支持高速网络数据传输的3G技术的出现,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于是出现了可视化服务、电子书刊阅读、移动导航、定位书刊、移动多媒体点播等服务功能。三是,受技术、版权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移动图书馆的数字化全文阅读功能并未有得到普及。

当前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的虽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国外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受上网资费的制约。众所周知,下载图书馆数字资源时,会产生很大的流量,同时费用也会很高,而仅仅是查询之类的外围服务则很低。二是受手持阅读终端屏幕大小和价格的制约。三是技术制约,主要包括图书馆数据库系统复杂各异、数据格式不一;移动终端的系统和浏览器多样、显示规格各异;移动运营商多制式与多计费访问方式,互相制式不一,不同访问方式计费和认证不同。

2 基本内容及建设难点

2.1 基本内容

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主要包括:图书馆外部网站建设;移动OPAC查询;网站服务软件开发三个方面的内容。

(1)外部网站建设的主要功能是发布信息和咨询业务,如新闻动态、服务时间、规则查询、功能介绍、相关视频、图片的发布等。

(2)移动OPAC查询主要是为了实现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进行馆藏检索的功能,目前很多OPAC系统在移动终端设备的功能提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都需要对软件进行改造,才能提供移动终端的查询功能。

(3)网站服务软件的开发要集成OPAC查询,以及其他的客户端工具,可以将这些软件安装到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上使用。通过开发移动图书馆运行的系统软件,这样就可以将图书馆的数据库搬到各类移动终端上,用户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方便的阅读资料。该部分是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统一的检索平台,详细的用户管理功能,丰富的辅助管理功能以及个性化的服务功能。

2.2 建设难点

通过对当前数字环境下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难点:

2.2.1 移动数据资源服务的技术问题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由于移动图书馆资源中多媒体信息量大而且数据格式难以统一,运用传统的数据库管理技术难以实现,市场期待新的高效的数据库技术的出现;对于如何在海量数据库资源中高效快速的检索多复杂种特征的信息,需要新的检索算法的支持;如何尽可能保护现有的硬件设施,降低软件升级和系统维护费用,从而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共享集成,对现有的系统集成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2.2.2 用户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MP4、平板电脑等等)方便的查阅资料时,存储在移动终端里的私人信息,例如个人的秘密信息、个人的私密照片等,如果防范不好就很容易泄露。当前互联网络各种攻击手段层出不穷,移动手持设备通过互联网或者WIFI访问图书馆资料时,很容易受到黑客或者其他不法分子的攻击,这样将要开发一套安全有效的防控软件来保护用户的隐私资料,这将是技术方面的重要问题。

2.2.3 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移动图书馆作为移动内容提供商为客户端提供阅读资料,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任务。这些移动资源包括单位购买的数据库资源、本馆特色的数字资源以及本单位引进的虚拟的数据库。移动图书馆通过专门的版权保护措施向合法的读者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并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用户本人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保护知识产权,才能在购买资源和本单位资源之间不构成侵权[10]。对于在公共领域流通的著作,进行数字化传播则不存在侵权的风险。在专有领域方面,对于还在版权保护期内的著作,图书馆应密切关注电子资源访问的版权归属问题,则要采取必要的版权保护措施加以保护才行[11]。

3 对策建议

3.1 建立联合机制

数字阅读环境下的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建立联合机制,走共享之路,多馆之间应积极寻求合作,以达到节省费用、共同攻克难技术题的目的。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受到计算机技术、数字资源、人力、财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要与网络信息机构合作,并与通信设备制造商以及运营商之间密切合作,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协议以达到移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无缝体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2 加强网站建设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网站建设与图书馆主页的建设有很多不同,移动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建设是针对移动终端而设计的。在网站性能方面,建设要求网站的访问速度要稳定,不同的移动设备要有不同的移动图书馆版与其相适应;在网站内容方面,页面内容要丰富而不繁杂,简单且有个性,重要信息要一目了然,最明显的位置要留给最快最新的信息。这样,移动用户就可以最快的浏览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资源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了。

3.3 要转变观念,加强推广

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工作,采取多种宣传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在图书馆的Web网站和Wap网站主页设置专门栏目,这样会使读者一目了然地认识数字移动图书馆。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广泛的宣传。

3.4 突出数据资源的特色

移动数字图书馆在通过充分考虑移动终端设备性能的情况下,满足了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同时突出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特色。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移动数字图书馆要为用户提供量多面广的信息,还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开发和整合不同的音频、视屏等多媒体网络数字资源,使得移动数字资源在各种平台检索成为可能。其次,要根据高校科研教学的需要,依托本馆的特色资源,建设系列教学视频等具有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3.5 提升服务的层次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外围服务,要提供立体化、多元化的综合信息服务。要利用多种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包括各种多媒体信息服务,以及实时、可视的参考咨询服务,人性化的语言导航服务,快速的移动定位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同时,利用移动图书馆的多媒体环境,根据系统储存的用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的侧重,对媒体形式重新设计,使得相同的信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达到提供立体化服务的目的[12]。

4 未来趋势

4.1 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移动服务

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目的就是要为任何读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得到的任何图书资源,随着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移动终端层出不穷,将来移动终端的使用数量将会超过普通电脑的使用数量。而移动设备大都是专人专用,后台软件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具体用户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这将对移动图书馆为用户更加细致、个性化的服务提供了支持。

4.2 云计算的运用将带来图书馆资源整合技术的革新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主要是完成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问题。云计算技术是进行分布式处理、并列计算、网格设计、虚拟存储和海量数据处理的一种计算工具,具有规模大、虚拟化、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和伸缩性高的特点,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利用云计算技术,可将海量数据资源存储在“云”端,用户无需再通过WAP站点与远端服务器建立连接,就可以利用移动网络技术方便地在“云”中获取需要的资源。

[1]郭溪川.国内外基于3G网络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现状和创新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4-57.

[2]陆承兆.智能手机图书馆—基于3G的手机图书馆新发展[J].图书馆学研究,2010(11):96-98.

[3]张凤梅.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延伸和拓展——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1):23-28.

[4]孙金娟,江南.基于读者调研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8):57-62.

[5]赖永波.从数字图书馆到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演进与实现途径[J].情报杂志,2011(5):165-168.

[6]赖永波.从数字图书馆到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演进与实现途径[J].情报杂志,2011(5):165-168.

[7]朱海峰.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_无线图书馆[J].图书理论与实践,2002(6):14-15.

[8]黄群庆.崭露头角的移动图书馆服务[J].图书情报知识,2004(5):48-49.

[9]胡振华,蔡新.移动图书信息服务系统[J].图书馆自动化,2004(4):18-20.

[10]赖永波.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6):122-124.

[11]姜海峰.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解决方案[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12-15.

[12]刘昆雄,李彬彬,马祥涛.“211工程”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4):93-97.

猜你喜欢

图书馆数字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