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博物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2015-12-16李梅
李梅
(陇南市博物馆,甘肃陇南746000)
试论博物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李梅
(陇南市博物馆,甘肃陇南746000)
博物馆保存着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具有传播知识和教育民众的功能,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博物馆;学习型社会;社会教育
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教育化社会,是关于未来社会、教育及其相关关系的构想。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饮斯在1968年首先提出这一思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正式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提了出来。学习化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在国际社会受到了广泛重视,许多国家为此确立了相应战略,并积极致力于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进入21世纪,在信息科技、网络化、全球化、国际化的影响下,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书本、学校或特定的学习场所,整个社会成为一所学校,全社会都承担着教育的责任和终身教育的任务。而博物馆不仅保存着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还承担着把这些历史的、地域的、各学科门类的知识广泛地传播出去,并保存整理、研究和及时提供给社会的重要职责。博物馆历来都是人们寻求知识的渠道和学习、教育的基地。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潮流中,博物馆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建立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服务的平台,为全面提高社会大众的政治、文化和道德素质做出积极的努力。
一、博物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博物馆是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博物馆是人民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课堂。近几年,博物馆与旅游相结合,与学校教学相结合,与科学普及相结合,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大大扩大了其影响,丰富了其内涵,逐渐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象,这就为博物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中国博物馆走过了百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发挥着保护和展示文化与自然遗产、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博物馆通过建设学习型社会,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在全社会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而努力。
(一)高品质的陈列,给观众赏心悦目的文化视觉
陈列是博物馆特有的一种语言,它是通过实物向观众传播文化知识,与社会建立联系的。在现代化社会空前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一样,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陈列展览必须考虑观众的参观兴趣、思维过程和观赏心理,更加强调人的需要,重视物与人的互动关系,接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陈列设计人员应该系统地学习历史、考古、艺术、心理等领域的文化知识,并将这些抽象、高深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陈列,作为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载体,以人们最感亲切和最容易理解并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讲解员细致耐心的讲解,让人们真正感到参观博物馆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文化生活。总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服务员、宣传员,处处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不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自居,而是做与观众平等的朋友,运用新的材料、新的观点、新的编排方式,使陈列内容做到科学、新颖,博物馆的展览就会吸引源源不断的观众。
(二)利用资源,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长期的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博物馆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一方面,他们能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学习和研究方法,并指导和服务人们更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本身是学习型社会的主体,具有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起带头和表率作用的良好条件。因此,每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应从自身做起,通过多种方式全面系统地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寻求在不同专业领域的自我超越。
(三)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活动
教育与服务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当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博物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活动的创新。现在博物馆教育中传播给观众的知识信息量越来越大,新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多,知识的传播不再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传递,而是双向交流、互动影响。一些博物馆专家认为,博物馆教育的目的并不在“教”,而在帮助观众“学”。我国博物馆学者也认为,博物馆是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的。博物馆在引导观众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更好地和观众进行交流,从而在较短时间、较小空间内完成向公众传播知识和学习的目的。
(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当今社会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促使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重大变革,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国民素质看成是21世纪竞争的关键。为适应世界潮流和挑战,应把我国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博物馆的实物资料是人类信息的一种储存形式,包含着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工艺美术等各种知识,博物馆应当担负起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是博物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措施
(一)为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
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博物馆在配合学校教育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素养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是我国博物馆最主要的观众群体之一,开展学生校外教育活动是博物馆群众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制作模型、标本,举办各种辅导班,巡回展览等活动,启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校外潜力”,全面培养和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二)为成人终身教育、回归教育服务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促使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新的趋势,现代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更新教育等社会教育新形式相继出现。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力量和理想课堂。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实物和教学资源,适合成人的学习特点,它涉及许多专业,包容的知识面较宽,容易满足成人综合学习的要求。对一定的专业来说,博物馆人才集中,有较好的设备,能为成人教育提供适宜的进修条件。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于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基础比较薄弱,成人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各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博物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潜力,解放思想,为科教兴国贡献力量。
(三)为科学研究服务
除自己的研究任务外,博物馆应该以各种方式为馆外研究者服务,为他们提供藏品资料和研究成果,提供咨询服务、鉴定服务以及必要的科学技术设备,并与有关的机构和高校进行长期合作。
(四)为旅游业服务
博物馆属于人文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来到博物馆,给博物馆带来了新的课题。博物馆应加强改进参观辅助服务和服务设施,满足各种旅游者的不同需要。
四、积极搞好横向联合
博物馆是一个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面临着资金短缺、高层人才引进困难的现实问题,博物馆为社会公众而办,同时又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支持、赞助才能办好。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有许多热心公益事业的公众性团体在支持、帮助和赞助,而我国的博物馆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应积极同有实力的经济体建立良好的联系,学习国外经验,广泛开展博物馆之友、博物馆会员和博物馆志愿人员活动,从而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办好博物馆事业,发挥学习型社会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博物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杨丽梅,赵淑霞.浅谈博物馆教育的本质与特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陶兰兰.浅谈博物馆文化传播教育职能的开展[J].魅力中国,2008,(26).
[3]单霁翔.关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J].中国文化遗产,2011,(1).
[4]张海存.浅析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J].东方艺术,2011,(1).
G269.27
A
1005-3115(2015)24-0064-02